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用诗歌反响当时社会现实,用诗歌吟咏王朝兴替、世事变迁,不同时期的诗词,蕴含着墨客的情绪和经历,折射出当时各阶层公民的境遇。

01

《击壤歌》

先秦(佚名)

大年夜城小爱教你用古诗词游遍中国史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种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先秦(旧石器期间--公元前221年),这首民谣作于先秦期间,描述的是在上古尧时期的太平盛世,人们过着高枕而卧的生活,太阳出来就开始干活,太阳落下就回家安歇,开凿井泉就有水饮,耕种田地就有饭吃……这反响了农耕文化的显著特点,是劳动人民空手发迹生活的真实写照。

02

《十五从军行》

两汉(佚名)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两汉(前202~220),《十五从军征》作于两汉期间,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响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阴郁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楚。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少年从军65年返回故里时家破人亡的情景,戳穿了当时的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

03

《饮酒·其五》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早晚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魏晋(265~420),此诗作于魏晋期间,墨客以“逍遥”、“隐逸”的风格而有名,饮酒和纵情山水是他所崇尚的生活办法。

通过此诗可以看出:魏晋期间文学日益摆脱经学的影响,开始探求文学自身独立存在的意义。

04

《木兰诗》(节选)

南北朝(佚名)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去世,壮士十年归。

南北朝(420—589),《木兰诗》作于南北朝期间,是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

诗中概述了战役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去世,有的归来。

05

《饮马长城窟行》

隋·杨广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岩驿立时,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隋(581~618),该诗作于公元610年的元月,隋炀帝在洛阳用演戏来招待从西域而来的贩子,前后多达一个月的韶光。

洛阳的店铺都用帷帐装饰,让西域的贩子们免费用饭,免费住宿。

隋炀帝用巨额国家的钱财赚取虚有的名声,但这场盛会也耗尽了隋朝的国力,不久,隋朝灭亡。

06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唐·王维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喷鼻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九重的皇宫打开了金红宫门,万国的使者都躬身朝拜天子。

那时是盛唐期间(713~755),唐朝的边陲广大,从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说都是天下第一,国富民强,万方朝贺,百姓生活充裕,到大唐的外国商贾僧侣相继而来。

07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文学上的盛唐结束于杜甫去世,该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春,诗篇一开头便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首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漠。

那时安史之乱已持续了两年,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冷落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安史之乱的爆发导致了唐朝的衰落,乃至影响了全体国际场合排场。

08

《虞美人》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顾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多少很多多少愁?

宛如彷佛一江春水向东流。

此词是李煜的代表作,相传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比拟,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奈。

五代十国(907~979)杀伐不断,非正义的无休止的战役,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百姓遭受了巨大苦难。

09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是一首讽喻诗,讽刺当时南宋小朝廷的腐败无能。

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都城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天子,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略。
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登基,史称南宋。

南宋并没有接管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奋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落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屈膝降服佩服,对内残酷伤害岳飞等爱国人士,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
1276年,南宋都城临安失守。

10

《怀州子城晚望少室》

金·元好问

河外青山展卧屏,并州孤客倚高城。

十年旧隐抛何处?一片伤心画不成。

谷口暮云知郑重,林梢残照故分明。

洛阳见说兵犹满,半夜悲歌意未平。

金朝(1115年-1234年),本诗作于正大九年三月(1232年),身逢浊世的墨客,犹如“安史之乱”后的杜甫,目光总是对准着破碎的山河和流落失落所的公民。
情绪的朴拙悲惨,“丧乱诗”也成了元好问诗中最精彩动人的部分。

11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犹豫。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元代(1271年—1368年),《潼关怀古》作于天历二年(1329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作者指出历代王朝的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害和苦难。

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建筑奢华的宫殿,从而给公民带来巨大的灾害;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役中遭殃的也是公民。

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
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
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公民的深重灾害,感慨叹喟,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竭尽全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

12

《桃花庵歌》

明·唐寅

桃花坞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

桃花神仙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後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去世花酒间。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奔波我得闲。

众人笑我忒风颠,我咲众人看不穿。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明代(1368~1644),该诗写于公元1505年,明朝的正统不雅观念极为守旧,但有趣的是明朝的文坛却挺开放,呈现出不少怪才,有以唐寅、徐渭为代表的“真脾气派”,有与主流理学分庭抗礼的王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