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
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
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
词风似父而成绩过之。
工于言情,其小令措辞清丽,感情深厚,尤负盛名。
表达情绪坦直。
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主要作家。
有《小山词》留世。

晏几道詞賞析

《蝶恋花》初撚霜纨生怅望。
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
昼寝醒来慵一饷,双纹翠簟铺寒浪。
雨罢苹风吹碧涨。
脉脉荷花,泪酡颜相向。
斜贴绿云月牙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賞析】此词情景交融、以景衬情,抒写了一位女郎昼寝醒后的闲愁。
词的上片借细节和衬景构成一幅和谐的闺中闲眠图,这一景境中融入闺中人独处空闺的闲愁;下片纯以花月状人,句句辞兼比兴,处处意存双关。
全词室内景物、户外景致交相照映,女主人公的容态与自然景致相得益彰,组成了一个十全十美的幽好意境。
起首一句塑造出一位幽怨绸缪的闺中女子形象。
她手执洁白的纨扇,无语凝思,痛惜怀想。
她大概是思念远方的情人,大概是伤惋青春的易逝。
此处暗用李白《折荷有赠》之"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的意境。
"撚"意为用手指轻轻搓转,表现执扇时痛惜无绪的情态,极为真切。
"初"、"生"二字,前后关联,暗示因节序变换,令闺中人顿生新的怅望之情。
空闺独守,本已寂寞难耐,偏又有"隔叶莺声",撩人意绪。
"似学秦娥唱"句把莺声比似学秦娥之唱。
扬雄《方言》:"娥,好也。
秦晋之间,凡好而轻者谓之娥。
"此言年轻貌美的女子,其歌声之美可知。
以莺声之欢畅,反衬民气之怅恨,命意与着笔确有蕴藉蕴藉之妙。
莺啼婉啭,是实处着笔;闺中索寞,则是虚处命意,运实于虚,终无一字点破。
"昼寝醒来"二句,深化闺中女郎百无聊赖的孤寂景况。
她昼寝醒后,好一下子还娇困无力,那铺床上的双纹翠席,尤如平展着清凉的细浪。
这两句点明睡醒,而由翠簟遐想起寒浪,又引出了下片的出户看花。
下片转写户外幽美的自然场景:夏雨初霁,垂垂的和风吹拂着新涨的碧水,那水中荷花,带着晶莹的雨珠,亭亭玉立,曳生姿。
"碧涨",是由上片的"寒浪"引出,"寒浪"是虚喻,"碧涨"是实写,前虚而后实,意脉不断,运意十分灵巧。
"脉脉"二句,更是真切入化之笔。
作者授予雨后荷花以人的风采和感情,它含情脉脉,泪珠脸,有情有思。
这个比喻中的荷花已跳出物象,"红相向"三字,似写朵朵红荷,曳相映,实写荷花带雨,向人脉脉欲语;人带泪珠,对之黯然神伤。
是花是人,迷离莫辨,已达到物与人交融、浑然合一的田地。
结拍二句,韶光由午后过渡到夜晚,写月牙初上的景象。
作者于依托明月遥寄相思的传统作法上,又自出新意,别开境界。
"绿云"明指夜空浮云,暗喻女郎乌发。
"月牙"傍云而上,尤如女郎愁眉,蹙于乌发之下。
月牙弯弯,犹似愁眉。
作者利用双关的委婉手腕,既借月夜之景,抒写怀人之情;又避开对形象作直露的绘形勾貌,而因此月牙状人之愁眉,通过景物的暗示性和象征性,使情与境谐,气氛浓重。
此词情景相生而又契合无间,设喻新巧而又隽永真切,具有独特的意境,充分表示了小晏词"词情婉丽"、"弯曲深婉"的特色。

晏几道詞解读賞析

《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
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賞析】起首三句:"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是说梦游江南,梦中始终找不到离去的"心上人"。
"行尽"二字,状梦境倏忽和求索之苦;求索之苦又反响思念之深,出于梦中的潜意识活动,深更可知。
"烟水路"三字写出江南景物特色,使梦境显得幽美。
高下句"江南"叠用,加蜜意感力量。
接着两句:"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这两句写得最精采,它表示梦中找不到"心上人"的"消魂"感情无处可说,已经够难熬痛苦;醒来寻思,更加"惆怅",更以为这"消魂"的误人。
"消魂"二字,也是前后重叠;但重叠中又用反跌机势,递进一层,比"江南"一词的重叠,更为弯曲,自然也就倍增绵邈。
这种以反跌为递进的句法,词中也不多见。
词之上片,写梦中无法寻觅到离人。
下片转写寄信事。
起三句:"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说的是写了信要寄无从寄出,寄了也得不到覆信。
相思之情,真到了无可填补、无可表达的地步了,那只好借音乐来排解。
结尾两句:"欲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用的乐器是秦筝。
古筝弦、柱十三,每根弦有柱支撑,"柱"旁边移动以调节音高,弦急则高,弦缓则低。
他借低音缓弦抒发伤别的情怀,移遍筝柱不免是"断肠"之声。
以"缓弦"、"移柱"来表达其"幽怀难写",可见以行动写生理,自有其妙处。
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称小晏亦是"古之伤心人",以是写出来的词,"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
这首词就有这种淡而有味,浅而有致的独特风格。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随意马虎。
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悲惨意。
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賞析】晏几道由于"不受世之轻重","遂陆沉下位,无效国之机缘,只好流连歌酒而自遣,成为古之伤心人。
"他的词作,大多工于言情,颇得后人称颂。
其词惆怅感伤的基调、超乎平凡的艺术技巧,具有永不消退的艺术魅力,即以此词而论,就颇能打动读者,给人以美的享受。
昔日欢情易逝,今日幽怀难抒,来日相逢无期,往来来往低徊,沉郁凄凉,都这首抒写离情别绪的怀旧词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开篇忆昔,写昔日醉别西楼,醒后却浑然不记。
这彷佛是追忆昔日某一幕详细的醉别,又象是泛指所有的前欢旧梦,实虚莫辨,笔意殊妙。
晏几道自作《小山词序》中说他自己的词,"所记悲欢、合离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
沈祖棻《宋词赏析》借此评这句词"极言当日情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不可复得","抚今追昔,浑如一梦,以是一概付之‘不记’",是善体言外之意的。
不过,这并不妨碍词人构思时头脑中有过详细的"醉别西楼"的回顾。
二、三句袭用其父晏殊《木兰花》"长于春梦多少很多多少时,散似秋云无觅处"词意。
两句用春梦、秋云作比喻,抒发聚散离合不常之感。
春梦旖旎温馨而虚幻短暂,秋云高洁明净而缥缈易逝,用它们来象征美好而不久长的情事,最为真切形象而动人遐想。
"聚散"偏义于"散",与上句"醉别"相应,再缀以"真随意马虎"三字,好景轻易便散的感慨便显得非常强烈。
这里的聚散之感,似紧张指爱情方面,但与此干系的生活情事,以至全体往昔繁华生活,也自然包括内。
上片末了两句,转写面前实境。
斜月已低至半窗,夜已经深了,由于追忆前尘,感叹聚散,却仍旧不能入睡,而床前的画屏却烛辉煌映下清闲沉着的展示着吴山的青翠之色。
这一句似闲本色,正是传达心境的妙笔。
心情不静、辗转难寐的人看来,那画屏上的景致彷佛显得特殊沉着清闲,这"闲"字正从反面透露了他的忧郁伤感。
过片三句承上"醉别"、"衣上酒痕",是西楼欢宴时留下的印迹:"诗里字",是筵席上题写的词章。
它们原是欢游生活的表征,只是如今旧侣已风骚云散,回视旧欢陈迹,翻引起无限悲惨意绪。
前面讲到"醒不记",这"衣上酒痕诗里字"却触发他对旧日欢快生活的影象。
至此,可知词人的聚散离合之感和中宵辗转不寐之来由何而生了。
结拍两句,化用杜牧《赠别》"烛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意,直承"悲惨意"而加以渲染。
人的悲惨,彷佛传染了红烛。
它虽然同情词人,却又自伤无计肃清其悲惨,只好寒寂的永夜里空自替人长洒同情之泪了。
小杜诗里的"烛炬",是人与物一体的,实际上便是多情女子的化身;小晏词中的"烛炬",却只是拟人化的物,有感情、有灵性的物,两者各具其妙。
此词为离去感忆之作,全词充满无可排解的惆怅和凄凉心绪。
作者用拟人化的手腕,从红烛无法留人、为惜别而堕泪,反响出自己别后的悲惨心境,构造新颖,词情绪人,很能代表小山词的风格。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曾照彩云归。
【賞析】这是一首感旧怀人的名篇,当为作者别后怀思歌女小蘋所作。
词之上片写"春恨",描述梦后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
下片写相思,追忆"初见"及"当时"的情形,表现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
全词怀人的月时,也抒发了人间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
上片起首两句,写午夜梦回,只见四周的楼台已闭门深锁;宿酒方醒,那重重的帘幕正低垂到地。
"梦后"、"酒醒"二句互文,写面前的实景,对偶极工,意境浑融。
"楼台",当是当年朋游欢宴之所,而今已人去楼空。
词人独处一室,寂静的阑夜,更感到格外的孤独与空虚。
企图借醉梦以躲避现实痛楚的人,最怕的是梦残酒醒,那时更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了。
这里的"梦"字,语意干系,既可能是真有所梦,重梦到当年听歌笑乐的情境,也可泛指悲欢离合的感慨。
起二句情景,非一时骤见而得之,而是词人经历过许多寂寞悲惨之夜,或残灯独对,或酽酒初醒,遇诸目中,忽于此时炼成此十二字,如入佛家的空寂之境,这种空寂,正是词民气坎天下的反响。
第三句转入追忆。
"春恨",因春天的逝去而产生的一种莫名的怅惘。
"去年"二字,点明这春恨的由来已非一朝一夕的了。
同样是这春残时节,同样恼人的情思又涌上心头。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写的是孤独的词人,久久地站立庭中,对着飘零的片片落英;又见双双燕子,霏微的春雨里轻快地飞去飞来。
"落花"、"微雨",本是极清美的景致,本词中,却象征着芳春过尽,伤逝之情油然而生。
燕子双飞,反衬愁人独立,因而引起了绵长的春恨,以至梦后酒醒时回顾起来,仍令人惆怅不已。
这种韵外之致,荡气回肠,令人乐不思蜀。
"落花"二句,妙手天成,构成一个凄艳绝伦的意境。
过片是全词枢纽。
"记得",那是比"去年"更为迢遥的回顾,是词人"梦"中所历,也是"春恨"的起因。
小蘋,歌女名,是《小山词。
自跋》中提到的"莲、鸿、蘋、云"中的一位。
小晏好以属意者的名字入词,小便是他笔下的一个天真烂漫、娇美可人的少女。
本词中特标出"初见"二字,用意尤深。
梦后酒醒,首先浮现脑海中的依然是小蘋初见时的形象,当时她"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
"她穿着薄罗衫子,上面绣有双重的"心"字。
此处的"两重心字",还暗示着两人一见钟情,日后心领神会。
小蘋也由于初见羞涩,爱慕之意欲诉无从,唯有借助琵琶美妙的乐声,通报胸中的情愫。
弹者脉脉含情,听者知音沉醉,与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赞许。
"琵琶"句,既写出小蘋乐技之高,也写出两情面感上的互换已大大深化,大概已经无语心许了。
结拍两句不再写两人的相会、幽欢,转而写别后的思忆。
词人只选择了这一特定情境:当时皎洁的明月映照下,小蘋,像一朵冉冉的彩云飘然归去。
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又,白居易《简简吟》:"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彩云,借以指俏丽而薄命的女子,其儒仍从《高唐赋》"旦为朝云"来,亦暗示小蘋歌妓的身分。
结两句因明月兴感,与首句"梦后"相应。
如今之明月,犹当时之明月,可是,如今的人事情怀,已大异于当时了。
梦后酒醒,明月依然,彩云安?空寂之中仍旧是苦恋,执着到了一种"痴"的田地。
这是晏几道的代表作。
内容上,它写的是小山词中最习见的题材——对过去欢快生活的追忆,并寓有"微痛纤悲"的出生之感;艺术上,它表现了小山词特有的深婉沉着的风格。
可以说,这首词代表了作者词的艺术上的最高造诣,堪称婉约词中的绝唱。

