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唐人送别诗写的最好,名篇佳作,层出不穷,究其缘故原由,大概在“深情”二字。
我们知道王昌龄送别朋侪辛渐,能从南京送到镇江,相聚几十公里,这才有了《芙蓉楼送辛渐》这篇千古美文。李白为了送别王昌龄,从东鲁赶来扬州、金陵,可惜没遇上。这才有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本日我们要讲的杜甫,送别之深情,丝毫不逊色。
“奉济驿”,位于四川绵阳,间隔成都100多公里,远比南京到镇江远多了,以是墨客说是“远送”。之前在绵阳已经送过一次,这次又连续送到下一个驿站——“奉济驿”,一送再送,一别再别。正是由于“深情”,才会涌现唐人送别的韶光之长,路程之远。由于道路不变,交通不利,可能有的别离,转身便是生平。
严武是杜甫的小字辈,严武父亲与杜甫相友善,严武到四川主政后,对付杜甫照顾有加,多与粮食、布匹、药材,并亲自三顾茅庐,请杜甫出山。年迈的杜甫,正是看在严武面子上,才答应勉强出山,担当节度使署中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一职。后世因此称之为“杜工部”。
以是,当严武要离开四川,墨客犹如失落去一靠山,一心腹,失落落之情,不舍之情,都在这首送别诗中尽情宣泄了。
首联言送别的间隔之远,一山接着一山送,可是青山连绵不绝,何时才能送到尽头了。俗话说,“天下无不散之筵席”“送君千里,终须一别”,送到这里,必须要说再见了。
颔联回顾昨晚送别的情景,“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昨晚痛饮践行,月下同行,把酒言欢,历历在目,可是转眼就到了分别之际。
心中一贯有话想对你说,本日就借住诗句表达出来吧。颈联“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正是杜甫对付严武最衷心的赞赏。严武镇蜀,功绩卓著,又是三代元老,劳苦功高。这短短十字,就将严武生平的功绩写尽了,是对付老友最大的尊敬与祝福,也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话。
你走了之后,余生只能与寂寞为伴,不过“江村落独归处,寂寞养残生”罢了。由此可见,杜甫对付严武的感情很深。
两年后,严武又回来了。只可惜,在任上不到一年,40岁的严武就溘然去世了,而留给杜甫的则是一辈子的寂寞,以及离开成都,连续流落西南天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