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喜好书法的明星不少,比如孙俪、刘涛、张铁林等等,但是徐静蕾是公认的娱乐圈书法第一人。
老徐的字写得干净利落,字如其人,落笔大胆,构造险中求正,浓墨重彩,不拘一格,自由清闲。

徐静蕾是个才女,既当演员,又做导演,琴棋字画样样精通。

图1

大多数明星学习书法都是半路出家或是赶时髦凑热闹,谈不上功底,更谈不上章法,这些人充其量是在写规范字,根本谈不上书法。
老徐则不同,对付书法,她是有”童女功“的。

徐静蕾书法温柔背后的倔强与脆弱

1974年4月,徐静蕾出生在北京,六岁时,父亲徐子健让徐静蕾学书法、背古诗、念古文、读四大名著,每天都有定量任务。
在“虎爸”的逼迫下,徐静蕾书法得过全国奖,因此保送上了当时北京朝阳区最好的中学80中。
徐静蕾幼年即小有名气。

图2

图3

图4

徐静蕾硬笔书法很清纯,又带有一点青涩,但是很有力度,看上去很倔强,非常适宜学生的个性,被称为“学霸体”,2007年4月27日下午,曾被称为影视四小花旦之一的徐静蕾,发布了一款自己书写的个性化字体,此字体由方正字库花费数百万元收录,被命名为“方正静蕾简体”,深受大众喜好。
让很多书法大家倾慕妒忌恨。

图5

图6

徐静蕾自小也是临过帖的,初学颜真卿,再学王羲之,其临摹《兰亭序》习作还是很见功底。
后来学习周慧珺,形式上一味地作欹侧处理,周慧珺是当代学习米芾比较成功的一位。
但老徐学到的是周字米字的形态,可米体的内在精神、那种筋骨劲健与肉感妍美兼具的气度骨力、风神姿态,却在马首是瞻中给悄然流放了,显出浅、浮、俗之状,缺少美感。
老徐学米或学周是失落败的。

图7

周慧珺,1939年生人,浙江镇海人,历任中书协副主席、顾问等职,作为女书法家,她是当代书法界学米芾的扛把子,笔力激峻,横扫千军。
自古以来,学米南宫的人相继而来,可在当代,像周这般把米字特点发挥到如此极致的,亦唯周一人而已矣。
她以米芾帖学起身,最大程度上领会到了米南宫结体特色的欹侧,中年往后学碑,从魏碑中汲取到了方、正、平、直的履历。
意在填补帖体由圆笔为主带来的“媚雅”之弊,转入刚健雄强一起,形成“帖形碑质”的书风,自成一家,或称“周体”。

1974年34岁时,周慧珺出版的行书字帖《鲁迅诗歌选》,更是征象级的字帖,创下超100万册印数的空前记录,这在当时可是爆款,陶熔鼓铸书法爱好者无数,粉丝无数。

图8 周慧珺书法

图9 周慧珺书法

米芾用笔,核心要诀在于:“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这四句话。
很多人学习米芾,最大毛病便是随意马虎涌现俗、怪、枯、直四字。

徐静蕾的行书取法了宋代书法家米芾字的“势”,书写的节奏非常有跳跃性,字体张力坚挺,但是整体觉得格调不足高古。

图10

图11

从专业的眼力来看,徐静蕾的书法还有很多不敷。
其笔法相对大略,构造显生硬,一味用强,刚则刚矣,但少了许多柔美,临帖功力不敷,有一点江湖气,网友乃至直接称其为“江湖徐”,这是她书法薄弱的一壁,同时还存在以下硬伤。

1:简体和繁体混用(图11),这是书法作品创作中的大忌。

2:书法作品中常常涌现错字别字(图3,图10)。

3:作品花销,用印多且乱(图12,图13)。

图12

图13

在烦躁的娱乐圈里,能静下心来写字,已经很难能名贵了,或许我们不该用苛刻的哀求去衡量老徐书法,作为一个书法业余爱好者,老徐已经做的很不错了,当然,如果能战胜以上硬伤,再临摹一些米芾原帖,或者融入一些赵孟頫的柔美,做到方而不割,老徐书法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