《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
罗裙喷鼻香露玉钗风。
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酒醒长恨锦屏空。
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賞析】此词系作者为思念一个自己曾经深爱过的女子而作,全词写情婉转而蕴藉。
作者正面写了与女子的初见与相逢,而对付两人关系更为靠近后的锦屏前相叙一节却未作正面表现,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梦中相寻一节也写得很空朦,蕴藉地暗示了多量的情绪内涵,把心中的哀愁抒写得极为深奥深厚婉曲。
上片叙写与女子初见及其后交往,通过描写穿着、刻画神态表现女子之美。
起首一句,写有一天女子同别的姑娘阶前斗草的时候,词人第一次瞥见了她。
斗草,据《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
又有斗百草之戏"。
而柳永《木兰花慢》清明词云"盈盈,斗草踏青",则春日亦有此游戏。
"穿针楼上曾逢",转眼又到了七夕。
七夕,女子楼上对着牛郎织女双星穿针,以为乞巧。
《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尝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
这种风尚就从汉代一贯流传下来。
这天晚上,穿针楼上,他又同她相逢了。
"罗裙喷鼻香露玉钗风"以下三句,是补叙两次见面时她的情态。
她的裙子沾满了花丛中的露水,玉钗头上迎风微颤。
她"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靓妆才罢,新画的眉间沁出了翠黛,她溘然看到了他,粉脸上不禁泛起了娇红。
以上既有泛写,又有细腻的刻画,一位天真俏丽的女子形象现在朝。
末句一"羞"字,已露情意。
过片"流水"一联说随着光阴的流逝,共同生活结束了,姑娘不知流落何方。
"春"也是象征他们的欢聚,可惜不能长久。
"行云终与谁同",用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见《高唐赋》)的典故,说她像传说中的神女那样,不知又飘向何处,寄托谁人了。
"酒醒长恨锦屏空",人是早已走了,再也不回来了。
可是,那情绪却一贯留了下来。
每当更阑酒醒的时候,总以为围屏是空荡荡的,他永久也找不回能够填满这空虚的那一段温暖了。
正由于她象行云流水,石沉年夜海,以是只好梦里相寻了。
"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春雨飞花中,他独个儿跋山涉水,到处探求那女子。
只管这是梦里,他仍旧希望能够找到她。
此处以梦境相寻表现了词人对自己深爱过的女子深奥深厚的爱恋和思念。
晏几道是一位没落的贵公子。
然而,他与绝大多数玩弄、侮辱女性、不把女性当人看的封建士大夫不同,许多作品中能以同情的、严明的态度塑造底层女子的形象。
此词便表现出词人不能自己的真情实感,故意无意地揭示出贰心中有一种对美好事物执着追求的崇高情操。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锺,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次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賞析】这首词是作者随处颂扬的名作,写词人与一个女子的久别相逢。
上片回顾当年佳会,用重笔渲染,见初会时情重;过片写别后思念,忆相逢实则盼相逢,相逢难再,结想成梦,见离去后情深;结尾写久别相逢,竟然将真疑梦,足见相逢时情厚。
通篇词情婉丽,读来沁人心脾。
晁补之夸奖小晏不蹈袭人语,风姿闲雅,自成一家,举出"舞低杨柳楼心月"一联,说"知此人必不生于三家村落中者。
"《侯鲭录》刘体仁《七颂堂词绎》中云:"‘更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叔厚云:"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此诗与词之分疆也。
"上片叙写当年欢聚之时,歌女殷勤劝酒,自己拚命痛饮,歌女杨柳环绕的高楼中翩翩起舞,摇动绘有桃花的团扇时缓缓而歌,直到月落风定,真是豪情欢畅,逸兴遄飞。
词中用词残酷多彩,如"彩袖"、"玉锺"、"醉颜红"、"杨柳楼"、"桃花扇"等。
但是,所有这统统又都是追忆往事,似实却虚,以是更有了一种如梦如幻的美感。
下片叙写久别相逢的惊喜之情。
"银釭"即是银灯:"剩",只管。
末二句从杜甫《羌村落》诗"更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两句脱化而出,但表达更为轻灵婉折。
这是由于晏几道作此词是承平之世,而久别相逢的工具亦是相爱的歌女,情形不同,则情致互异。
词中说,别离之后,回忆欢聚时情状,常是梦中相见,而今番真的相遇了,反倒疑是梦中。
情思委婉缠绵,辞句清空如话,而其妙处更于能用声音合营之美,造成一种迷离惝恍的梦境,有情文相生之妙。
这首词的艺术手腕是上片利用彩色字面,描摹当年欢聚情形,似实而却虚,当前一现,倏归乌有;下片抒写久别相思不期而遇的惊喜之情,似梦却真,利用声韵的合营,宛如一首乐曲,使听者也仿佛进入梦境。
全词不过五十几个字,而能造成两种境界,相互补充合营,或实或虚,既有彩色的残酷,又有声音的谐美,足见晏几道词艺之高妙。

《鹧鸪天》一醉醒来春又残,野棠梨雨泪阑干。
玉笙声里鸾空怨,罗幕喷鼻香中燕未还。
终易散,且长闲。
莫教离恨损朱颜。
谁堪共展鸳鸯锦,同过西楼此夜寒!【賞析】此词写离愁别恨,哀婉动人。
起二句,写的是昨夜里一番沉醉,目前酒醒,又是春残时候,只见野棠梨上的宿雨,宛如彷佛离人的悲泪一样纵横。
"一醉",写昨夜借酒以遣寂寞之怀:"春又残",本与醉醒之事全无干涉,词中把它们勾合一起,一谓酒醒之后,雨飘花落的情景,触眼生悲,词人骤然感到,春天真的过去了;再谓昔日的欢娱,如昨梦前尘,统统美好的情事全都消逝了。
如小晏词集自序云:"感光阴之易迁,叹境缘之无实"。
春残,以"野棠梨雨"表之,而带雨的棠梨又暗喻堕泪的人。
次句从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化出,然情景交融,自有一番摇民气魄之独特魅力。
三、四句写与情人别后的情景:悠扬的玉笙声里,孤鸾空自哀怨;罗幕中余馥郁,去燕犹未归来。
"鸾",谓孤鸾,失落偶的鸾鸟,这里当为词人自喻。
又古乐曲有《孤鸾》之曲,其声哀怨,故"鸾空怨"三字,语意干系。
"罗幕",指房中的帷幕。
燕子穿过高楼的重重帘幕,回到旧日巢中,常用来喻游子回归,而此词谓"燕未还",则指离去了的情人还未回来。
这两句写的是帘下百无聊赖地吹笙,惦记着远别的情人,心中充满了哀怨。
过片三句,拓开一笔,强自解慰,尤言:既已知道欢聚易散,不如暂且清闲中度日吧,莫让离愁别恨危害了青春美好的容颜。
这里故作妥协,用表面豁达的措辞来表现怨极而无可奈何的心境。
可是这古之伤心人呢?能真正觉悟的他还是要让那千万缕割不断的情丝去牵系着自己:"谁堪共展鸳鸯锦,同过西楼此夜寒!"这是一句彻骨情语。
"鸳鸯锦",指绣有鸳鸯图案的锦被,象征着男女的和合。
"西楼",是词人青年时欢会之地,小晏词中屡见。
春寒料峭,永夜漫漫,西楼怅卧,谁共晨夕?当初"共展鸳鸯锦"的美好光阴,已一去不复返了,所余下的只是永久的孤独和哀伤。
这首以长调章法入于小词,处处呼应。
"一醉醒来",已伏下"西楼此夜寒"一笔:"鸾空怨"、"燕未还",已伏下"谁堪共展鸳鸯锦"一笔。
这统统又都和词民气坎的觉得逐一对应。

《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喷鼻香。
天将离恨恼疏狂。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
征人归路许多长。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賞析】此词对作者昔日欢歌笑乐的回顾中,流露出他对落拓平生的无限感慨和微痛纤悲。
上片于室内的角度写离恨。
起首两句抒写离恨的无法排解。
"旧喷鼻香"是昔日与伊人欢快的遗泽,乃勾起"离恨"之根源,个中凝聚着无限往昔的欢快情事,自觉堪惜,"惜"字饱含着对旧情的深切留念。
而"醉拍春衫"则是产生"惜旧喷鼻香"情思的活动,由于"旧喷鼻香"是存留"春衫"上的。
句首用一"醉"字,可使人想见其纵恣情态,"醉",更随意马虎触动心怀郁积的情思。
次句乃因"惜旧喷鼻香"而激起的无可奈何之情。
"疏狂"二字是作者个性及生活情态的自我写照。
"疏"为阔略世事之意。
"狂"为作者生活情态的概括。
他的《阮郎归》曾说"殷勤理旧狂",可见"狂"他并非有时,而是生活中常有的表现。
"莫问逢春能几次,能歌能笑是多才"(《浣溪沙》),"彩袖殷勤捧玉锺,当年拼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鹧鸪天》),俱是其生活狂态的详细写照。
这句意谓以自己这个脾气疏狂的人却被离恨所烦恼而无法排解,而句首着一"天"字,使人以为他的无可奈何之情是无由开解的。
"年年"两句选取最常见的秋草、夕阳,陪衬思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思念之情。
路上秋草年年生,实写征人久久不归;日日楼中朝暮独坐,实写为离恨折磨之苦。
过片承"夕阳"而写云、水,将视野扩展,从云水渺茫、征人归路难寻中,突出相见无期。
此二句即景生情,以景喻情,道出了主人公于楼上怅望时的情思。
结拍两句是无可奈何的自慰,说话无多,然而读之使人更觉哀伤。
"莫向花笺费泪行"虽是断交之辞,却是情至之语,从中带出曩昔情事,当是曾向花笺多费泪行,如《西厢记》所说,把书信"修时和泪修,多管阁着笔尖儿未写早泪先流"。
既然离恨这般深重,非言辞所能申写,如果再"向花笺费泪行",那便是虚枉了。
小晏也曾一首《采桑子》中写道:"长情短恨难凭寄,白搭红笺。
"情意正同。
此二句意谓此际相思之情,绝非言语所能表达得出来的。
夏敬不雅观云:"叔原以朱紫暮子,落拓生平,华屋山邱,身亲经历,哀丝号竹,寓其微痛纤悲,宜其成绩又过于父。
"从此词中,可以见出以上论述之深透。
全词痛楚的往事追忆中流露出词人亲自经历的慨叹,意境深阔,动听至深,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

