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今河南洛阳人。
18岁即有才名,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举,20余岁被文帝召为博士。
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
但是在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
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坠马而去世,贾谊深自歉疚,33岁烦闷而亡。
其著作紧张有散文和辞赋两类,《过秦论》、《论蓄积疏》、《陈政事疏》等都很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为著名。

【王勃 约650年——676年 享年27岁】

唐代墨客,字子安。
今山西河津人。
王勃出身于豪门王谢,祖父王通是隋末大儒,号文中子;父亲王福畤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叔祖王绩是著名墨客。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
他们四人反对六朝以来颓废绮丽的风气,提出一些改造见地,开始把诗文从宫廷引向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边塞,题材扩大了,风格也较清新刚健,对付拔除齐梁余风、首创唐诗新气候,起了主要的浸染。
讲中国文学史,尤其是唐代文学史,没有不讲到“王杨卢骆”的。

那些英年早逝的古代诗人

上元二年676年,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亡,一代才子就这样消散了,时年27岁。

相传王勃写完《滕王阁序》后,阎大人半子吴子章(相传有过目不忘之才)被抢风头,大怒,讥讽王勃诗作是抄袭自己的,见阎大人和众士不信,吴子章当众将《滕王阁序》一字不落地背出来,众人皆大惊,对王勃起了狐疑,疑惑王勃抄袭。
王勃绝不错愕,反问道:“吴兄过目不忘,令人佩服,但这首诗末端还有序诗吗?”吴子章不能答,只见王勃起身挥墨,文不加点,写下一首序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写罢,众人皆服,无不夸奖,相信《滕王阁序》实乃王勃所作。
吴子章羞赧而退!

【刘希夷 约651-679年 享年28岁】

唐朝墨客, 一名庭芝,字延之,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上元进士,善弹琵琶。
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文意柔婉华美,且多感伤情调。
延之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

曾写过著名的《代悲白头吟》,有“年年纪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后来曹雪芹创作的《葬花词》就有多句模拟此诗。
相传其舅宋之问欲将此诗据为已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去世。
事见《唐才子传》:“舅宋之问苦爱后一联,知其未传于人,哀求之,许而竟不与。
之问怒其诳己,使奴以土囊压杀于别舍,时未及三十,人悉怜之。

《全唐诗》在先容刘希夷时,说他“为奸人所杀”,但没说奸人是谁,只是暗昧其辞地补充了一句:“或云:宋之问害希夷”。
在《全唐诗》中,宋之问的《有所思》和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只有一句不同,准确地说,只有三个字不同。
不管若何,刘希夷年仅28岁就去世于非命,实在是冤。

李贺 790~816 享年27岁】

字长吉,唐代墨客,今河南洛阳人。
李贺20岁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唐朝重视科举出身,因父亲名晋肃,“晋”与进士的“进”同音,以搪突父名取消他的考试资格。
由于他才华出众,担当了一名奉礼郎的卑微小官,留在京城。
李贺本来肚量胸襟大志,脾气傲岸,如今作了这样一个形同家丁的小官,感到十分屈辱,就称病辞辞官职,回福昌老家过上隐居生活。

李贺常骑着一头跛脚的驴子,背着一个破旧的锦囊,出外探求灵感。
他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常常运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往后人常称他为“鬼才”,与杜牧并称“小李杜”。

李贺长期的烦闷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办法,贫寒家境的困扰,使得这颗唐代诗坛上闪着奇光异彩的新星,于公元816年过早地殒落了,年仅27岁。

近代的毛伟人特殊喜好李贺的诗句,并向李贺同学借了多少句子: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李贺《金铜神仙辞汉歌》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七律·公民解放军盘踞南京》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致酒行》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

在中南海毛泽东故居书屋里藏有多种版本的李贺诗集,如《李长吉歌诗集》、《李长吉集》、《李昌谷诗集》、《李昌谷诗注》等等。
这些诗集中,每本都有毛泽东的圈画。
李贺流传于世的诗约223首,毛泽东圈画过的有83首之多,有些诗还圈画过四五次。
可见毛对李贺诗的喜好程度。

【王令(1032~1059)享年28岁】

北宋墨客。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
今河北人。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
王令生平不应举,不做官,生活在社会底层,他的不少诗篇深刻反响了频年的灾荒与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剥削给民众带来的疾苦,王安石阅读了王令的诗后,曾几次再三夸奖说王令“诗有叹苍生而泪垂之说”。

【徐祯卿(1479-1511)享年32岁】

字昌谷,一字昌国,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徐祯卿在诗坛霸占分外地位,诗作之多,号称“文雄”。
早期诗作近白居易、刘禹锡风格,及第后受李梦阳、何景明、迪贡等影响,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参与文学复古运动,所作《谈艺录》,只论汉魏,六朝往后不屑一顾,阐述重在复古之论。
其诗格调高雅,纵横驰骋于汉唐之间,虽刻意复古,但仍不失落吴中风骚之情。

清人沈德潜编选《明诗别裁集》,四才子诗,只收录徐祯卿和文征明两人,文征明仅录两首,而徐祯卿诗竟辑录二十三首之多。

徐祯卿所撰诗话《谈艺录》,颇多精辟警策见地,连以反复古自命的钱谦益,也对徐祯卿这篇诗论大加讴歌。
当代文学大师钱钟书师长西席乃至直接将“谈艺录”用作自己的著作之名。

