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一声惊雷,一帘春雨,唤醒了世间万物。
桃花灼灼,杨柳迎风,草木葳蕤,融融的春意迎面而来。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三首惊蛰古诗唤醒春日的美好。
1.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这一句出自元稹的《惊蛰仲春节》。
元稹曾专门写过一组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歌,这首诗便是个中的代表,通过描写妖冶的春光,表达了他对惊蛰时节的热爱之情。
惊蛰过后,暖暖的阳光便铺满全体大地。
灼灼盛开的桃花,就像艳丽的蜀锦,光彩夺目;树梢上,几只春鸠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欢迎春天的到来。
在这样美好的光阴里,小草开始钻出地面,与东风迫不及待地打着呼唤;枝头的叶子也不甘掉队,照着一定的规则成长着,整整洁齐地欢迎东风校阅阅兵。
与此同时,安静了一个冬天的田间也开始热闹起来,到处可见农人们劳碌的身影。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活气的节气,山河回暖,草木抽芽,世间万物都在这场盛宴里展现着最美的风采。
岁月的河流里流淌着浓浓诗意,在这个时令,重逢一朵花开,一场雨落,都是生命的恩典膏泽。
2.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这一句出自欧阳修的《戏答元珍》。
这首诗是欧阳修被贬为夷陵(湖北宜昌)县令时所写,在此之前他的好友丁元珍给他寄了一首名为《花时久雨》的诗歌,虽然诗歌内容已失落传,但是从标题大致可知这是一首关于春花和春雨的赞歌。
而当时欧阳修所居的山城,百花还未盛开,树枝上还残留着冬天的积雪。
惊蛰这日,春雷震震,惊醒了地下的竹笋,仿佛在敦促着破土抽芽。
夜里墨客听着北归的雁鸣,总是难以入睡,尤其比来又生了一场病,更加多愁善感。
但他毕竟是乐不雅观豁达的,以是末了便开始安慰自己。
他在洛阳为官时,曾领略了冠绝天下的牡丹花,这里的野花虽然开得晚,但又有什么好嗟叹的呢?
光阴潋滟,春来有期。
走在光阴的陌上,踩着时令深浅不一的脉络,穿过萧瑟的冬,一声惊雷,一场东风,一帘春雨,迎来春的盛世温暖。
纵然岁月无情,仍应温顺以待。
3.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这一句出自陆游的《春晴泛舟》。
陆游是南宋著名爱国墨客,虽有志薄云霄,却屡遭排挤,只能在山水田园中寻求抚慰。
这首诗是他晚年所写,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一种人老心不老的闲情文雅。
那是一个春光残酷的晴天,他在湖上泛舟,看着周围活泼可爱的孩子,不禁感慨自己年纪大了。
当时刚过惊蛰,一场春雷让整片大地如天地初开一样,抖擞一新。
春水初生,波光粼粼的江水没过玄色的礁石;东风浩荡,袅袅娜娜的柳丝摇荡生姿。
原来墨客以为自己年纪大了,有点力不从心,想要上岸回亭子休憩,但还是不忍辜负这大好春光,于是便又转身划起了船桨。
全文流淌着融融的春意,是一首很明丽欢畅的诗歌,读来令民气神荡漾。
惊蛰过后,景象回暖,趁着春光妖冶,许自己一个朗朗的心情。
摘一朵桃花,共春心萌动;折一枝杨柳,伴岁月情长;沐一场春雨,染流年风光。
走过冬季的寒冷,在冷寂和荒漠的蛰伏中,才等来这一声春雷,这一场春满山河的盛宴。
在这个春日,与一缕阳光相拥,与一缕花喷鼻香相伴,愿光阴安暖,流年无恙。
-END-
作者:解忧诗词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