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画家方士庶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景也;画家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在笔墨有无间。”(《天慵庵随笔》)
王国维《人间词话》:“前人论诗,有情语、景语之别,殊不知统统景语皆情语。”
我国古典诗歌讲求“蕴藉蕴藉”,情绪常日不直接表达,而是将情绪寄托在景物上,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墨客们每每用“化景物为情思”的手腕表达情绪。那么,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而言,写景为实,抒怀为虚。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涯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后二句字面上看字字写景,实际上饱含着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通过实有的景物来表现虚化的情绪,是虚实结合的常见形式之一。
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顾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多少很多多少愁?宛如彷佛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
词中“问君能有多少很多多少愁,宛如彷佛一江春水向东流。”用具体的事物(实)——绵绵不绝的江水,来比喻亡国之恨(虚)的深长。
3.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借用“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三个详细可感的形象,极言愁苦的多、长、大,写出了心中的无限伤感和难以排解的苦闷。景物是实,抒怀是虚,化虚为实,变无形为有形,读来极具传染力。词中的“闲愁”,即不是离愁,不是穷愁。也正由于“闲”,以是才漫无目的,漫无边际,飘飘渺渺,捉摸不定,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种若有若无,似真还幻的形象,只有那“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差堪比拟。作者妙笔一点,用博喻的修辞手腕将无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变无可捉摸为有形有质,显示了超人的艺术才华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宋·罗大经云:“以三者比愁之多,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
4.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东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薄暮,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二十四桥仍在
扬州的名胜二十四桥仍旧存在,水波荡漾,冷峻的月光下,四周寂籁无声。唉,试想下,只管那桥边的芍药花年年准期盛放,也很难有人有情思去欣赏它们的艳丽。词人用带悬念的疑问作为词篇的结尾,很自然地移情入景,今昔比拟,催人泪下。
情景交融是这首词在写作表现手腕上最显著的一个特点。移情入景,乐景写哀,都是词人常常利用的手腕。特殊是乐景写哀,词人在文中写了大量的乐景:名都,佳处,二十四桥……可是,写乐景是为了衬托哀情,是为了比拟“现在”的惨状:名都的凋残,佳处的弊坏,二十桥的冷寂……正如王夫之所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波心荡、冷月无声”的艺术描写,是非常风雅的特写镜头。二十四桥仍在,明月夜也仍有,但“美男吹箫”的风月繁华已不复存在了。词人用桥下“波心荡”的动,来映衬“冷月无声”的静。“波心荡”是俯视之景,“冷月无声”本来是仰不雅观之景,但映入水中,又成为俯视之景,与桥下荡漾的水波合成一个画面,从这个画境中,彷佛可以看到词人低首沉吟的形象。总之,写昔日的繁华,正是为了表现今日之冷落。
5.《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雨雪霏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四句既是写景,更是抒怀。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蕴藉深永,味之无尽。在艺术上,“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称为《三百篇》中最佳诗句之一。自南朝谢玄以来,对它的评析已绵延成一部一千五百多年的阐释史。王夫之《姜斋诗话》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和刘熙载《艺概》的“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已成为诗家口头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