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王维在《山中送别》中亦云:“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注:“明年”又作“年年”)
古诗词中的“王孙”,出镜率其实很高,比如李重元《忆王孙·春词》中的“萋萋芳草忆王孙”,再比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王孙”到底是谁?其表面含义之下又有何寓意呢?
“王孙”二字最早出自《左传·哀公十六年》:“王孙若安靖楚国,匡正王室,而后庇焉。启之愿也。”
顾名思义,“王孙”的本义是“王爵的子孙”,后泛指贵族子孙,古时也用来尊称一样平常青年男子。
但是,上述古诗词中的“王孙”,却另有典故,出自《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大意是:王孙久留深山,看到异域的春草茂盛,溘然惦记家乡,想要归去。
王夫之注曰:“王孙,隐士也。秦汉以上,士皆王侯之裔,故称王孙。”
这篇《楚辞·招隐士》的作者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安,一说为淮南王刘安的门客淮南小山代笔。无论其真正执笔者为谁,其作文目的都是陈说山中生活的艰巨险恶,劝告所招的隐士(王孙)归来。
至此,再转头看上文提及的诗词会创造,它们有着非常明显的共同点,那便是都由“春草绿”写到了“归不归”,而“王孙”,则是连接二者的桥梁。至于“萋萋”二字,则是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实际上还是在写春草。
春草、王孙、归不归,这三个词组成了中国古诗词中非常主要的一个典故,只要提到,表达的便是一种离愁别绪,而这种乡愁之情,则是由异域的春天引发的——异域的春天纵然再美,也比不上家乡的情绪羁绊。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以及王维《山中送别》中的“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都是这种用法,而《山居秋暝》中的“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则是反用典故,表达“王孙”可以留在山中,但万变不离其宗,其立意仍是落在了“王孙”到底该当“留”还是“归”的选择上。
读懂了“王孙”这个典故,读懂了“春草绿”与“归不归”之间的关系,隐蔽在中国古诗词中很多其他“密码”便可一同破解。
比如,王安石的《夜泊瓜洲》为什么会从“东风又绿江南岸”,溘然想到“明月何时照我还”。
再比如,崔颢的《黄鹤楼》为什么会从“芳草萋萋鹦鹉洲”溘然过渡到“日暮乡关何处是”,并发出了“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感慨。
以上各类,也都是由异域的春天与春草,引发了墨客的乡愁之情。
用典是古诗词中非常主要的一种修辞。何谓“典故”?古代的典故,便是我们本日说的“梗”,它像是一种措辞暗号,无需明说,写的人和读的人都懂。古诗词中的“王孙”便是这样一个“梗”。
(本文完,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