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瓒(传)《狮子林图卷》
此卷按题识旧传为倪瓒与赵原互助,然所题“癸丑”年即洪武六年,有学者考证赵原在前一年已经遇害。就算赵原未去世,此画也不到倪瓒真笔水平,首先字就不像,起笔的按压过重,画也不及倪瓒水平,特殊是零星的竹子和笔直的树干,以及倪瓒真笔中罕见的人物。不过乾隆是把它当做倪瓒真迹几次再三题跋的,就跟他器重的《富春山居图(子明卷)》一样,不但题跋盖章,还亲自临摹,更带到苏州狮子林现场把玩。但也难怪他当做真迹,由于它曾经孙承泽、高士奇收藏,两位都是大藏家,孙承泽更在《庚子销夏录》中称之“为云林得意之作”,只能说倪瓒与狮子林的渊源太过著名,大家都希望看到这么一件出自倪瓒的《狮子林图》。现在这件或者也是有所本的明代摹本。当年故宫的“石渠宝笈特展”也曾展,只是在第二期,我未曾见。
展览中也就这么一件元(明)字画,以下按顺序看一些展品。
佚名《光亮磊落殿凯宴诸将士》
画于道光八年至九年。光亮磊落殿是圆明园正门内第一座殿堂,道光天子长年在圆明园居住生活。
圆明园九州清晏殿烫样
同治十二至十三年。烫样是正式建造前供天子参考的效果模型。
张廷彦《乾隆帝行乐图》
乾隆三十年至三十二年。本是圆明园内的贴落,所绘是九州清晏西路建筑,画中乾隆所在位置即贴落张贴的怡情书史殿东次间。
佚名《蓬壶春永册》之《九州清晏》
道光元年或之后。
弘历《行书雨后御苑泛舟》
乾隆十六年。
颙琰《楷书瑶台避暑赋册》
嘉庆十六年。颙琰即嘉庆天子。
建筑装饰构件,圆明园管理处藏
长春园泰西楼遗址出土。展览中紧张都是故宫博物院的藏品,其他借展的会标表明释。
陈邦彦《楷书乾隆帝御制圆明园四十景诗》(局部)
陈邦彦是乾隆朝吏部侍郎,书学董其昌。
《长春园泰西楼铜版画册》之《谐奇趣南面》《花园正面》
乾隆四十六年至五十一年。画稿伊兰泰,雕刻内务府造办处。全册共二十开,表现泰西建筑诸景。共刊印三百套。
《长春园泰西楼铜版画册》之《大水法正面》《远瀛不雅观正面》
雕泰西花构件,圆明园管理处藏
约乾隆十二年至四十八年。长春园泰西楼遗址出土。
佚名《蓬壶春永册》之《万方安和》
道光元年或之后。
圆明园万方安和殿烫样
同治十二年至十三年。万方安和殿是雍正帝喜好的寝宫,以佛教卍字造型,此烫样是同治年重修时的模型。
三捲宝座船立样图
船的形制与光绪帝在颐和园的水云乡船十分相似。
乾隆御笔历年上元灯词册识语玉册
乾隆六十年制。
郎世宁(传)、丁不雅观鹏等《乾隆帝元宵行乐图》
乾隆十五年至二十年。元宵节前后,乾隆会在圆明园“山高水长”处不雅观看烟火及花灯。画中高架上的烟火盒,有多层设计,一层燃放完即开释出另一层,设计奥妙,现在依然有传承,在网上看过视频,叹为不雅观止。
云龙纹提炉
同治至光绪年间。
佚名《蓬壶春永册》之《山高水长》
佚名《雍正帝十仲春行乐图》之《七月乞巧》
是一套共十二张的贴落,表现十二个月的物候习俗。画得非常工致细致。
交龙纽“同乐园宝”
乾隆五十九至六十年。同乐园是清宫主要娱乐场所,个中清音阁是清宫五座三层大戏楼之一。
陈枚《山水楼阁图册》之《七月》
对开有梁诗正书乾隆诗。
弘旿《泥金山水成扇》
背面有彭启丰书乾隆《含韵斋玉兰诗》十首。含韵斋是“西峰秀色”的主殿。
佚名《西湖风景图说册》之《西湖全景》
圆明园以“西湖十景”命名的景不雅观中,“苏堤春晓”“三潭印月”“断桥残雪”都是按西湖实景仿建。
弘历《西湖图卷》
乾隆帝第六次南巡时亲笔绘制了两卷西湖图,我觉得有很多地方是代笔的。
钱维城《西湖晴泛诗意图卷》
约乾隆三十年。画中的雷峰塔长满了野草。
清康熙釉里红夔龙纹碗,圆明园管理处藏
这件及以下几件瓷器都是圆明园曲院风荷遗址出土,由景德镇御窑生产。
清康熙青花仕女碗,圆明园管理处藏
清康熙青花龙凤纹碗,圆明园管理处藏
