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诗人。

初唐诗人的一首边塞诗铿锵有力守卫家园令人热血沸腾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写出了战事的紧张,边塞的警报已经传到了长安,烽火自然不可能传到迢遥的西京长安,这里墨客用了夸年夜的表现手腕,意在渲染一种紧张的气氛。
而后面的“不平”,既在说战士们,也在说自己,表达的是一种对外敌的愤慨之情。

颔联的精髓则是在一个“辞”字和“绕”字,将军手拿兵符,辞别君王的画面立即呈现出来。
“辞”这个字特殊有力,比如辞别和离去比较,前者更加大气年夜方,更符合诗境,而后面的“绕龙城”则描写了军队的壮不雅观之态,势不可挡,读来都是振奋民气的力量。

颈联转笔写到了边塞的场景,大雪纷飞,军旗上的图画都变得模糊暗淡,大风呼啸,伴随着战鼓作响。
写的是士兵们誓去世保卫边塞的情景。
如此恶劣的环境,是有一颗小儿百姓之心在支撑着他们,抵抗外敌,守卫自己的家园。

尾联可谓是点睛之笔了,没有连续写战役,而是抒发了自己的感想,他宁作那百夫长的小官,也赛过一个只会写诗作画的诗人。
墨客在前面的愤慨,冲动大方,振奋后,开始嗟叹起自己,他也想去抗战杀敌,想要为保卫祖国出一份力,可恨只是个无用诗人。

这首诗也算是杨炯的代表作之一了,作为初唐四杰,他的诗很有影响力。
他写过好几首边塞诗,而这首诗里,他也表达了自己“弃文竞武”的想法,不过,想入沙场并非易事,终其生平,他都没能从戎,这可能也是他人生中的一大遗憾。

这首诗的背景是在突厥反攻袭击边地时,杨炯有感而发,诗中尽显的是他想要杀敌报国之情。
与他同期间的墨客骆宾王也写过很多边塞诗,并且,骆宾王曾多次参与战事,诗风也是雄浑有力。

初唐的边塞诗继续了北朝的风格,又有建安风骨,没有南朝的浮华,多的是刚健有力。
这时的文人,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手无缚鸡之力,而是洒脱有力之态。
从这首诗也可看出,没有胭脂之气,而是刚健的初唐之气。
这也为后面的盛唐诗歌奠定了雄浑有力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