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诗词文化,博大精湛,它们有的豪迈大气,有的婉转低唱,有的催人奋进,有的感同身受。

人有七情六欲,写诗的人也不例外,他们在每个状态下写下的诗词,风格会大有不同,并不是豪放派墨客只会写豪放词,婉约派墨客,单单写婉约词,以是沉郁抑扬的杜甫也会写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回籍”快事;英气干云的苏轼会写下“十年死活两茫茫,不斟酌,自难忘”的悼亡诗;婉约派掌门人李清照笔下也会有让英雄气短的“生当作人杰,去世亦为鬼雄”豪迈壮语……

本日就给大家分享10首充满生活气息并且诙谐风趣的诗词,希望大家在日后每天笑口常开,好运自然来。

01

10首搞笑诗词苏轼搓澡稼轩醉酒欧阳修出谜语你能猜出来吗

《遣兴》

清·袁枚

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这句诗直白如话,普通易懂。
人家都说男儿至去世是少年,女人何尝不是呢?女为悦己者容,已过芳华之年的阿婆,也是有一颗爱美之心,她还像刚刚及笄的十五岁少女一样,没梳好头打扮好,就不许人看。
这样臭美娇羞动作,瞬间就以为这样的阿婆好可爱。
想来都有一颗不服老的之心吧。

02

《鸡》

清·袁枚

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

主人计固佳,不可与鸡知。

贴近生活,脚底沾泥,这首诗可能是袁枚在喂鸡的时候灵光一现写下的。
给鸡喂食,想让它快快终年夜长肥,然后好杀了吃鸡肉,自己的算盘是打的很好,但是不能让鸡知道。
老哥,人家是鸡同鸭讲,你这是人同鸡讲,反正末了是沟通不了,说出来也无所谓。

03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 ·王不雅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遇上春,千万和春住。

这首词虽是送别词,但是丝毫没有离愁别绪之感,只有妙趣横生之意。
江南美景和美人相互领悟,构思奥妙,发想奇绝,特殊结尾两句更是轻松活泼,比喻奥妙,耐人体味,形象地打趣道:当爱人投入怀抱的时候,可千万要珍惜那美好光阴呢。
这样的语带双关,聪明而俏皮。

04

《西江月·遣兴》

宋 ·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比来始觉古人书。
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
以手推松曰:去。

没想到文人中最能打,武将中最有才的辛弃疾除金戈铁马外,也有这般天真之趣。
果真每个喝高了,都是一样,不过辛弃疾酒品还好,只是眼睛看什么都是双影,疑为松树会动要来扶他,他用手一推,去去去,别来烦我,别扶我。

松树:别自作多情,我没想着要扶你,哪凉爽哪呆着去。

05

《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

宋·苏轼

水垢何曾相受。
细看两俱无有。

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

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这一首是苏轼大文豪在某澡堂子的搓背日记,苏轼调侃了搓背师下手太重,接连用了两个“轻手”,请你轻一点,再轻一点,由于我身上本来就没有什么污垢,你也不必用这么大力气。
这场景可以让我们想象当时苏东坡当时龇牙咧嘴的状态,切实其实调皮的和我一样。

06

《无题诗》

宋·苏轼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

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古代文人对竹子喜好的大有人在,但是又喜好竹子又是大吃货的可能挑不出几个,恰好苏轼便是一个。
在这之前他也写过一首诗:“宁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
但是苏轼在竹笋焖猪肉这道美食面前,随口就改了这首诗,真是调皮极了,若何才能“不俗又不瘦”呢?这个绝妙的办法便是把它俩一锅炖了,吃进肚子里。

07

《戏问花门酒家翁》

唐·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旁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这一日岑参在门口瞥见一位老爷爷在摆地摊卖酒,摆了很多酒在阁下。
他玩笑心起,瞥见路边上榆钱树叶子圆圆的非常像钱,就摘了几片,拿到老爷爷面前,问他我能拿榆钱换酒喝吗?岑参你真是调皮,你看老人会答应不,想打去世你的心都有了。

08

《读诗》

宋·杨万里

船中活计只诗编,读了唐诗读半山。

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

本来是大凌晨起来想游山玩水,结果创造读书比游山玩水有趣多了。
这不是看书都入迷到早餐都不吃,读完了唐诗,再接着去读王安石的诗。
还说不是老夫我习气早上不用饭啊,实在是半山的绝句写得太好,可以当成一顿早餐了。

09

《出山道中口占》

宋·朱熹

川原红绿一时新,暮雨朝晴更可人。

书册专一无了日,不如抛却去寻春。

杨万里读书读到废寝忘食,可是朱熹却读书读到心情烦躁。
表面风景奇丽,春色撩人,是人也会忍不住出去走走呀,还读个鬼书,每天读书啥时候才是头,书本一扔,出去游山玩水去喽。

10

《猜谜诗》答案评论区揭晓

宋 · 欧阳修

大雨哗哗飘湿墙,诸葛无计找张良。

关公跑了赤兔马,刘备抡刀上沙场。

这天大文豪欧阳修来到一家新开的酒楼用饭,吃完之后店主跑过来问菜品味道如何。
欧阳修不假思虑地写下这首诗就走了,只是留下这首诗。
老板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去问了人才知道这首诗实在是个谜语,也把对菜品的评价包含个中,老板一听恍然大悟,并对饭菜加以改进。
欧阳修用这样的办法来谐谑饭铺的饭菜,实在是高明,令人拍桌赞叹。

大家都知道答案是什么嘛?欢迎留言谈论。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关照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