清康熙青花红彩龙纹盘,圆明园管理处藏
《御制圆明园四十景诗》之《廓然大公》
乾隆十年刻本。孙祜、沈源等绘图。“廓然大公”又称双鹤斋,是仿无锡寄畅园而建。
《南巡盛典》卷九十八之《寄畅园》
乾隆三十六年刻本。上官周绘图。
弘历《盘山静夜图》
乾隆二十八年或之后。“廓然大公”北部有大片叠石,仿自盘山的“云林石室”。盘山建有清代继避暑山庄和圆明园之后的第三大皇家园林静寄山庄。此作估计还是代笔,乾隆的画不到这个水平。
佚名《十二美人图》之《抚书低吟》
康熙四十八年至六十一年。即“胤禛十二美人图”,有说画中人都是雍正做皇子时的女眷,但由于都是汉人装扮,实在也可能只是用来媚谄他的装饰画而已,本是放在圆明园“深柳读书堂”的围屏画。此作不知是哪个宫廷画家所绘,但水平一流,绝非一样平常画工能为。本幅背景墙上还有仿米芾诗一首,实则此诗是胤禛所作,字也很可能是其亲笔所题。
弘历《仿倪瓒狮子林图卷》
乾隆三十七年。这是跟前面传倪瓒《狮子林图卷》并列展出的,该当是乾隆亲笔,由于用笔实在太呆板了。
《乾隆御笔狮子林八景诗》玉册
乾隆三十七年或之后。
弘历《狮子林匾拓本》,圆明园管理处藏
是个当代拓本,石额刻于乾隆三十七年或之后。
佚名《雍正帝牡丹台不雅观花行乐图》
盘腿坐在雍正阁下的该当便是少年乾隆,正是在牡丹台,康熙初见弘历并对他喜好有加,也更加确定了雍正的王储地位。
康熙帝套印,周凯旋基金会藏
难得还有私人借展的展品。周凯旋是李嘉诚所谓的“红颜心腹”。
佚名《蓬壶春永册》之《镂月开云》
牡丹台是“镂月开云”的一个景点。
交龙纽“纪恩堂”宝,私人藏
乾隆三十一年,弘历亲题“纪恩堂”匾在牡丹台,又制“纪恩堂”玺。
《乾隆行书御制纪恩堂记册》
“朗吟阁制”款天球瓶,喷鼻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胡惠春师长西席捐赠。朗吟阁是雍正天子登基之前的第宅。
佚名《胤禛朗吟阁图》
绘于康熙四十八年至六十一年。画风与《胤禛十二美人图》相似,空间立体感强,可能是同一个画家的作品。
郎世宁(或)《乾隆帝妃及永琰像》
乾隆二十六年至三十五年。非常巨大的贴落,用以营造空间视错觉。永琰即后来的嘉庆天子,身边的女子可能是其养母庆妃。
圆明园思顺堂后殿烫样
同治十二年至十三年。思顺堂在九州清晏西路。
贺世魁《喜溢秋庭图》
道光十三年至十四年。画的是道光天子与嫔妃及子女行乐。可见晚清的宫廷画家水平已经比较糟糕。
青花缠枝纹绣墩,圆明园管理处藏
圆明园坦开阔荡遗址出土。
弘历行书“五福五代堂”云龙匾
乾隆四十九年,弘历喜得玄孙,遂题“五福五代堂”匾额,在紫禁城、圆明园及避暑山庄悬挂。这件是在紫禁城景福宫的。
交龙纽“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
《乾隆楷书御制五福五代堂记》及御制诗两首册
弘历《行书五福堂对玉兰花诗二首卷》(局部)
圆明园初建即有五福堂,康熙还赏给胤禛“五福堂”匾。
“慎德堂制”款鹤纹匙、鹤纹盘
慎德堂是道光天子在九州清晏的寓所。
“慎德堂制”款岁岁安然纹贯耳瓶
雕花构件,圆明园管理处藏
长春园海晏堂遗址出土。
“安乐渡”装置
在展览的末了有这个置景,说的是1860年英法联军逼近北京,咸丰天子携皇宗子载淳(即后来的同治帝)从圆明园登船逃往热河。年仅5岁的载淳学平时登船嬉戏高呼“安乐渡”,咸丰帝摸着他的头嗟叹“今后再无那样的日子了”。
一个月后,圆明园被焚毁,真的再无那样融汇中西的园林了。
●《圆明园——清代皇家园居文化》展期:2024年3月20日—8月12日地点:喷鼻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门票:150港元(含基本陈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