《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
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
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为花愁。
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奈朱颜不耐秋。
【賞析】此为采莲词。
全词不着重写莲花或采莲女子的外表美,而着重写采莲的环境美和采莲女的心灵美。
整首词兼具民歌的清新明净和文人词的隽雅蕴藉,别具情韵而又楚楚动人。
上片起首两句写一群女子为了采莲,永劫代地期待莲花盛开,莲花开了,她们便结伴去采;湖塘里长满浮萍,她们要上船,得先轻轻地把它拨开。
这两句写出了姑娘们莲开前的耐心等待、采莲前的细致动作。
"来时浦口随棹,采罢江边月河楼",则写她们的采莲过程、采莲环境。
夏天日间云雾少,句中的"云",当指晓云。
这两句写的是采莲人到了浦口,晓日初升,尚未消散的云气笼罩她们船棹周围;她们采莲休工回到江边,夜月已上,人家的楼台上已照满月光。
作者把这从早到晚地采莲劳动写得很幽美。
过片往后展示采莲女子心灵的美好。
她们爱惜莲花,为莲花的遭遇担忧。
或许她们采莲中,也从莲花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好花易谢当然常用来象征少女青春易逝、昙花一现。
她们爱惜莲花、关怀莲花,和爱惜自己的青春、关怀自己的命运密切干系。
"花不语,水空流",好花无语,流水无情,深情无法倾诉,好景不断流逝,人无可奈何,花也无可奈何,那就只有"年年拚得为花愁"了。
而最急迫的愁是"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奈朱颜不耐秋。
"怕万一西风聚然吹来,艳丽的莲把戏架不住,立时就陷于飘零、干瘪。
"朱颜"指花,用比拟写法进一步人花合一了。
此片细腻地写出采莲人多情易感的内心天下。

《鹧鸪天》斗鸭池南夜不归,酒阑纨扇有新诗。
云随碧玉歌声转,雪绕红琼舞袖回。
今感旧,欲沾衣。
可怜人似水东西。
转头满眼悲惨事,秋月东风岂得知!【賞析】此为感旧词。
作者词中通过今昔比拟,抒发了深奥深厚凄凉的伤时感逝情怀和出生之慨。
词的上片写当年斗鸡池边征歌逐舞、饮酒赋诗的盛况。
首两句写昼夜相继的游赏欢宴。
酒阑之后,兴犹未尽,还歌女的纨扇上题遍绮丽的新诗,可以想见词人的情意气。
这两句用淡墨浅染,略点宴乐,然后用浓墨重彩钩勒。
"云随"两句写的是天上的云,也像随着碧玉的歌声而飘转;红琼的舞袖回旋,仿佛裹着一身飞雪。
"碧玉"、"红琼",是歌儿舞女的代称。
本词中所指的或许是小晏最眷恋的小莲。
《小山词》中尚有一首《鹧鸪天》,特为小莲而作,亦有"云随绿水歌声转,雪绕红绡舞袖垂"之句,语意与本词相仿。
小晏写歌声高亢,不说"响遏行云",而是易"遏"为"随"为"转",授予歌声更大的传染力,可谓点铁成金;写舞态婆娑,如流风回雪,亦极生动形象。
活色生喷鼻香,酣歌畅舞,可知小晏此时之乐,自不免要纨扇题诗了。
晚世论者,尝举此联与大晏的"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比较,认为两联意同而小晏造语尤胜。
过片三句,点明词旨为怀旧。
词人追怀往事,不禁泪下沾衣。
最令人痛楚莫过于两人象各向东西分流的水那样,再也不能会合一起了。
可能此时小莲也石沉年夜海了。
词人发出了深奥深厚的嗟叹:"转头满眼悲惨事,秋月东风岂得知!"依旧是那皎洁的秋月,依旧是那温煦的东风,但那个人儿早已不面前了,连同她清越的歌声,连同她妙曼的舞态,所留下的只是满眼悲惨。
"秋月东风"四字,包涵了无限的哀思。
"岂得知"三字,是孤寂的词人绝望之语,属反诘用法。

《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
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
碧云天共楚宫遥。
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賞析】这首词记述的是词人一次春夜宴会上惊艳的情事。
起笔"小令"二句,写两人初逢的情境。
"尊前",点酒筵:"银灯",点夜晚:"玉箫",指筵席上侑酒的歌女,典出唐范摅《云溪友议》,韦皋与姜辅家侍婢玉箫有情,韦归,一别七年,玉箫遂绝食去世,后再世,为韦侍妾。
词中以玉箫指称,当意味着两人筵前目成心许。
华灯下清歌一曲,醉颊微酡,"娇娆"前着一"太"字,表露了词人倾慕之情。
接下来"歌中"二句,从"一曲"生出。
她幽美的歌声中痛饮至醉,谁又能感到遗恨啊!她唱完之后,余音耳,筵散归来,酒意依然未消。
"歌中醉倒"四字统摄全篇:表面看来,这是说一边听歌,一边举杯酣饮,不觉便酩酊大醉了;实际上是暗示自己被美妙的歌声陶醉,被美艳的歌者迷醉了。
一"醉"字,点明命意,情韵悠长,并提引下片写的春夜梦寻。
"醉倒",是心甘情愿的。
"谁能恨"即无人能恨,与柳永《凤栖梧》词"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终不悔",有异曲同工之妙。
词人醉得实是太深太沉了,以至宴会归来,仍酒意未消,而"未消"的不仅是酒意,更有见玉箫而产生的绵绵情意。
两句实中有虚,沉着深婉。
过片后,紧接写"归来"的情事。
小晏尚有《鹧鸪天》词云:"归来独卧逍遥夜,梦里相逢酩酊天",可作本词下片的概括。
"春悄悄,夜迢迢"意谓,春意悄悄地潜进了心中,春夜又是漫无际涯。
"悄悄"二字,写春夜的寂静,也暗示词人独处时的心境。
久不成寐,更觉春夜迢迢,与上片短暂的欢娱恰成强烈对照。
"碧云"句,以天设喻,慨叹由于人为的间阻,使两人不能互通心愫,侯门如海,要想重见就更是困难了。
一"遥"字,与《诗。
郑风。
东门之墠》"其室则迩,其人甚远"的"远"字用意略同,并不是说两人空间上相隔很远,而是说韶光上的长别的深意了。
"楚宫",楚王之宫,指代玉箫的住所,亦暗示女主人公"巫山神女"的身分。
这三句写宴罢归来的刻骨相思,婉妙动人。
"梦魂"二语,是全词中警策之语。
今夜里,词人的梦魂,迷蒙的夜色中,又踏着满地杨花,悄悄地走过谢桥,去重会意中人了。
"惯",即惯常之意。
"谢桥",谢外家的桥。
唐代有名妓谢秋娘。
词中以谢桥指女子所居之地。
张泌《寄人》诗:"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廓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晏词暗用诗意。
两句宕开一笔,意味更深,以缥缈迷离的梦境反衬歌酒相欢的现实,以梦魂的无拘无束反衬生活中的迢遥间阻。
末句"又"字,用意尤深,赴宴时踏杨花过谢桥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再来却是虚幻飘忽的梦魂了。
这一结能生能新,情韵佳绝。
据邵博《邵氏闻见后录》载,与小晏同时的学者程颐,每听到人诵"梦魂"两句时,必笑曰:"鬼语也!"意甚赏之。

《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賞析】此词吟咏词人客中闻杜鹃啼声而触发的感慨,抒写了浪迹外、有家难归的浩叹。
词之结尾两句用反跌之笔表弯曲之情,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起首两句写鹃啼的环境和时令。
翠微,青翠的山色,如何逊《仰赠从兄兴宁寘南》:"高山郁翠微";也用以指代青山,如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与客携壶上翠微"。
此处指青山,说靠着青山的十里楼台的阁下,春天百花盛开的深处,听见了杜鹃啼叫。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说杜鹃花间不断地叫着,好象对"行人"很有情绪,不惜"殷勤"相告,比诸黄莺的随意飞动,对人漠不关心,大不相同。
取次,犹随意,黄庭坚《次韵裴仲谋同年》:"烟沙篁竹江南岸,输与鸬鹚取次眠。
"也是用这个词来写鸟。
"行人"走春色残酷的幽美环境中,心情本来是会愉悦的,但由于离家作客,以是听了杜鹃叫声,不免会引起思念之情、作客之愁。
那么,词中所写的俏丽景致,又恰好为杜鹃叫声的动听作了反衬。
词的下片由写景转为抒怀,写"行人"闻鹃啼的生理变革。
过片后三句写明朗的春日,杜鹃偏又虚假它的叫声,"行人"从梦中惊醒,听到的还是声声的"不如归去"。
前面路上初闻鹃啼,感到"殷勤";听得太多,睡床上也被叫得不安,叫的又是一句人所做不到的话,那"行人"心中自然也就变得有点烦躁了。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不是自己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生活不能由自己主宰,有什么办法呢?这是烦躁中的思念,说是自言自语行,说是对杜鹃的回答也行。
这里表面上有埋怨鹃鸟无知、强聒难耐的意思,但归根到底,是对真正"作弄"人的生活遭遇的愤慨。
这片词,话说得比较直致,但内容还有弯曲,特殊是结句用反跌之笔表弯曲之情,深婉动听。

