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之市(乡)”是中华诗词学会实行的旨在继续和弘扬中华精良传统文化,用诗词演绎伟大时期、反响多彩生活的一项主要举措。目前全国创建“中华诗词之市”26个、“中华诗词之乡”189个。宁夏首个“诗词之乡”付与了银川市西夏区。
在上个月举办的西夏区第一季《诗王争霸》总决赛现场,年仅10岁的银川市西夏区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胡宇萱一起过关斩将,夺得第一季《诗王争霸》总冠军。如今,像这样的诗词文化活动,在西夏区这个宁夏首个“诗词之乡”已是常见,生动的民间氛围让人不禁想走入个中,一探究竟。
西夏区第一届《诗王争霸》大赛现场
首个宁夏“诗词之乡”
谈起胡宇萱的表现,妈妈赵鑫格外高兴。“孩子对诗词很感兴趣,期末考试那会儿压力特殊大,但她还一贯坚持背诗。她还是班里的‘起诗班长’,这次比赛女儿所在的班级是全校报名人数最多的。”
“实在像这样的诗词活动,西夏区举办的不在少数。”西夏区委宣扬部常务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李静民先容,西夏区于2017年在宁夏率先提出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并由此展开了丰富的活动。“西夏区有厚重的文化秘闻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自古以来便是墨客、词人、作家笔下耐久不衰的吟诵工具。这些都为我们打造‘诗词之乡’奠定了根本。”
民间参与,氛围浓厚
“我们常常组织社团成员去镇北堡西部影城、盐池等地进行诗词创作采风活动。今年,我们初步打算去闽宁镇采风。”宁夏大学沙枣树诗词楹联协会会长王正华说,如今在西夏区,诗词学习创作甚至成为了大家追求的新时尚。
“去年我们给大学生们做了多场报告,反响很不错。”王正华先容,除了“沙枣树”,西夏区还有西夏诗词学会、黄河诗词学会、文昌诗社、雨巷文学社等10余个与诗词干系的社团正生动在民间,带动着更多人加入到诗词文化的创作和传播中来。
而在西夏区建立的“塞上诗词大讲堂”专家库中,目前已聘请的13位古诗词创作学者担当着专家组成员,并利用“互联网+诗词”的办法,在微信"大众年夜众号上定期推送精良诗词作品遍及诗词文化。
文化依托,特色发展
“学习古诗词,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人文、历史、地理、历史人物等,在此人文精神传承的根本上,我们可以以此实现人文引领做强文化旅游家当的目标。”李静民先容,西夏区有很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和丰富的文化根基,未来可以让诗词带动旅游发展,打造属于西夏区自己的特色文化品牌。
今年,西夏区操持开展“诗词进军营”、诗词社连合合漫谈会、《诗王争霸》第二季、“塞上诗词大讲堂”、“原创诗词征文大赛”等活动,让诗词讲好西夏故事,传播好西夏声音,着力创建“中华诗词之乡”。“有了精良文化作为根据,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才更具特色,文化旅游家当,才能有差异化、品牌化。”李静民说。
来源:银川
微信推送太少
下个“文化西夏”APP
理解西夏区
关注西夏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西夏发布
文化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