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县首阳山山门王纲

渭源在中原文明谱系中的位置,除了哺育流域生灵,还和两个人有关系,便是伯夷和叔齐

伯夷叔齐的故事从古传到今,可以说耳熟能详,还涌现了很多版本,连中国新文学的主将鲁迅,都亲自动手写了一篇《采薇》。
在鲁迅笔下,两位老头目彷佛迂腐而虚伪,他们“不食周粟,采薇首阳”的行为也被讽刺,他们“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迂腐,因文学大师的寥寥数笔而生动地再现出来。

“大路两旁的民众,个个肃然起敬,没有人动一下,没有人响一声。
在百静中,不戒备叔齐却拖着伯夷直扑上去,钻过几个马头,拉住了周王的马嚼子,直着脖子嚷起来道:老子去世了不葬,倒来动兵,说得上孝吗?臣子想要杀主子,说得上仁吗?开初,是路旁的民众,驾前的武将,都吓得呆了;连周王手里的白牛尾巴也歪了过去。
但叔齐刚说了四句话,却就听得一片哗啷声响,有好几把大刀从他们的头上砍下来”。
以叔齐的政治履历和聪慧,不可能不知道“拦马直谏”会引来杀身之祸,但活着人不敢发一言的氛围中,毅然拖着自己的哥哥冲了上去。

伯夷叔齐为何采薇首阳鲁迅说这确是一座好山

鲁迅对两位先贤是致以极大同情和尊敬的,至少,他们是“失落败的英雄”。
鲁迅说,“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落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
见胜兆纷纭聚拢,见败兆纷纭亡命”,伯夷叔齐,便是在他人见胜兆纷纭聚拢之际,虽非武人,却先单身鏖战,后韧性反抗。
而他们的反抗,便是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
《采薇》写于1935年12月,鲁迅生命的末了一年,已常在病中。
“思想界之战士”为何重新想起古人呢?我以为,根子还在“国民性”主题上。
早期、中期鲁迅批驳中国之“国民性”,晚期,当思想更深邃之时,却从中国的古人中,探求“中国的脊梁”,探求“专一苦干的人,冒死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于是,有了《出关》的老子、《理水》的大禹、《非攻》的墨子、《采薇》的伯夷叔齐、《起去世》的庄子。
可见,鲁迅对付伯夷叔齐,不仅理解,而且寄托了他对付文化和生命的终极理解。
鲁迅以采薇为题,一是指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薇首阳山之事,更深层的意思,乃取《诗经·小雅·采薇》之诗意,尤其末段“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感慨的是伯夷叔齐不为人知、不被人理解的孤独与悲哀。

鲁迅最西只到过西安,从未踏进甘肃一步,首阳山也没到过,却描写得很是准确、生动。
“归马于西岳之阳和西岳大王小穷奇,都使两位义士对西岳害怕,于是重新商量,转身向北,讨着饭,晓行夜宿,终于到了首阳山。
这确是一座好山,既不高,又不深,没有大树林,不愁虎狼,也不必防匪贼:是空想的幽栖之所。
两人到山脚下一看,只见新叶嫩碧,地皮金黄,野草里开着些红红白白的小花,真是连看着也赏心悦目。
他们就满心高兴”。

这的确是首阳山景致。
首阳山的位置,在本日渭源县城东南34公里的莲峰镇首阳山村落。
我们到时,值八月下旬,各地暑气逼人,首阳山却清爽宜人。
山不高而草木茂盛。
伯夷叔齐的墓就在山脚,墓碑上篆书“百世之师”,正文为“有商逸民伯夷叔齐之墓”,两侧有联“满山白薇味压珍馐鱼肉,两堆黄土光高日月星辰”。
墓后是清圣祠。
终南山隐居了无数修行者,或真或假,或半真半假,首阳山却一贯很寂寞,伯夷叔齐之后,大约有的便是寥寥无名羽士了。

清圣殿里,正中是伯夷叔齐的雕像,何鄂女士的作品。
两位先贤坐在一起,没有标明谁是伯夷、谁是叔齐,但表情却明确无误地显示出来。
伯夷叔齐到首阳山的缘故原由,是这孤竹君之二子,相互礼让国王之位。
孤竹君意把王位传给三子叔齐,因叔齐能力更强。
伯夷知道父亲的苦处,为不阻挡弟弟继位,主动离开了孤竹国。
叔齐难堪了,不受则不孝,受则不悌,只有逃离。
兄弟二人相遇于途,闻知西岐周文王行仁义,于是相约同来。

伯夷叔齐之以是被尊为古今第一贤人,第一个缘故原由,便是相互让位。
兄弟二人的举动,彷佛预示着中国历史上两大不解难题。
一,王位传长还是传贤?二,该让还是该夺?上古三代,彷佛办理得很好,尧禅让于许由,许由不受,禅于舜、于禹,传贤、让位。
然而自夏至清亡,为争帝位,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多少人头落地、残酷屠戮。
如此看来,伯夷叔齐在周武王夺商纣王之位时的马前冒死劝谏,便有着不屈常的历史意义。

偏居一隅的孤竹国,还保留着禅让遗风,周武王却已武力夺位了。
伯夷叔齐的义举和失落败,包括不食周粟而去世,实在都是历史变革的结果。
清圣殿里,正面端坐的,是伯夷,眼望前方,目光平和,叔齐居其右,注目其兄,双目炯炯。
殿中壁上,有画数幅,乃叙二贤者事,其一有《采薇歌》“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适安归矣!
吁嗟徂兮,命之衰矣。
”细读一下,主题很光鲜,希望规复神农虞夏时期的让位,而非以暴易暴的夺位。
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不代商、行仁政,伯夷叔齐一定以为周可规复上古传统,以是跑来投奔,本来想给人家做个榜样,结果住进了养老堂。
儒家在伯夷叔齐的评价上,是抵牾的。
既想屈服伯夷叔齐代表的禅让制,《礼记·礼运》中,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又“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不敢说周朝的坏话,于是讴歌“汤武革命”。
一言以蔽之,伯夷叔齐是禅让制末了的挽歌,其后,纵然有,如王莽代西汉、曹丕代东汉,也是禅让外衣下的武力夺位。
如此,首阳山的地位便确定了,它不是纯挚的风景名山,或者名人墓之所在地,而是一种上古空想社会,或者用当代术语命名的,原始民主社会闭幕的见证。

首阳山海拔2186至2509米,水深土厚,民风淳厚,正是伯夷叔齐该当归属的地方。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小康”一词,也出自《礼记·礼运》篇,原文为“本年夜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间及以为礼。
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
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小康”间隔“大同”还有不小的间隔,伯夷叔齐所坚守的,是大同的空想。
历史的发展螺旋式上升,在更高的将来,会更明白首阳山的意义。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为网络图片)

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李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