《南乡子》月牙又如眉。
长笛谁教月下吹?楼倚暮云初见雁,南飞。
漫道行人雁后归。
意欲梦佳期。
梦里关山路不知。
却待短书来破恨,应迟。
还是凉生玉枕时。
【賞析】此为怀人词。
作者词中以回环弯曲的构造、风骚蕴藉的情致,由月下吹笛而及南飞雁,由雁而思及行人,抒写了清秋时节的怅惘之情。
全词意境隽永,弯曲往来来往,既丽且庄。
上片前两句,写主人公倚楼时所见所感:薄暮后,又见如眉般的一弯月牙,又是为谁人持长笛,月下演奏哀音?首句写景,云月牙如眉,也便是说眉如月牙,隐有抒怀女主人公的形象。
薄暮月牙,常会勾动人的离思。
词中更着一"又"字,可知倚楼怀人已非一朝一夕了。
"谁教",犹言谁令、谁使,故作设问,是说无人欣赏,自己月下吹笛也是徒然的。
紧接"楼倚"三句,点明词旨为怀人。
主人公独倚高楼,暮云中第一回看到归雁正不住地向南飞去,心下自语:可不要说远行的人要比雁还迟归啊!三句暗用隋薛道衡《人日思归》诗:"人归落雁后,思发花前。
"前一"初"字,语意比上文"又"字跌深一层。
时节转换,秋雁南飞,更增对行人的思念。
唐赵嘏《长安秋望》诗句"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意境与之仿佛。
过片二句,写相思无望,唯有梦里相寻。
小晏词中,常写梦魂寻人之意:"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鹧鸪天》)、"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蝶恋花》,同是写梦寻,但又用意各别。
本词云"路不知",即是说连探求也不可能了,语更深切。
《文选》沈约《别范安成诗》:"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李善注:"《韩非子》曰:"六国时,张敏与高惠二人为友,每相思不能得见,敏便于梦中往寻,但行至半道,即迷不知路,遂回,如此者三。
‘"小晏此词,利用古人故事,但又自出新意。
入梦的描写与高下文领悟无垠,成为全词中有机的组成部分。
从而逼出末三句:再想等他的短信寄来,以慰离恨,恐怕也已太迟,由于又到了枕畔凉生的清秋时节!梦里难寻,唯有等音书寄来,可是书信又迟迟不至,闺中人的离恨就更无法排解了。
词中不言"长信"而曰"短书",个中已有难言之处,连这草草两三行的短信也没有,则游子的薄情可知。
古人惯用雁足传书故事,"待短书"与上片"初见雁"呼应。
末句表面上是说秋日到来,因而感到玉枕太凉了,实在是寒夜独居心之寒的另一种说法。
综上,此词上片写吹笛、见雁,下片写欲梦、待书。
吹笛而云"谁教月下吹,"意即枉吹;见雁而云"漫道行人雁后归,"意即空见。
欲梦中相逢,而梦中又不知道路;等待书信到来,书信又迟迟不到。
以上这统统,解释离恨无法排解,怅惘之情愈转愈深。

《生查子》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
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
未归来,寒食梨花谢。
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
【賞析】此为思妇词。
词中通过环境、景物描写来陪衬人物的感情,抒写了女主人公的相思怀人之情。
词之上片写少年出游,下片写闺思,以"牵系"二字提契全篇,抒怀重点末二句。
起首两句描述"金鞭美少年"的形象,这是女主人公思念的工具。
他那扬鞭跃马、威武俊美的英姿,大概便是他临走时所留给女主人公的末了印象。
三、四两句写少年走后,女主人公的感情和思绪始终牵系远出的丈夫身上:到了夜晚,绣被春寒,孤灯独眠,寂寞难耐。
"绣被春寒夜",是通过环境的渲染,来突出人物的孤寂。
过片两句写女主人公每天盼,月月盼,寒食节过去了,梨花开了又谢了,一次次地等待,始终没有等到丈夫的音信,随之而来的,只是一次次失落望!"寒食梨花谢",是通过节令和景物来暗示出韶光的流逝,表现她无限的怅惘。
结拍两句,写女主人公秋千架下背面痴痴地站着,她默默地承受着相思之苦,无处诉说,也不想对人诉说。
"背面"暗示出她难过,哭泣。
"秋千下"本是青年妇女嬉戏之处,选择这一场景可增强艺术效果。
李商隐诗及欧阳修词"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均是这种手腕。
所谓"无处说相思,"实则相思不必详细说出,只从结句具见相思之深切。
无怪乎"吕东菜极喜诵此词,以为有思致。
"

《生查子》长恨涉江遥,移近溪头住。
闲荡木兰舟,误入双鸳浦。
无端轻薄云,暗作帘纤雨。
翠袖不胜寒,欲向荷花语。
【賞析】此词以一个看似平凡的少女荡舟遇雨、娇不胜寒的故事,喻写了一幕爱情的悲剧,同时也寄托了一个不谙光滑油滑者生活坎坷、遭遇不幸的出生感慨。
全词意味深蕴,蕴藉婉转,手腕新颖,别具一格。
开篇两句起笔非凡,想像奇特。
"涉江",本《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远道"之意。
女主人公感到离江边路太远了,遂移家近溪头,以便涉江采芙蓉,而且溪水流入江中,也将会流到所思之处吧!慰情聊胜于无,两句堪称"痴绝"之语。
三、四句又起波澜,她摇荡着木兰船去采芙蓉,却不知不觉误入了双鸳浦。
"木兰舟",以喷鼻香木制成的船只,泛指佳美的小船。
芙蓉,即指荷花。
她荡舟缘溪而去,可是却来到触动她孤独情怀之地"双鸳浦"——鸳鸯成双为难刁难的水边。
这里妙一"误"字,竟因"双鸳"这样美好的字眼引起她的烦懑,正所谓"伤心人别有怀抱"。
过片二句借写泛舟时遇雨,语意双关,表达了女子被弃时繁芜的感情。
"无端",有料想不到之意。
那象浮云般轻薄的男子,竟然毫无情由地玩弄女子的感情,被侮辱被危害的女子却只能暗暗地忍受着无穷的痛楚。
那险些是绝望的哀伤、绵绵的遗恨,紧揪着人们的心。
"云"、"雨"之喻,本指男女间的欢合,而本词中,却显得如此凄冷凄凉。
这里用训斥、痛悔、爱怜几层含意,深刻地写出被弃女子的生理。
末两句承"帘纤雨",意谓她那软弱的衣裳怎抵挡寒风冷雨?只好向荷花诉说自己的幽恨。
"翠袖"句本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杜诗写一位绝代佳人幽居深谷,与草木相依,而"轻薄"的夫婿却另有新欢,把她摈弃,佳人贞洁自持,甘过清贫的生活。
本词写女子"不胜"风雨之寒,既点出她的懦弱无依的可悲处境,也暗示她的清操独守。
然而心灵上的创伤是无法肃清的,无人倾诉,只能悄悄地共荷花相语。
"荷花",与首句"涉江"遥相呼应,有回环往来来往之妙。

《清平乐》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
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賞析】此词写离去,然而所写景物却是碧涛春水、青青杨柳、晓莺啼鸣。
此乃以春天美好的景物写离去,并把枝枝叶叶都授予离情。
起笔"留人不住"四字,扼要地写出送者、行者双方不同的情态,一个曾诚意挽留,一个却去意已定。
"留"而"不住",故启末二句之怨思。
次句写分离前的饯行酒宴。
席间那个不忍别的送行女子,想必是吃不下去;而即将登舟上路的男子,却喝了个"醉"。
"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二句紧承"醉上兰舟去",写的是春晨江景,也是女子悬想情人一起上所经的风光。
江中是碧绿的春水,江上有宛啭的莺歌,是那样的宜人。
这景象彷佛正是轻别的行者轻松愉快的心境的象征。
而"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则遥应"留人不住"句,是兰舟既发后渡头空余的景物,也是女子主不雅观觉得中的景物,以是那垂柳"枝枝叶叶"俱含"离情"。
以上四句写景,十全十美,却包含两种不同情绪的象征。
结句写情,却溘然迁移转变,说出断交的话,寄语对方"此后锦书休寄",由于"画楼云雨无凭",犹言:我们青楼女子是靠不住的,你今后不必来信了,从此割断情绪联系吧。
实在这是负气之言,个中暗含难言之隐。
妓女社会地位低下,没有爱的权利,纵然有了爱慕的男子,也没有长聚不散之理。
彼此结欢之夕,纵使千般恩爱,嫡黄花,便"留人不住"了。
有感于此,以是干脆叫对方"此后锦书休寄"了。
话虽如此,倘不想得到"锦书",何以特殊提到?总之,结尾两句以怨写爱,抒写出因多情而生绝望、绝望恰表明不忍割舍之情的抵牾情怀。
周济《宋四家词选》评曰:"结语殊怨,然不忍割。
"此乃深透之语。

《木兰花》小莲未解论心素,狂似钿筝弦底柱。
脸边霞散酒初醒,眉上月残人欲去。
旧时家近章台住,尽日东风吹柳絮。
生憎繁杏绿阴时,正碍粉墙偷眼觑。
【賞析】此词是作者为自己所眷恋的能歌善舞、色艺双绝的歌女小莲而作。
词之上片写今霄幽会的欢娱,下片追忆当时初见的情景,而以一"狂"字贯穿始中,小莲的风采和作者的钟情都真切地表现出来。
上片起首两句,起笔非凡,真切地描写小莲天真稚子,还未懂得若何跟人细诉衷情,而她的狂放,却像钿筝中发出的热烈的乐音。
"狂",是作者最为欣赏的,他词中多次写道:"天将离恨恼疏狂"《鹧鸪天》、"尽有狂情斗春早"《泛清波摘遍》、"殷勤理旧狂"《阮郎归》,企图借这个"狂"字来发抒自己满腔的激情亲切和积忿。
而小莲也是"狂"的,她不直接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情愫,而借热烈而狂乱的筝声去表达出来。
"柱",即弦柱,可以想象到小莲急弦匆匆柱时着迷似的"狂"态。
"未解论心素",这是欲进先退的手腕,次句才写出小莲的真实形象。
她的真纯,她的柔情密意,她心中激烈的风暴,都凭着这"雁柱十三弦"传送出来。
上片歇拍,写小莲脸上的晕霞渐散,宿酒初醒;眉上的翠黛消残,人将归去。
"霞",指红晕、酒晕。
小莲借着一点醉意,弹筝时才狂态十足。
"月",语意双关,既谓眉上额间"麝月"的涂饰卸妆就寝时残褪,也表示良宵将尽,明月坠西。
两句实写欢会的情景,艳冶而优雅,没有一点儿庸俗低级的情调。
小莲天真烂熳,一片柔情,音容笑脸,仿佛可以呼之欲出。
下片追叙小莲的出生。
章台,街名,汉代长安章台之下。
《汉书。
张敞传》有"过走马章台街"之语,后世以之为歌楼妓院的代称。
小莲旧时的家靠近"章台"居住,这里暗示她的歌妓身分。
孟棨《本事诗》载,唐墨客韩翃有宠姬柳氏京中,韩寄诗曰:"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否?"后世墨客,常以"章台"与"柳"连用。
词中写东风吹絮,大概象征着小莲的飘零出生。
小晏《浣溪沙》词"行云飞絮共浮滑",当同此意。
末两句说,最可恨的是杏子成丛,绿阴满树,正妨碍她粉墙后边偷眼相窥呢!收处回顾当日相见留情时情景,她主动地去偷眼相觑,正表现了小莲不受拘束的"狂"态。
此词词旨风骚艳丽而无亵媟之失落。
词中突出地描述小莲的"狂"态,把一位天真烂漫而又妩媚风骚的少女形象生动地展现读者面前,使人得到美的艺术享受。

