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平常情形下,古诗中的地名有以下三种情形:古今地名相同、古地名不同、别称或代称。
一、古今地名相同很多古诗中的地名和现在基本保持了同等,地名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现在也大致相同或者略有差别,比如古诗中常常涌现“洛阳”“扬州”等。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里的“洛阳”即好友辛渐的故乡,作者身处他乡送别好友辛渐,又想到自己在洛阳的亲友,因此思乡之情更加浓郁。
黄鹤楼送孟浩然至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涯流。
扬州古称“广陵”,这里的“扬州”即题目中的“广陵”。作者李白此时在武汉的黄鹤楼目送好友孟浩然到扬州去,看着逐渐远去的孤帆和滚滚东流的长江,一种对好友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油然而生。
二、古今地名不同
有一部分地名,随着历史变革,古今称呼也发生了变革,这须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古诗学习中加强积累和识记,能够做到古今地名对号入座。如现在的西安,古代称作“长安”,开封在宋代称作“汴京”,南京在古时称作“金陵”。
过华清宫(其一)
唐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尘凡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登科后
唐 孟郊
昔日邋遢不敷夸,目前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代时,定都长安,即现在的“西安”,这两首诗中的“长安”均指当时的都城。长安在当时是繁华之地,聚拢了很多文人雅士,因此在唐诗中涌现的频率很高。如“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等。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白帝城,故址在现在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李白被流放途中行至此地,忽然收到天子赦免的,因此惊喜交加。
江陵,今指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统共有一千多里,清晨出发傍晚就能到达,可见李白被赦免时内心的轻松喜悦之情。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苏州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苏州”是现在“苏州”的古称,这首诗是唐代墨客张继在科举考试落第后乘船经由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夜宿枫桥之下有感而作。墨客孤夜难眠,诗中寄托了他落第的悲惨和失落意之情。
三、别称或代称古代的一些地名每每有别称或者代称,有些乃至一贯延续到现在。比如,成都别称“锦官城”、“蓉城”,北京别称“燕京”,南京别称“石头城”等。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中的“锦官城”即指成都。三国期间,成都生产蜀锦,朝廷专门设置了管理丝织品生产和运输的官员“锦官”,并在成都西南建了“锦官城”,因此后世就用“锦官城”来代指成都。
石头城
唐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标题中的“石头城”指的是现在的南京。战国期间,楚国打败越国,在南京的石头山(别号清凉山)上筑城,因此后世用“石头城”来代指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