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张籍(768—830)
秋山无云复可风,
溪头看月出深松。
草堂不闭石床静,
叶间坠露声重重。
简析:张籍(768─830?),字文昌,原籍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后移居和州(今安徽省和县)。贞元十四年进士,曾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官职。张籍、王建的乐府诗合称张王乐府。他们的诗继续了汉魏乐府和杜甫诗歌的写实传说,关心现实,措辞也普通凝炼。这首诗应为应为张籍宦游之作,张籍在仕途上比较平稳,宦游时心境也比较轻松,游山不雅观景时对周边的环境有比较细致的不雅观察。这首诗属于客不雅观的写景之作,但也融入了墨客的思想感情。秋山在今河北灵寿县境内,自然风光幽美。前两联"秋山无云复可风,溪头看月出深松。"第一句写山,秋山无云,但风声依旧不止;第二句写水,溪头看月自然月光格外通亮。而一望无际的松涛,更反衬出月光的明静高洁。山光月色,溪流松涛,秋山之夜,美不胜收。后两联"草堂不闭石床静,叶间坠露声重重。"描述墨客游览山景,夜宿草堂,石床之静,露声之重,在这万籁俱寂的秋山之夜,显得格外的撩民气扉。墨客在想什么没有写,但"坠露声重重"却解释墨客在听。这是一个奇妙的结点,抑或坠露声重重,让墨客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或者坠露声重重,伴着悦耳的滴答声,令墨客垂垂入眠。全诗风格凝炼,语句写实,余韵绵长,令人遐思无限。
《云壑松风图》
画评:这幅上世纪七十年代外贸画作《云壑松风图》,作画韶光应在七九年至八〇年之间,是中国分外期间传统外贸画的垫底之作。这时大部分画家都在画上署上了自己的名款,留下黔章,中国画创作逐渐规复正常,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期间。保留这部分作品,是与戌午前期画在同一材质上的其他画作作为比拟(前期1970-1976,隐名、无款、无章;中期1976-1978,隐名、有款、无章;晚期1978-1980,有名、有款、有章),其前后的差异,表明了艺术上的解禁和一个充满阳光的、和谐的新时期的来临。明王穉登在《吴郡图画志》中写到沈周"其画自唐宋名流及胜国诸贤,高下千载,纵横百辈,师长西席兼总条贯,莫不揽其精妙。每营一障,则长林居壑,小市寒墟,高明委曲,风趣泠然。使夫览者若云雾生于屋中,山川集于几上。"便是说,沈周的画高下千年,纵横百家,每经营一幅作品,不论是深沟大谷、高山大树、或集市村落,都处理的清丽通亮,精妙之极,使云雾彷佛涌如今屋中,山川集于案几之上。笔者认为,总括古人笔墨,力求改造变法,才能使山水画保持历久的艺术魅力。徐师长西席这幅山水,充分传承古法笔墨技巧,奇峰突兀,云烟散淡,白云出岫,苍松迎客,恬淡闲远,秀润古朴,是一幅十分耐看的山水画佳作。
画家先容:徐燕野师长西席是当代著名山水画家,字燕野,号迟翁、老迟、修闲老人。1926年3月生,苏州吴县人,谱名元钧,室名竹山溪堂、摩苍楼.篆刻署名溪堂。从前师从海派著名山水画家吴子深师长西席,笔墨功力深厚,得董其昌山水神韵。
创造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外贸名家画作,重大意义何在?
https://www.toutiao.com/i6712724683311022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