《木兰花》秋千院落重帘暮,彩笔闲来题绣户。
墙头丹杏雨余花,门外绿杨风后絮。
朝去信断知何处?应作襄王春梦去。
紫骝认得旧游踪,嘶过画桥东畔路。
【賞析】晏几道写情沉郁抑扬,除感情朴拙外,艺术表现上也别具一格,这便是:以婉曲的办法表情达意,只管即便避免尽情直泻。
此词充分表示了这一特点,是一首以深婉蕴藉见长的言情词。
上片前两句写旧地重游时似曾相识的情景。
这秋千院落、垂帘绣户之内,仿佛有一位佳人把笔题诗。
佳人是谁,词中未作交代。
然从过片"朝云"二字来看,可能是指莲、鸿、蘋、云中的一位。
"秋千院落",本是佳人游戏之处,如今不见佳人,唯见秋千,已有空寂之感;益之以"重帘暮"一词,暮色苍茫,帘幕重重,其幽邃阴暗可知。
这种环境中居住的佳人,孤寂无聊,何以解忧?"彩笔闲来题绣户"一句,作出了回答。
"彩笔",即五色笔,相传南朝梁代江淹,才思横溢,名章隽语,层出不穷,后梦中为郭璞索还彩笔,从此作品绝无佳者。
这位佳人闲来能以彩笔题诗,可见位才女。
"题绣户"者,当窗题诗耳。
一位佳人当窗题诗之美景,当系词人旧地重游所想见的,这位佳人已经不了。
上片歇拍两句,紧张写词人从表面所看到的景致,以及由此景致所触发的情思。
此时词人恍如从幻梦中醒来,面前只见一枝不安于室头,几树绿杨飘白絮。
俏丽的景致勾起美好的回顾,那红杏就象昔日佳人娇艳的容颜,经由风吹雨打已变得干瘪;那绿杨飘出的残絮又好似词人流落的行踪,幸喜又回到故枝。
这工致的一联,韵致缠绵,寄情深远,以面远景,写胸中情,意寓言外。
过片用楚襄王梦遇巫山神女的典故,表达对这位佳人的怀念。
据《小山词》自序云,莲、鸿、蘋、云四位歌妓,后来"俱流转于人间",石沉年夜海。
这里说佳人象朝云一样飞去,从此音信杳然,大概又去赴另一个人的约会。
事虽出于猜想,但却充满关怀之情,从中也透露了这位女子沉沦腐化风尘的。
惝恍迷离,昨梦前尘,尽呈眼底。
结拍词意陡转,从佳人写到自己。
然而似离仍合,虚中带实,形象更加幽美,感情更加深厚。
词人不说这位佳人的住处他很熟习,而偏偏以拟人化的手腕,托诸骏马。
这一比喻很符合词人作为贵家子弟的身分,可知词人确曾身骑骏马,来到这秋千深院,与玉楼绣户中人相会。
由于常来常往,连马儿也认得游踪了。
紫骝骄嘶,柳映画桥,意境极美,这是虚中写实,实中有虚。
清人沈谦说:"填词结句,或以动荡见奇,或以迷离称胜,著一实语,败矣。
康伯可‘正是销魂时候也,撩乱花飞’;晏叔原‘紫骝认得旧游踪,嘶过画桥东畔路’;秦少游‘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深得此法。
"《填词杂说》所说颇中肯綮。
此词以深婉蕴藉见胜。
黄蓼园《蓼园词选》剖析此词:"首二句别后,想其院宇深奥深厚,门阑紧闭。
接言墙内之人,如雨余之花;门生手踪,如风后之絮。
后段起二句言此后杳无音信,末二句言重经其地,马尚有情,况于人乎?"然而,这些意蕴,作者都未实说,而是为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賞析】此词借写弹筝来表现当筵演奏的歌妓心中的幽恨。
词的上片暗写湘灵鼓瑟的典故,点出"幽恨";下片并未详细展开写幽恨,只写弄筝的情态,而幽恨自见。
黄蓼园谓此词"末句意浓而韵远,妙能蕴藉"。
起笔一句先写弹奏。
筝称之为"哀筝",感情色彩极为明显。
"一弄",奏一曲。
曲为"湘江曲",内容亦当与舜及二妃一类悲剧故事有关,由此可见酒筵气氛和弹筝者的心情。
"写尽湘波绿",湘水以清澈著称,"绿"为湘水及其周围原野的色调。
但绿色彩分类上属冷色,则又暗示乐曲给予民气理上的感想熏染。
"写",指弹奏,而又不同于一样平常的"弹"或"奏";彷佛弹筝者的演奏,像文人的用笔,虽然没有文词,但却用筝声"写"出了动人的音乐形象。
上片歇拍两句,让人想到弹筝者幽恨甚深,非细弹不敷以尽情传达,而能将幽恨"细传",又足见其人有很高的技艺。
从"纤指"二句的语气看,词人对弹筝者所倾诉的幽恨是抱有同情的,而所传之幽恨即是双方所共有的。
词之上片,着重从演奏的内容情调方面写弹者。
下片转写弹者的情态。
"当筵秋水慢","秋水"代指清澈的眼波。
"慢",形容凝神,指筝女心神专注。
"玉柱斜飞雁",筝上一根根弦柱排列,犹如一排飞雁。
飞雁古诗词中,常与离愁别恨相连,同时湘江以南有著名的回雁峰。
因此,这里虽是说弦柱似斜飞之雁,但可以想见所奏的湘江曲亦当与飞雁有联系,写筝柱之形,实在末离开弹筝者所传的幽恨。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春山,指像山一样弯弯隆起的双眉,是承上文"秋水"而来的,用的是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西京杂记》的典故。
女子凝神细弹,表情一样平常应是从容沉静的,但随着乐曲进入断肠境界,筝女敛眉垂目,悲惨和悲哀的感情还是明显地流露了出来。
这首词以回荡飘忽的笔势,刻画一位哀艳动人的弹筝艺妓——小莲哀艳动人的形象。
全词以"哀筝一弄湘江曲"摹然开篇,又以"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骤然收笔,中间不平铺直叙而捉住最富有表现力的动作、神态来写,极具艺术传染力。

《玉楼春》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
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
谁知错管春残事,到处登临曾费泪。
此时金盏直须深,看尽落花能几醉!【賞析】起首一句气势非凡,笔力沉重,着一"又"字,言东风无情,实则人有情,烘衬出内心的愁怨之深,此意直贯全篇。
第二句的"艳粉娇红吹满地",正面描写落花,"粉"是"艳","红"是"娇",不仅描述了花的色彩,而且写出了花的艳丽娇冶如人。
着力写花的美,也就更反衬出"吹满地"的景象之惨,满目繁华,须臾即逝,使人触目惊心。
"吹"字暗接"东风",进一步写东风的无情。
上片歇拍两句,上句词意深厚,楼台高远,帘影层深,是怕见春残花落触动愁肠,虽然较之近不雅观增加了几分隐约朦胧,但花飞花谢仍旧依稀可见,"不遮愁"三字十分生动、真切。
景既不能遮断,愁自然油然而生。
下句语浅而情深,红稀绿暗的春残景致"还似"去年一样,"还似"二字,回应首句"又"字,申说花飞花谢的景象、春残春去的愁情,不是今年才有,而是年年如此,情意倍加深厚,语气愈益沉痛。
过片表面上自责"错管",实际上写有情,花落春去,人力无法挽回,惜春怜花,只能是徒然多事而已。
当初不能通达此理,每逢登临游春都为花落泪,现看来,都属多余的感情摧残浪费蹂躏。
表面上看似怨悔,实是感伤。
结拍"两句,化用崔敏童的"能向花前几次醉,十千沽酒莫辞频"(《宴城东庄》),转写今日此时,表面上自解自慰,说伤春惜花费泪无益,不如痛饮美酒,恣赏落花,语极旷达,实际上却极为沉痛,较之惋惜更深一层。
群花飞谢,还没有委埋泥土、坠随流水之前,"吹满地"的"艳粉娇红"还可供人怜惜,然而这种景象转瞬间即将消散无踪,又能够看到几次?更又能看得几时!"临轩一盏悲春酒,嫡池塘是绿阴"(韩偓《惜花》),"直须深"的连连呼唤中,蕴藏着无计留春、悲情难抑的痛楚,但这种感情却故以问语相诘,就显得十分宛转。
此二句明朗显豁,曳抑扬,有一唱三叹之妙。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
绿怀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凄凉,清歌莫断肠!【賞析】此词写于汴京,是重阳佳节宴饮之作。
词中感喟出生,自抒怀抱,虽写烦闷之情,但并无绝望之意。
全词写情波澜起伏,步步深化,由空灵而入厚重,音节从柔顺到悠扬,适应感情的变革,整着词的意境是凄凉凄冷的。
起首两句以写秋天景色起,点出地点是京城汴梁,时序是深秋,为下文的"趁重阳"作衬垫。
汉武帝长安建章宫建高二十丈的铜柱,上有铜人,掌托承露盘,以承武帝想饮以求永生的"玉露"。
承露金掌是帝王宫中的建筑物,词以"天边金掌"指代宋代汴京景物,选材突出,起笔峻峭。
但作者词风不求以峻峭胜,故第二句即接以闲淡的笔调。
白露为霜,天上的长条云彩中飞出排成一字的雁队,云影彷佛也随之延长了。
这两句意象敏妙,满怀凄凉,为全词奠定了秋气瑟瑟的基调。
三、四两句将客居心情与思乡之情交织来写,用笔细腻而蕴涵深厚,一方面赞颂故乡人情之美,表达出思乡心切的情怀,另一方面又赞颂了重阳交情之美,表达了对交情的珍惜。
过片从《离骚》中"纫秋兰以为佩"和杜牧"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化出的"兰佩紫,菊簪黄"两句,写出了人物之盛与衣饰之美,渲染了宴饮的盛况。
接下来一句,写词人仕宦连蹇,陆沉下位,感情低落,不得不委曲处世,难得放任心情,今日偶得自,于是不妨再理旧狂,乃至"殷勤"而"理",以不负朋侪的一片盛情。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说:"‘绿杯’二句,意已厚矣。
‘殷勤理旧狂’,五字三层意:狂者,所谓一肚皮不合时宜,发见于外者也。
狂已旧矣,而理之,而殷勤理之,其狂若有甚不得已者。
"试想,本是清狂耽饮的人,如今要唤起旧情酒兴,还得"殷勤"去"理"才行,此中的层层挫折,重重抵牾,必有不堪回顾、不易诉说之慨,感情的弯曲,自然把意境推向比前更为深厚的高度。
结尾两句:"欲将沉醉换凄凉,清歌莫断肠。
"由上面的归结,再来一个大的迁移转变,又引出很多层次。
词人想寻求解脱、忘怀,而他自己又明知这并不能换来真正的欢快,这是真正的悲哀。
《蕙风词话》又说:"‘欲将沉醉换凄凉’,是上句注脚;‘清歌莫断肠’仍含不尽之意。
"此乃中肯之语。
词之结句,竟体空灵,包含着万般无奈而聊作旷达的深奥深厚苦楚,极尽回旋弯曲、一咏三叹之妙。
"兰佩紫"二句,承上片"人情"句的蕴藉转为宽松:"殷勤"句随着内容的迅速浓缩,音节也迅速转向悠扬:"欲将"二句,感情越来越深奥深厚、弯曲,音节也越来越悠扬、激荡。
谭献评周邦彦《兰陵王》词的"斜阳冉冉春无极"句,说"微吟千百遍,当入三昧,出三昧。
"读晏几道这首词的末了三句,使人也有同样的觉得,由于它的意境、音节合营得极有韵味和传染力,妙处须细细体会。
纵不雅观全词,只管作者那种推诚相见的朴拙一如既往,但经历了许多风尘磨折之后,凄凉已压倒缠绵;虽然还有镂刻不灭的回顾,可是已经害怕回顾了。