纳兰性德 1655年-1685年 享年30岁】

清朝著名词人,叶赫那拉氏,原名成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号楞伽隐士。
曾经由于避讳皇太子保成,改名性德。
词风与李煜相似。
纳兰出身显赫,父亲是康熙期间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
纳兰性德自幼修文习武,康熙十五年(1676年)高中进士。
初授三等侍卫,后晋为一等,长年追随康熙旁边。

纳兰性德生性淡泊名利,最擅写词。
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情朴拙浓郁,写景逼真真切。
纳兰性德在清初词坛独树一帜,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直指本心。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亡于寒疾,年仅三十岁。
被王国维称为“以自然之眼不雅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的词人。
晚清词人况周颐也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纳兰性德24岁时将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又著《饮水词》。
后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9首,合为《纳兰词》。
传世的《纳兰词》在当时社会就享有盛誉,为文人学士高度评价。
时人云,“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苦处几人知?”可见其词的影响力之大。

纳兰名句:

1、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2、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3、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宅无此声。

4、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5、断肠明月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黄景仁(1749~1783) 享年35岁】

清代墨客。
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今江苏省常州市人。
黄景仁为北宋墨客黄庭坚的后裔,四岁而孤,家境清贫,黄景仁依赖母亲屠氏养成,八岁能制举文,16岁应童子试,三千人中名列第一。
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
生平怀才不遇,潦倒穷困,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去世他乡,年仅35岁。
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
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惨恻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
当代作家郁达夫的小说《采石矶》系以黄景仁为故本家儿角。

黄景仁名句: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诗人。
——《杂感》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绮怀》第十五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癸巳除夕偶成》

最著名的要算《绮怀》十六首了:

楚楚腰肢掌上轻,得人怜处最分明。

千围步障难藏艳,百合葳蕤不锁情。

朱鸟窗前眉欲语,紫姑乩畔目将成。

玉钩初放钗初堕,第一销魂是此声。

妙谙谐谑擅心灵,不用千呼出画屏。

敛袖搊成弦杂拉,隔窗掺碎鼓丁宁。

湔裙斗草春多事,六博弹棋夜未停。

记得酒阑人散后,共搴珠箔数春星。

旋旋长廊绣石苔,颤提鱼钥记潜来。

阑前罽藉乌龙卧,井畔丝牵玉虎回。

端正容成犹敛照,消沉意可渐凝灰。

来从花底春寒峭,可借梨云半枕偎。

中表檀奴识面初,第三桥畔记新居。

流黄看织回肠锦,飞白教临弱腕书。

漫托私心缄豆蔻,惯传瘦语笑芙蕖。

锦江直在上苍上,盼断流头尺鲤鱼。

虫娘门户旧相望,生小相怜各自伤。

书为开频愁脱粉,衣禁多浣重生喷鼻香。

绿珠昔日酬无价,碧玉于今抱有郎。

绝忆水晶帘下立,手抛蝉翼助新妆。

小极居然百媚生,

心疑棘刺针穿就,泪似桃花醋酿成。

会面生疏稀笑靥,别筵珍惜赠歌声。

沈郎莫叹腰围减,忍见青娥绝塞行。

自送云軿别玉容,泥愁如梦未惺忪。

神仙北烛空凝盼,太岁东方已绝踪。

检点相思灰一寸,抛离密约锦千重。

何须更说蓬山远,一角屏山便不逢。

轻摇络索撼垂罳,珠阁银栊望不疑。

栀子帘前轻掷处,丁喷鼻香盒底暗携时。

偷移鹦母情预言家,稳睡猧儿事未知。

赠到中衣双绢后,可能重读定情诗。

中人兰气似微醺,芗泽还疑枕上闻。

唾点著衣刚半指,齿痕切颈定三分。

费力青鸟空传语,佻巧鸣鸠浪策勋。

为问旧时裙衩上,鸳鸯应是未离群。

随意马虎生儿似阿侯,莫愁真个不知愁。

夤缘汤饼筵前见,仿佛龙华会里游。

解意尚呈银约指,含羞频整玉搔头。

何曾十载湖州别,绿叶成阴万事休。

十一

慵梳常是发鬅鬙,背立双鬟唤不应。

习得我拌珠十斛,赚来谁费豆三升。

怕歌团扇难终曲,但脱青衣便上升。

曾作容华宫内侍,人间狙狯恐难胜。

十二

小阁炉烟断水沉,竟床冰簟薄凉侵。

灵妃唤月将归海,少女吹风半入林。

灺尽兰釭愁的的,滴残虬水思愔愔。

文园渴甚兼贫甚,只典征裘不典琴。

十三

生年虚负骨玲珑,万恨俱归晓镜中。

君子由来能化鹤,美人何日便成虹。

王孙喷鼻香草年年绿,阿母桃花度度红。

闻道碧城阑十二,夜深清倚有谁同。

十四

经秋谁念瘦维摩,酒渴风寒不奈何。

水调曲从邻院度,雷声车是梦中过。

司勋绮语焚难尽,仆射余情忏较多。

从此秋蓬十年后,可能重对旧梨涡。

十五

几次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未曾消。

十六

露槛星房各悄然,江湖秋枕当游仙。

有情皓月怜孤影,无赖闲花照独眠。

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

茫茫来日愁如海,寄语羲和快着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