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师长西席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至顺三年(1332年),60岁的虞集寄书好友,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归隐之心。

虞集25岁从家乡临川来到元大都为官,由于学识过人,才华卓越,三十多年来,深得各位君主的赏识和看重,先后被委以重任。

可是,江山信美非吾土。
久居京城的虞集只管仕途顺遂,可仍有客居之感,乡音未改,乡心未变,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愈甚,曾屡次上书辞归。

幼年离家,花甲难归,不被放还的虞集将自己的思乡之情寄托在诗词中,字字句句皆是真情流露,下面分享七言绝句《听雨》即是个中的一首。

元代文坛盟主虞集雨夜写下一首思乡佳作言语平淡底蕴丰富

屏风围坐鬓毵毵,绛蜡摇光照暮酣。

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
——元 虞集《听雨》

简译:

鬓发稀疏斑白的我独坐于屏风间,周遭一片沉寂,只有红烛摇荡的光影照着这沉沉暗夜。

旅居京城多年,我的脾气尽改,忽然听到春雨的声响,又重新勾起我对家乡江南的思念。

写作背景:

从延祐六年(1319年)到至顺三年(1332年)元文宗离世,虞集十多年的韶光都在翰林院为官,文宗登基后还任其为奎章阁侍书学士,参与商榷“古今治乱得失落”,成为天子身边的近臣。

至顺二年(1331年),历时两载辛劳批阅,880卷《经世大典》顺利编纂(zuǎn)完成,作为主持的虞集被文宗升任为翰林侍讲学士、通奉大夫。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一是由于自身精良,二是由于被圣恩眷顾,才华横溢的虞集为官期间并不顺遂,屡遭权贵馋忌,幸有文宗庇护方免遭中伤,这让贰心有不安,时有归隐之心。

这首《听雨》即作于其翰林院为官的后期,在一个乍暖还寒的春夜,墨客值宿翰林院,暗夜沉沉,四周一片岑寂,身处深宫之中的墨客不由得倍感压抑。

窗外雨声忽至,沉吟的墨客精神为之一振,这清新的春雨让他想起了久违的江南家乡,和那烟雨迷蒙中热烈绽放的杏花,思乡之情愈甚,遂写下此诗。

赏析:

虞集此诗措辞浅近,诗风清新,寓情于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写,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官场束缚的厌倦之意,看似平淡的语气,却饱含着浓浓的乡情,和淡淡的哀愁。

“屏风围坐鬓毵毵(sān),绛蜡摇光照暮酣。
”,前两句写殿内值宿的情景,深宫寂寥,暗夜沉沉,鬓发花白的墨客一灯独坐,犹觉永夜漫漫。

“毵毵”是毛发苗条稀疏之意,彼时墨客鬓发斑白稀疏,已近花甲之年,“绛蜡”即赤色的烛炬,“暮酣”比喻夜长。

深宫紧闭,高墙重重,黑夜沉沉,这统统令墨客感到无比的压抑,再也不复当初“几次晚值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的春风得意了,此刻只有逃离和归隐之心。

“京国多年情尽改“,诗的第三句承上启下,自己的家乡在江南,青年期间来到北方的京都,须臾已到人生晚年,都说入乡顺俗,三十多年来,许多的生活习气都已经改变了,不再有南方人的习气。

”忽听春雨忆江南。
”,尾句写墨客彼时的心境,什么都可以改变,可唯独改变不了的是乡情和乡音,你看,当墨客听到窗外春雨声至时,沉闷的心情急速变得妖冶起来了。

虞集祖籍四川,生于湖南,长于临川,宋时称临川为江南西路,以是,他常以江南为念,彼时,这北方夜雨让他想到了江南家乡的春天,面前不由得浮现出了小雨中暗香四溢的杏花。

一汀烟雨杏花寒。
墨客的思念是如此的热烈悠长,春天来了,年华老大的自己也该返回故乡了,暗夜里,这初至的春雨给他带来了美好的神往和希望,惊喜之情跃然纸上。

诗的前两句格调沉郁,是暗夜中的沉吟,第三句过度,承上启下,尾句清新通亮,令人面前一亮,来日可期,归期将近,这是一场及时的春雨,高楼听雨,心生暖意。

写在后面:

虞集,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师长西席,元代中期文坛盟主,著名学者、墨客,出身书喷鼻香世家,祖辈皆以文学有名,自幼聪慧,知书识礼的母亲是他的启蒙老师。

3岁既知读书,4岁随母亲学《论语》、《孟子》等名家文章,听过不忘,9岁通达儒家经典,14岁师从理学家吴澄,25岁入京,30岁被荐为儒学教授,从此入朝为官,声名远播。

如此的顺风顺水,虞集开挂似的人生,令多少学子称羡不已,可是,众人只看到了他光彩照人的一壁,却忽略了内心的惶恐和失落落,在其位谋其政,当“谏或不入”,则“归家悒悒不乐”,实在他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苦衷。

白居易诗曰:“大抵心安即是家。
”,华年不再,垂垂老矣,彼时的京城已经不能令贰心安,自然也就不是终极归宿,以是江南故乡就成了他的日思夜想,这首《听雨》,便是其彼时心境的真实写照,读来令人动容。

注:本文系刘玲子candy原创,回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欠妥联系删除,感激您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