《阮郎归》旧喷鼻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
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
衾凤冷,枕鸳孤。
愁肠侍酒舒。
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賞析】此词抒写的是居者思行者的情怀,但它同其他同类主题的作品比较,技巧上自有特色。
作者词中利用层层开剥的手腕,把人物面对的情绪抵牾逐步推上尖端,推向绝境,从而展示了人生当中不可解脱的一种深奥深厚的痛楚。
上片起首两句将物与人比照起来写,意谓往昔所用喷鼻香粉虽给人以残旧之感,但物仍故物,喷鼻香犹故喷鼻香,而拜别之人的感情,却经不起空间与韶光磨练,逐渐淡薄,今不如昔了。
上片歇拍两句,是上两句的补充和延伸,举出人不如物、今不如昔的事实,那便是行人春天初去时还有几行书信寄来,到了秋日,书信越来越稀少了。
上片四句,即物思人,感昔伤今,抒写了女主人公对行者薄情的满腔怨恨。
词的下片转而阐述女主人公夜间的愁思,抒写其处境的悲惨、相思的痛楚。
过片两句,写词中人的情绪体验,授予客不雅观的物象——衾与枕以女主人公清冷、孤寂的主不雅观情绪,将女主人公的内心感想熏染渲染得淋漓尽致。
这里写衾与枕而着眼于凤与鸳,还有其象征意义,是词中人因见衾、枕上绣的凤凰、鸳鸯而想到情侣的分离,以凤凰失落侣、鸳鸯成单,来暗示自己的处境已经物是人非、今是昨非了。
"愁肠"一句,是其人愁肠百结之际希冀酒醉中求得暂时的解脱,这是她可能找到的唯一消愁的办法。
但这里只说"待酒舒",未必真入醉乡,而酒也未必真能舒愁。
联系下两句看,其愁肠不仅未舒,更可能徒然加重相思之情和幽怨愁恨。
结拍两句,写一觉醒来时的空虚和惆怅。
既然人已成各,今已非昨,而又往事难忘,后会难期,那就只有入睡之际,寄希望于梦中与相思之人重温旧情了。
只管梦境幻而非真,虚而非实,梦回后反而会令人惘然若失落。
但梦里倘能相见,总也聊胜于无。
可是,最可悲的是,夜来空有相思,竟难成梦,连这一点少焉的虚幻的抚慰也得不到,就更令人难以为怀了。
这结拍两句是层层逼进的写法。
上句说已看穿了梦境的虚幻,彷佛有梦无梦都无所谓,绝望之情已跃然纸上,而下句一转,把词意又推进一层。
从下句再回过来看上句,才知上句是衬垫和加重下一句的,也可以说是未发先敛,欲擒故纵,从而形成跌宕,显示波澜。
这种写法,有一波三折、一唱三叹、荡气回肠之妙,将女主人公的一腔怨情抒写得撼民气魄,读来使人为之销魂。

《归田乐》试把花期数。
便早有、感春情绪。
看即梅花吐。
愿花更不谢,春且长住。
只恐花飞又春去。
花开还不语。
问此意、年年春还会否?绛唇青鬓,渐少花前侣。
对花又记得,旧曾游处。
门外垂杨未飘絮。
【賞析】此词抒写感春怀人之情。
全词以"花"为线索串起全词,以突出伤春之意。
词之上片数花期是盼春,看花吐、恐花飞是留春,下片言情,盼春留春是为怀念"花前侣"。
末三句回顾旧曾游处,亦是希冀春天来了能够再见"花前侣"。
起首两句不落俗套,用笔非凡,以盼春写伤春,前后抵牾,语便脱俗。
而一"试"字、"早"字,尤见深情。
"看即梅花吐"句,承上启下。
"看即",为随即义。
梅花是最早开的花、报春的花,如今已是含苞欲放了。
紧扣上句"便早有"三字。
愿花"三句,补足上文。
这几句的意思是:梅未开时,已希望它更不凋落,好让芳春长驻人间,怕只怕百花飘残,匆匆春又归去!过片后,紧承上片,语本欧阳修《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意。
等到花开时,它却缄默无语,试问个中的深意,年年的春天都能够理解吗?三句的言外之意是,如果春天能理解人们的心意的话,它就不会叫花儿凋落了,由于花着花落,春来春去,正是人们悲感的缘由。
年年如是伤春,年年的春天依然逝去,"不语"的是花,发出痴问的是词人,"此意",即上片愿花不谢、春长住之意。
句句深入,环环紧扣,两片融为一气。
"绛唇青鬓"二句,转而进入怀人的主题。
当日花前一起快乐地游春的侣伴如今安?《小山词自序》说:"追惟往昔过从饮酒之人,或垄木已长,或病数奇,考其篇中所记悲欢合离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但能掩卷怃然,感光阴之易逝,叹境缘之无实也。
""绛唇青鬓",形容年少,当指昔日同游的女子,即莲、鸿、蘋、云等人。
"渐少",意谓一年比一年少,与上文"年年"呼应。
两句跌深一层,道出词旨"对花"三句,收束全词。
可是看到花开,便记起旧日曾游之地,而那时,那门外袅娜的垂杨,还未曾扬花飘絮呢!"旧曾游处",即当时歌酒征逐之地:"门外垂杨",即作者《浣溪沙》词"户外绿杨春系马"处。
末三句追忆旧游,以当日赏春的欢快与目前孤独的悲感对照,解释花飞春去只是勾起伤感的表面缘故原由,而感旧怀人才是真意之所。
这首小词,以深厚的感情、浅近的措辞,把感春怀人的心绪娓娓道来,流美自然而又缠绵往来来往,情真意切,动听至深,令人为之低徊不已,堪称独具艺术魅力的纯情至情之作。
全词拗句甚多,喜用重字,具有飞扬灵动的音乐美。
整首词夷易深刻,秀韵天然,美不胜收。

《浣溪沙》仲春和风到碧城,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
妆镜巧眉偷叶样,歌楼妍曲借枝名。
晚秋霜霰莫无情。
【賞析】此为咏物词。
词中借咏和风小雨中盛极一时、风情万种的柳枝,塑造了虽青春年少、红极一时而终归要红颜老去、潦倒落拓的歌妓舞女形象,表达了词人对付被侮辱、被危害的风尘女子的同情和关注,同时也寄寓了作者自身深奥深厚的出生感慨。
全词借助形象上的比拟与遐想,将物与人的命运十全十美地交织一起,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上片借柳喻人,以风骚蕴藉、温馨旖旎的东风杨柳象征歌妓舞女年轻时的生活和形象。
起首一句点明季候。
"碧城"是丛丛柳树的形象化比喻。
此句从容自而又明快轻灵,给人以和煦的东风飘然而至的觉得,而"碧城"的字面又造成重翠叠碧的视觉印象,故虽平直叙起,却有光鲜的形象感。
次句"绿相迎"应上"到碧城",不仅画出了柳枝迎风飘拂、如有情相迎的动人意态,突出了和风的化煦浸染,也传出词人面对东风杨柳万千条的景象时欣喜的心情。
第三句"舞烟眠雨过清明"以概括之笔收结上片。
柳枝暮春的晴烟轻霭中飘舞,暮春的霏霏丝雨中安眠,梦一样平常温馨的环境中度过了清明三月天。
"舞"字、"眠"字,一写动态,一写静态,都能得柳枝之神理,前者见其春风得意,后者见其宁静安闲。
过片奥妙地以眉和柳叶将物与人联系起来。
美人对镜装扮,爱把双眉画成柳叶的形状,歌楼宴席上演唱的清歌也用柳枝作为曲名。
词人奥妙地借柳叶眉、《柳枝》曲的盛行来渲染柳枝的声名。
"偷"、"借"二字,把被"偷"、被"借"的柳放到备受歆羡的位置上,可谓爱崇之至。
结句点明主题,情深意切,希望霜霰莫打杨柳,实际上是说歌妓舞女到人老珠黄时备受摧残,寄托了词人对她们的同情。
总之,此词借柳喻人,寄托了作者对不幸女子的深切同情,给读者以心灵上的震荡。

《浣溪沙唱得红梅字字喷鼻香,柳枝桃叶尽深藏。
遏云声里送离觞。
才听便拚衣袖湿,欲歌先倚黛眉长。
曲终敲损燕钗梁。
【賞析】此为送别词。
作者词中利用新巧的艺术构思和奇特的艺术手腕,着力描写歌女唱曲的幽美动人,从侧面陪衬出悲离伤别的命意,虚实相生、情文并茂地表情达意。
上片写女方为送别而唱梅花曲词。
起首一句,着一"喷鼻香"字,极言其唱得既甜美又饱含感情。
由乐曲之名遐想到真正的梅花,又以红梅之喷鼻香比喻乐声,听觉与视觉、嗅觉交织起来,这便是诗论家所说的"通感"。
字字皆喷鼻香,声声俱美,可想见歌女此时情愫。
次句"柳枝桃叶尽深藏",反衬补足首句。
"柳枝",指《杨柳枝》曲。
古横吹曲有《折杨柳》。
后世翻此曲者,亦多写离去行旅之情。
"柳枝",亦歌女名,见李商隐《柳枝》诗序。
"桃叶",《古今乐寻》载,晋王献之爱妾名桃叶,缘于笃爱,献之临江相别时作歌曰:"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
但渡无所苦,我自欢迎汝。
"后收入乐府,名《桃叶歌》。
柳枝、桃叶,语意双关。
亦人名,亦歌名,又与首句"红梅"字面相应。
"尽深藏",是说其他歌女及所唱的曲子都远不及这位姑娘和她的"红梅"曲。
"遏云声里送离觞",于上片歇拍处小结。
"遏云",谓歌者音调高亢激越,使天上的行云为之而停滞。
《列子。
汤问》载,歌者秦青相送薛谭,"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送离觞"三字,点出歌筵送别。
过片二句,承"送离觞"从男女双方来写:男方才听便拚衣袖湿,感情切实其实无法掌握;女方欲歌先倚眉黛长,只管即便掌握自己的感情。
"拚",有甘心、不顾惜之意。
行人知道无法掌握自己的感情,那就索性让泪水流下来吧。
"倚",有依赖、凭仗之意。
女子巧画长眉,宜颦宜笑,若是画作"远山眉"时,就更勾起人的离愁别恨了。
"才听"二句,写出行人与歌者早已心意相通,故就更随意马虎被歌声传染。
结句敲损燕钗梁,暗用《世说新语。
豪迈》所载王仲处咏歌时以铁快意打唾壶,壶口尽缺之典故,一方面解释男方对女方所唱激赏,两情面觉得达了共鸣,另一方面钗梁断则暗示诀别,通过这一范例动作表达凄绝的感情。

