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作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别称匡庐,历代的文人墨客对付庐山的追求,无外乎寻道求仙。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李白如是说。
然而纵不雅观描述庐山风景的传世之作,以水墨居多,偶有赋彩者,却难以描述出清新淡雅而又壮阔的景象。

吴湖帆 庐山瀑布图 西泠印社2019秋季15周年拍卖会

此《庐山瀑布图》造型工谨,笔墨精妙,意境清新,营造出一种婉约的词境,用笔设色娴静。
1958年,吴湖帆去庐山写生,并于当年为徐平羽创作出这幅《庐山瀑布图》。

吴湖帆 庐山瀑布图 局部

吴湖帆庐山瀑布图飞瀑青黛光 沓障凌苍苍

此幅作品为静风堂旧藏,徐平羽上款并题签条。
徐平羽原名王为雄(一说王元健),江苏高邮人。
曾为上海市公民委员会秘书长、南京博物院院长、上海市委宣扬部副部长兼文化局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该画为1958年所作,因徐平羽喜好其前作《庐山东南五老峰》,以是吴于1958年画给徐平羽的作品,在作品款识中亦有表示:戊戌之夏,平羽同道赏为可存,重图大概,异同不免耳。
因此无论在构图,还是用墨乃至色彩上与原作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图画中近处激流湍石,远景瀑布急流,周边树木交错,如雨后春笋。
用朱砂点出阁下杂树,极为能干。
全体画面布局疏密有致,使得格调清逸高雅。
对付景物的描述,看重明暗层次以及黑白、虚实比拟。
以布白表现云雾、瀑布、着眼于虚,但是虚中带实,前者缥缈,后者浩荡,互异其趣。

水墨皴擦成山石,加以石青石绿,正如“古苔苍石绿句栏”,色彩丰富而不失落憨实。
一改人们昔日对付庐山的印象“飞流直下三千尺”。

吴湖帆 庐山瀑布图 局部

我们所谓的山水画源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的超脱情愫,是蕴含着平淡天真的自然、自由之境的艺术,是人们借以抚慰人生、抚慰心灵的路子。
山水画的产生,紧张是中国的旧官僚阶层、亦即文人士大夫阶层厌倦世俗政治的骚动,依托自然追求心灵自由、开释出世思想的产物。
因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不单是山水画,即连表现文人乃至世俗意见意义的花鸟画,经科学、现实、成事在人、今胜于昔的审美标准衡量、核阅、彷佛在一韶光都失落去了存在的必要。

青绿山水壮盛于唐宋,以李思训、李昭道、赵伯驹、王希孟等为精彩代表。
特点为色彩浓丽,华贵残酷。
要想取得空想的艺术效果,除了须要造型技巧和笔墨线条的纯熟外,还必须具备博识的设色能力。
青绿山水所用颜料皆出自宝贵的天然矿石、植物等制成,光荣历经千年不变。

但因价格昂贵,故此画法仅仅盛行于皇宫贵族。
在文人画一统天下的时期,青绿山水险些变为了画中绝技,直至明清逐渐失落传。
20世纪30年代,以吴湖帆为代表的振兴青绿山水所做的探索,功不可没。
对付中国当代山水画色彩的探索创新中,吴湖帆作为传统一派画家,颇有功绩。
其山水先取法“四王”而后领悟南宗画法,并能改造古法为自己所用。
他自己也在《梅景画笈》中提到:“当今国粹陵替,异说纷陈,不有鼓吹,孰垂圭表标准?”表现出自己对付振兴传统青绿山水的任务。

吴湖帆 庐山瀑布图 局部

该作品作于1958年,吴湖帆在这一年里作品繁多,多为赠予他人之作。
2月,为徐伯清作《溪山秋晓》;春分节,为徐伯清作《墨竹图》;3月,为童月莲作《春山如笑》;春日,作《庐山小景》《阜溪之邍》,为王青之作《江山胜览》;暮春作《九江春色》;5月作《红五月》《石林奇境》《柳塘翠禽》;初夏,拟浙东阜溪上游之意,作《浙东小景》,为方幼安作《大龙湫》;长夏,作《庐山东南五老峰》;夏日,作《泉石苍松图》;6月,为纪林岳作《水佩风裳无数》扇面,《雨后春笋》;大暑,作《黄山翡翠池》;7月,作《东亭并蒂莲》;8月1日,为商笙伯90荣寿作《九芝呈瑞》;仲秋,作《湘梦沾襟》;9月,作《南天门》;冬至,为顾抱真作《冬红》。
从这一年所作作品来看,与当年的大跃进并无多少关联,却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作出如此多的精良作品,实难堪得。

在重视文人画的根本之上,写意逸笔,又不废院体画,周详工致。
墨法简练明洁,在继续传统根本的同时,自己的风格在作品中的表示日渐丰满。
这样的绘画风格,既为里手所称道,又被普通的字画爱好者所喜好,真正的做到了雅俗共赏。
这得力于其在字画创作中对付笔墨和形象的合理把握,精确的处理了“应物象形”与“骨法用笔”的关系。

此作作为吴湖帆得意之作,虽为徐平羽求作,与原作相似,但是仍旧能够看出其对庐山写生的深刻印象。
通过此作,我们仍旧可以看得出老一辈字画收藏家的心血,个中所蕴含的当时人们的生活以及他们的精神天下,该当是若何的脾气。

文章来源:《收藏家》202001期《飞瀑青黛光 沓障凌苍苍——吴湖帆<庐山瀑布图>赏析》

作者:张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