人生旅途波折修远,出发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瞥见的天下——便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开始觉得饥饱寒暖,发为号泣笑乐。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戚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但懂得爱的另一壁——憎和恨,却须在稍稍打仗人事往后。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虫一鸟,一草一木,一星一月,一寒一暑,一饮一啜,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地皮,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田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田塍(chéng,土埂)篱角相见,音容笑脸,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依依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探求空想,追求名誉,首创奇迹,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天下。多数却完备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坚持最低限度的生存哀求,被父母含着眼泪丁宁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
游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浮名,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有的侘傺(chàchì,失落意的样子)无聊,铩羽而归。有的春花秋月,流连光景,有的倦于奔竞,有的阔别是非地,有的素性恬淡,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种菊东篱,怡然自得。只有少数中的少数,在亿万分之一的机会里冒险成功,春风得意,衣锦回籍,——“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这楚霸王项羽创作的,但他自己前功尽弃,并没有做到。他自觉无颜再见江东父老,毅然在乌江年夜方自刎。项羽不愧为盖世英雄,但在政治策略上棋输一着:他自恃无敌,所过大肆屠戮;而刘邦虽然酒色财货无所不好,入关往后,和百姓约法三章,秋毫无犯,终于天下归心。回到家乡,大摆筵席。“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便是刘邦当时的得意之作,载在诗史,流传至今。
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们先人有个根深蒂固的不雅观念,以为统统生灵,都有返本归元的方向:鸟恋旧林,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狐去世必首丘,树高千丈,落叶归根。
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东西文化的交融互换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消逝。
(节选自东风文艺出版社《中国当代散文经典》一书)
【技法点拨】
本文引用了大量的诗文,史料,是为相识释乡土情结的久远,普遍,根深蒂固。通过它们营造了一个个详细的历史场景,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动听。把这种情结上升到爱国情怀的角度。文章又进一步提出随着当代化程度的提高,人已不为家所累,但人又该当永久拥有自己的家,既走向开放,又会有心灵的归宿。这便是新时期的乡土情结。作品至此完成了主题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