《浣溪沙》日日双眉斗画长,行云飞絮共浮滑。
不将心嫁冶游郎。
溅酒滴残歌扇字,弄花熏得舞衣喷鼻香。
一春弹泪说悲惨。
【賞析】此词通过歌妓内心痛楚的真实描写,表达了对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危害的不幸女子的同情与怜惜。
全词以精美之词传达沉郁凄凉之情,貌似柔柔,而笔力沉重。
小晏词中,它是别具一格的作品。
词中先以浓墨重彩极言女子装饰之美、歌舞之乐,而末句却突作迁移转变,写女子内心的刚毅与悲惨,两相比拟,从巨大的反差中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完全形象。
起首一句,写歌女朱紫们哀求下,装扮打扮,争妍取怜,逐日细心心细地画着自己的一双长眉毛。
一"斗"字,已饱含酸楚。
次句更进一步描写:她象天上的行云那样轻浮,象纷飞的柳絮那样狂荡。
"行云",用《高唐赋》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意,暗喻歌妓的生涯。
"飞絮",旧诗词中常用杨花柳絮的飘流无定喻女子的命运和行踪。
"行云飞絮"四字,不独写歌女的举止情态,也暗示了她的身份。
"浮滑",也是表象而已。
杜甫《绝句漫兴》诗:"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随风逐水,不也象征着女子不由自主、随人摆布的可悲境遇吗?前两句极力写这位歌女的装饰和态度,强调她的"浮滑",是为了表现实在际生活与空想的抵牾——"不将心嫁冶游郎!"这才是歌女内心天下的真实写照。
她起誓不把自己的至心许给游荡的男子。
语自李商隐《无题》诗"不知身属冶游郎"化出,而其思想境界更高。
"身属",那是无可奈何的,大概是无法避免的,处社会底层的歌妓,被迫委身于那些玩弄女性的公子哥儿,可是,她的内心深处,还是有其不可陵犯的领地的,身可属而心不可嫁,冶游郎决不能得到自己真正的爱情。
"不将心嫁",字字千钧,斩钉截铁,向人们揭示出一个被压封建社会最底层的妇女纯洁、美好的心灵。
过片二句,描述歌女筵前伴人歌舞的情景:酣饮时溅出的美酒滴到歌扇上,使扇上的字迹都漫漶了;拈花弄草,把舞衣熏染得清香袅袅。
"溅酒",谓其纵饮狂荡:"弄花",写其娇美情态。
歌扇舞衣,乃表明女子身分之物。
两句字面艳冶,描述精工,次句从于良史《春山夜月》诗"掬水月手,弄花喷鼻香满衣"化出,而色彩更为秾丽。
这便是歌女的日常生活,也是"浮滑"二字的注脚。
她酒筵上不得不歌舞助欢,而其心里却充满了浓重的凄凉。
"一春弹泪说悲惨",意思是说:无人可诉,唯有暗中堕泪,独自悲惨,又辜负了美好的芳春,虚度了大好的年华。
至此,方点出词旨。
此词虽以歌妓的口吻写出,但也包含着作者出生悲苦的感慨。
晏几道原是贵家公子,曾经由着鲜衣美食、珠环翠绕的生活,但后来政治失落意,仕途坎坷,落魄不堪,然而他一贯保持着高尚的节操,耿介、傲岸,"不践诸贵之门","人面负之而不恨。
"晏氏这种穷愁潦倒的境遇及率真而洒脱的性情,与此词女主人公有相似之处。
因此,当他将自己的出生之感融入作品时,使人倍感真实而亲切。

《六么令》绿阴春尽,飞絮绕喷鼻香阁。
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
一寸狂心未说,已向横波觉。
画帘遮帀,新翻曲妙,暗许闲人带偷掐。
前度书多瘦语,意浅愁难答;昨夜诗有回文,韵险还慵押。
都待笙歌散了,记取留时霎。
不消红蜡。
闲云归后,月庭花旧栏角。
【賞析】此词极为细腻婉曲地写一位歌女和情人的约会,通过这样一个角度,展现女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寄寓了词人对付这位歌女神往真正的爱情而不可得的深切同情。
起首两句,点出时令季候和住所,又以柳絮飞舞环抱的比喻把歌女因有约会而产生的愉快、紧张的心情作了一番引人遐想的比拟。
"晚来"两句写她描眉装扮,学着宫中的远山眉样,精心描绘。
《赵飞燕外传》载,赵飞燕妹合德,为薄眉,号远山黛。
这是"女为悦己者容",翠眉是画给她的情人看的。
写眼睛的两句更为生动。
此时她扮装已毕,步出宴会厅前,"一寸狂心未说,已向横波觉"。
"狂心",是难以抑制的热切之心。
"已向横波觉","向"字、"觉"字,个中模糊有一个人,便是今晚她所要密约的人。
这人已席间,她一瞥见,就向他眼波传情,而被这个人察觉了,彼此心照不宣。
"画帘"三句谓歌女处于"画帘密帀"的环境中,没有追求个人爱情、幸福的自由,只能把感情寄托新翻的曲子里,希望有人把自己的曲子传出去。
下片言歌女所爱的人来信写得很蕴藉,而自己写得很浅露,难以给她复书;昨夜想写几句诗给他,又意气消沉,思想上很抵牾,只好作罢,既不要写信,也无须写诗,让彼此都记取过去那短暂的相聚情景:那是一个宁静的美好夜晚,庭院中开满鲜花,人们散去之后,玉轮还挂庭院的旧阑角上。
作者通过刻划歌女繁芜抵牾的心情,表达了对这位歌女神往真正的爱情而不可得的同情。
此词以朴拙的感情、新颖的构思、精美的措辞和生动的描述,对歌妓舞女的生活进行了深入开掘和细致表现,展现了她们繁芜而痛楚的内心天下,流露出对她们的同情与关怀,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

《河满子》绿绮琴中央事,齐纨扇上光阴。
五陵年少浑薄倖,轻如曲水飘喷鼻香。
一夜魂消梦峡,年年泪尽啼湘。
归雁行边远字,惊鸾舞处离肠。
蕙楼多少铅华,从来错倚红妆。
可羡邻姬十五,金钗早嫁王昌。
【賞析】此词塑造了歌妓沉沦腐化风尘的干瘪、悲苦形象,叙写了她们强颜欢笑中耗尽青春、耗尽生命的不幸出生,流露出作者对她们悲惨命运的深深关怀和同情。
上片起首两句通过绿绮琴、齐纨扇传达出女子的幽怨。
齐纨扇,指歌舞时所持的团扇,诗词中常用其象征烟尘女子红颜难驻,一旦干瘪,就犹如秋扇见捐一样平常遭摈弃。
篇首所言"琴中央事",正是女主人公对"齐纨扇上光阴"的太息。
三、四两句,指斥了那些薄倖年少。
五陵,本指汉代长安的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一带年夜富聚居之地,此处是借指。
"浑薄倖",形容那些贵游子弟,切实其实都是负心的无赖,他们轻薄浮浪,犹如水面浮花,倏尔远逝,这里也透露出知音难求、终生无靠的苦闷。
以下两句,利用典故,作出了概括。
"夜夜"句用宋玉《高唐赋》巫山神女事。
李商隐《无题》诗中有"神女生涯原是梦"之句,即由此而来,后来"神女"成为"青楼倡女"的同义语。
"年年"句,则用张华《博物志》"舜去世,二妃泪下,染竹即斑,妃去世为湘水神,故曰"湘妃竹"之事,借以写出歌妓内心的痛楚。
过片"归雁"句,写歌妓怅望长空,怀念远人,但见雁群排列成字,飞回南方,却收不到薄情郎的一鳞半爪。
"惊鸾"为自喻。
古时称妆镜为"鸾镜"。
刘敬叔《异苑》载:"罽宾王有鸾,三年不鸣。
夫人曰:"闻鸾见影则鸣‘,乃悬镜照之,中宵一奋而绝。
故后世称为鸾镜。
"这里说她揽镜自照,看到自己为相思所苦的干瘪边幅,十分惊忧。
继而又遐想起还有多少青楼女子,自恃丽质天成,引人爱慕,待到红颜老去,只能独处神伤。
铅华,本指搽脸之粉,此处借喻盛饰歌伎。
结拍两句笔锋忽转,化用崔颢《古意》诗意:"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自矜年最少,复倚婿为郎。
舞爱前溪绿,歌怜子夜长。
闲来斗百草,度日不成妆。
"着意渲染了邻姬早嫁朱紫、享尽荣华之可羡,以此作为衬托,使本词女主角沉沦腐化风尘的干瘪形象显得更为突出。
词之下片,以凄冷哀婉的笔调,叙写歌妓强颜欢笑中耗尽了美好的青春年华,一旦人老珠黄,就此潦倒沉沦腐化,孤寂与凄苦中走向生命的尽头,读来令人叹惋、哀伤。
此词艺术上颇具特色。
它不直接叙事、不该用口语,而是利用典故,把稳对称,如"魂消梦峡"与"泪尽啼湘";并且雕琢刻镂,辞采华美,如"绿绮琴中"与"齐纨扇上";还求蕴藉弯曲,化用古人诗意,如"邻姬十五"、"早嫁王昌",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长相思》长相思,长相思。
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
长相思,长相思。
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賞析】此词纯用民歌形式,高下片均以"长相思"迭起,上片言只有相见才得终了相思之情;下片言由于不得相见,相思之情无处诉说,以浅情人不能理解自己的心情反衬自己一往而情深。
词的上片,一气流出,情溢乎辞,不加润色。
"若问"两句,自问自答,痴人痴语。
要说"相见"是办理"相思"的唯一办法,这纯是痴语,痴心,可是,小晏却认负责真地把它说了出来,正是如黄庭坚《小山词序》所云"其痴亦自绝人"。
结句非同凡响,抒写了比相思不相见更大的悲哀。
"说似谁",犹言说与谁、向谁说。
纵使把相思之情说了出来,那浅情的人儿终是不能体会。
浅情是深情的对面,多情的小晏却总是碰到那样的人,可是,当那人交暂情浅,别后又杳无音信,辜负了自己的刻骨相思时,词人依然是一往情深,不疑不恨,只是独自伤心而已。
下片四句,以"浅情人"反衬小晏相思苦恋之情。
此词为作者词中别调,语极浅近,情极深厚,梗直中自饶婉曲之致,缠绵往来来往,姿态多变,回肠荡气,音节尤美。

《少年游》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
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今番同。
【賞析】此词抒离去怨情,上片分写云、水,以水虽离多而终能相逢、云虽无定犹能到梦中,为下片反衬作好铺垫。
过片总云、水言之而又能翻进一层,说人意薄于云水。
开篇先以双水分流设喻:"离多最是,东西流水。
"以流水喻诀别,其语本于传为卓文君被弃所作的《白头吟》:"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第三句却略反其意,说水分东西,终会再流到一处,即是说流水不敷喻两情的诀别,第一层比喻便自行取消。
于是再设一喻:"浅情终似,行云无定。
"用行云无凭喻对方一去杳无信息,似更停当妥善。
不虞下句又暗用楚王梦神女"朝为行云"之典,谓行云虽无凭准,还能入梦,将第二个比喻也予取消。
短短六句,语意翻复,有柔肠百折之感。
过片总云、水言之而又翻进一层,言人意薄于云水。
流水行云本为无情之物,可是它们或终能相逢,或犹到梦中,彷佛又并非一味无情。
苦于"佳会更难重"的人儿心目中,人情之薄远甚于云水。
翻无情为有情,原是为了更加突出人情之尴尬。
结拍三句直抒怀怀,语极沉痛:仔细回忆,过去最为伤心的时候,也不能与今番比较。
此三句是抒怀主人公内心天下刀切斧砍的表露和宣泄,感情极为深奥深厚、厚重,读来荡气回肠,一唱三叹。
近人夏敬不雅观评此词:"云水意相对,上分述而又总之,作法变幻。
"作者词中正是利用这种艺术手腕,造成回旋往来来往的词境,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

《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
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园时候望人归。
罗衣著破前喷鼻香,旧意谁教改?一春离恨

《采桑子》西楼月下当时见,泪粉偷匀。
歌罢还颦。
恨隔炉烟看未真。
别来楼外垂杨缕,几换青春。
倦客尘凡,长记楼中粉泪人。
【賞析】上片忆当年西楼月下初见,泪粉而偷匀,歌罢而还颦,细腻地描述出歌女的处境、神态和心情。
起首两句写一次夜间的宴集,词人月下与她相见——她正偷偷地抹干珠泪,重整铅华。
"泪粉偷匀",初次见面的印象是最深刻的,大概是终生不忘的,何况那是一位正堕泪的姑娘!"匀",谓匀粉,把脸上的粉搽匀。
"偷匀"二字,中含几许酸楚。
"歌罢还颦",她匀脸后还要连续唱歌,唱完了歌却又皱着眉头,郁郁不乐,那神态可惜隔着袅袅的炉烟,未能看得真切。
"看未真"三字,意味深长。
实在,淡薄的喷鼻香烟,不能阻隔人的视线,词人所"恨"的只是坐处与她隔开,未得亲近,尤其是无法知道她为什么堕泪悲哀。
上片着力"泪"字与"颦"字。
歌女的悲惨出生,痛楚心情,词人对她的同情和爱慕,都这里表达出来了。
如俞陛云所说的:"不过回顾从前,而好手写之,便觉当时凄怨之神,宛呈纸上。
"《宋词选释》下片写别后相思,楼外柳、楼中人对举,全从倦客写去。
过片两句,言自从分别过后,想那楼外垂杨,又该几度春天改换枝叶。
"垂杨",旧体诗词中,每每有着各种分外的象征意义。
古来有折杨柳赠别的习俗,因而见到杨柳便使人遐想到别离;杨花柳絮,飘飏无定,又使人遐想到出生的飘泊无依。
"几换青春",犹言过了几个春天。
欧阳修《朝中措》词:"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青春。
"青春,指春季,春季草木由枯而绿,故云青春。
词中说青春几次改换,语意双关,亦暗示人的年华渐老。
"倦客尘凡",犹言尘凡中之倦客,词人自谓。
上与"别来""几度青春"相应,飘零岁久,故云"倦客";下连"长记楼中粉泪人"。
"尘凡"对照"楼中","倦客"对照"粉泪人"。
"楼中粉泪人",篇首所写初见时歌女形象,至此特再大书一笔,不但词的作法上做到首尾相应,思想感情上也因此初见时她的"泪粉偷匀"的情景最撼动人心,因而别来长记不忘。
至此,作者对这一歌女的形象作了生动、准确的概括,女主人公的艺术形象呼之欲出。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当窗滴。
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賞析】此词就"寄书"二字发挥,写以泪研墨,泪滴红笺,情愈悲而泪愈多,竟至笺上的红字褪尽。
用夸年夜的手腕表情达意,写出感情发展的进程,是此词艺术上的突出特点。
起首两句,写女主人公因悲秋而怀远,既点明季候、环境,又点染陪衬主题。
一"晚"字,暗示别离之久,"千里",点明相隔之远。
两句交代了韶光和空间,给下文留了铺展的余地。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两句是客:"何处寄书得"一句是主。
鸿雁,随着天涯的浮云,自北向南飞去。
闺中人遥望渺渺长空,愿望归鸿带来游子的音信。
"过尽",已极写其失落望之意了,由于"无信",便不知游子而今所,自己纵欲寄书也无从寄与。
过片词意陡转:弹洒不尽的那两行珠泪,还当窗滴下来,并滴进了砚台中,就用它来研磨喷鼻香墨。
下片出人意表,另开思路。
正因无处寄书,更增悲感而弹泪,泪弹不尽,而临窗滴下,有砚承泪,遂以研墨作书。
故而虽为迁移转变,却也顺理成章了。
明知书不得寄,仍是要写,一片痴情,惘惘不甘,用意尤其深厚。
语本孟郊《归信吟》"泪墨洒为书"一句,而情真意足,写出小儿女的情态,巧而不纤,较诸"和泪濡墨"的套语自有深浅真伪之别。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收语写闺人此时作书,纯是自我遣怀,她把自己全部的内心实质力量投进个中,感情也升华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对此,陈匪石《宋词举》有一段极为透辟的剖析:"‘渐’字极宛转,却激切。
‘写到别来、此情深处’,墨中纸上,情与泪粘合为一,不辨何者为泪,何者为情。
故不谓笺色之红因泪而淡,却谓红笺之色因情深而无。
"无论是泪、墨、红笺,都融进闺人的深情之中,物与情已十全十美。
这首词与小晏惯常的"情溢词外,未能意蕴个中"这一风格不同。
全词用笔甚曲,下字甚丽,宛转入微,味深意厚,堪称小晏词中别出心裁的异调。

《留春令》画屏天畔,梦回践约,十洲云水。
手撚红笺寄人书,写无限伤春事。
别浦高楼曾漫倚。
对江南千里。
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
【賞析】这首词写一个女子伤春怀人的情思。
杨慎《词品》中说,晏几道此词全用晁元忠诗:"安得龙湖潮,驾回安河水,水从楼前来,中有美人泪。
人生高唐不雅观,有情何能己!"词的上片说梦中追寻到天边,到了人迹罕至的海上十洲,醒来把无限的情思都写到了信中。
起首三句,想象奇特而瑰丽,落笔颇为不俗:近咫尺的屏风,迷离中居然算作像天般迢遥。
一实一虚,一近一远,通过这强烈的比拟,表达了对情人远别的怀思。
"十洲",是神仙所居、人迹罕至之地。
托名为汉东方朔撰的《十洲记》载,八方大海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
词中例以美人为仙,美人所居为瑶池,暗指所思念的人的住所。
十洲是仙灵境界,凡人无法到达,只有梦中才能前往。
梦醒后,看到屏风上画着的山山水水,犹疑是梦中所历,更写出梦境的虚幻和醒后的怅惘,真是妙有远神,令人掩抑低徊不已。
歇拍两句写词人手执着写有无限伤春心事的红笺准备寄给美人书信,此二句把寄人的红笺与十洲的残梦联系起来,创造出情景交融的境界,表现了词人苦恋的情怀,具有很强的艺术传染力。
下片是对往事的回顾,写抒怀主人公曾无聊地独倚高楼——正两人分别的水边,面对着辽阔的千里江南之地。
这里所写的不是当年相聚的欢娱,而是别后的思念,脱出词家惯常用的高下片比拟的手腕,感情便越觉沉厚。
结拍两句,进一步写倚楼时的怀思。
此处着意"分流"二字。
古乐府《白头吟》:"蝶躞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以水东西分流,喻人们一别之后不再相见。
人倚高楼,念远之泪却滴向楼下分流的水中,将离愁别绪与怀人立情抒写得深婉弯曲而又缠绵悱恻,具有动听至深的艺术力量。

《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
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
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
阑干倚尽犹慵去,几度薄暮雨。
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阴深驻。
落花犹,喷鼻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賞析】此为冶游之作。
全词以蕴藉有致的笔触,从面远景物咏起,逐渐勾起回顾,抒写了故地重游中的恋旧情怀。
上片写景。
起首四句,是北楼南望中的景致和意想。
正因鸟瞰,才能看得那样远,看得见成行的柳树和别的花树,看得见花絮红白相间织成的残酷"娇云",看得见漫天飞絮。
这里,"雪满游春路"是由柳树"饶絮"而生的奇想,同时又点出"晚春"二字。
至于"树底人家朱户",当是从"树头"的空隙间隐约见之,它是掩映一片艳花娇云之中的,把一种迫切的寻寻觅觅的情态表现得非常真切。
过片由景及情,写出了词中人不忍离的情态和生理。
"晚春"两句写不忍拜别的缘故原由。
"盘马"显然不是今日之事,"晚春"也不是面前这个晚春,而"绿阴"、"青苔"的所,必定是"街南绿树"底下的那某个"人家"。
要之,这里是词中人昔游之地。
对景枨触如此,必有值得永久纪念的分外情事。
于是,结拍"落花犹,喷鼻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点明词旨。
较之"桃花依旧笑东风"之句,尤觉有花落人去之苦。
词中人只于北楼闲望,原来他已经访过未曾涌现的伊人了,她那里断无,惟"喷鼻香屏空掩"而已。
此词与唐朝墨客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的意境——"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两首作品艺术表现上的差异,读者诸君也自会有一番感悟。

《更漏子》柳丝长,桃叶小。
深院断无人到。
红日淡,绿烟晴。
流莺三两声。
雪喷鼻香浓,檀晕少。
枕上卧枝花好。
春思重,晓妆迟。
寻思残梦时。
【賞析】上片以轻倩妍秀的笔触,描写室外美好的春景。
起首三句描述柳丝长长、桃叶细嫩、深院空寂的景致,陪衬春日寂静的气氛。
"无人到"上加一"断"字,便有怨意,为结处写情作了铺垫。
歇拍三句写院中的景物:淡淡的红日照进院子里,浓绿的树丛笼罩着漠漠轻烟,传来了流莺三两声鸣啭。
一"淡"字,写出春天初阳的特色。
空中水气弥漫,故太阳淡而无光。
绿烟,指草木间的烟霭。
末句以莺声反衬深院的寂静。
过片三句,转写室内的情景:闺中人洁白的肌肤透出了浓喷鼻香,脸上浅赤色的娇晕也消褪了,那绣枕头上、低压着枝梢的花儿十分美好。
雪,喻女子莹白的肌肤;檀晕,浅赤色的妆晕。
上两句暗示闺人一夜独眠,辗转不寐,故妆残晕少。
"枕上"句,隐喻闺人之美,故见枕上花枝而益增枨触。
三句语浅情深,蕴藉蕴藉,深婉弯曲,颇为耐人寻味。
结拍三句,春思,犹言春情、春愁,指闺人春日的情思。
"晓妆"句,意与温庭筠《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