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译译本:

3.44 北方第三列山系之首座山,叫做太行山。
太行山的首端叫归山,山上出产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出产碧玉。
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羚羊却有四只角,长着马一样的尾巴和鸡一样的爪子,名称是[马军](hún),长于旋转起舞,它发出的叫声便是自身名称的读音。
山中还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样平常的喜鹊,长着白身子、红尾巴、六只脚,名称是䴅(bēn),这种䴅鸟十分惊觉,它发出的叫声便是自身名称的读音。

【䮝】即 马鹿

【䴅】即 白喉红尾鸲

3.45 又东北二百里,曰龙侯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决决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个中多人鱼,其状如䱱鱼,四足,其音如婴儿,食之无痴疾。

山海经北山经异域奇兽古今比较整理北次三经篇

通译译本:

3.45 再往东北二百里,是座龙侯山,不成长花草树木,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
决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
水中有很多人鱼,形状像一样平常的䱱(tí)鱼,长有四只脚,发出的声音像婴儿哭啼,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得疯癫病。

【人鱼】即 大鲵,或儒艮

大鲵

儒艮

沙中有一妇人,红裳双袒,髻鬟乱肘,微有红鬣,查命水工以篙担水中,勿令伤妇人,得水偃仰,复身望查,拜手感舞而没。
水工曰:『某在海上,未省此何物?』查曰:『此人鱼也!
』——《天中记.卷五六》引《徂异记》

《梅园鱼谱》

3.46 又东北二百里,曰马成之山,其上多文石,其阴多金玉。
有兽焉,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其名曰天马,其鸣自詨,有鸟焉,其状如乌,首白而身青、足黄,是名曰鶌鶋。
其名自詨,食之不饥,可以已寓。

通译译本:

3.46 再往东北二百里,是座马成山,山上多出产有纹理的美石,山北阴面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
山里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白狗却长着黑脑袋,一瞥见人就腾空飞起,名称是天马,它的叫声便是自身名称的读音。
山里还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样平常的乌鸦,却长着白色的脑袋和青色的身子、黄色的足爪,名称是鶌鶋,它的叫声便是自身名称的读音,吃了它的肉使人不觉得饥饿,还可以医治老年健忘症。

【天马】

【鶌鶋】即 灰斑鸠,或 白头翁,或 黑翅鸢

灰斑鸠

白头翁

黑翅鸢

《鶌鶋图》

3.47 又东北七十里,曰咸山,其上有玉,其下多铜,是多松柏,草多茈草。
条菅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长泽。
个中多器酸,三岁一成,食之已疠。

通译译本:

3.47 再往东北七十里,是座咸山,山上盛产玉石,山下盛产铜,这里到处是松树和柏树,在所成长的草中以紫草最多。
条菅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南流入长泽。
水中多出产器酸,这种器酸三年才能收成一次,吃了它就能治愈人的麻疯病。

3.48 又东北二百里,曰天池之山,其上无草木,多文石。
有兽焉,其状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飞,其名曰飞鼠。
渑水出焉,潜于其下,个中多黄垩。

通译译本:

3.48 再往东北二百里,是座天池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带有花纹的美石。
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一样平常的兔子却长着老鼠的头,借助它背上的毛翱翔,名称是飞鼠。
渑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潜流到山下,水中有很多黄色垩土。

【飞鼠】即 鼯鼠(飞鼠)

3.49 又东三百里,曰阳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铜。
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尾,其颈肾,其状如句瞿,其名曰领胡,其鸣自詨,食之已狂。
有鸟焉,其状如赤雉,而五采以文,是自为牝牡,名曰象蛇,其名自詨。
留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
个中有䱤父之鱼,其状如鲋鱼,鱼首而彘身,食之已呕。

通译译本:

3.49 再往东三百里,是座阳山,山上有丰富的玉石,山下有丰富的金铜。
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牛而长着红尾巴,脖子上有赘瘤,像斗的形状,名称是领胡,它发出的叫声便是自身名称的读音,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愈癫狂症。
山中还有一种禽鸟,形状像雌性野鸡,而羽毛上有五彩斑斓的花纹,这种鸟一身兼有雄雌二种性器官,名称是象蛇,它发出的叫声便是自身名称的读音。
留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黄河。
水中成长着䱤(xiàn)父鱼,形状像一样平常的鲫鱼,长着鱼的头而猪的身子,人吃了它的肉可以治愈呕吐。

【领胡】即 瘤牛

【象蛇】即长尾雉

【䱤父之鱼】即 鳡鱼

䱤父鱼

3.50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贲闻之山,其上多苍玉,其下多黄垩,多涅石。

通译译本:

3.50 再往东三百五十里,是座贲闻山,山上盛产苍玉,山下盛产黄色垩土,也有许多涅石。
再往北一百里,是座王屋山,这里到处是石头。
㶌(lián)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北流入泰泽。

3.51 又北百里,曰王屋之山,是多石。
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泰泽。

通译译本:

3.51 再往北一百里,是座王屋山,这里到处是石头。
㶌(lián)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北流入泰泽。

3.52 又东北三百里,曰教山,其上多玉而无石。
教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是水冬干而夏流,实惟干河。
个中有两山。
是山也,广员三百步,其名曰发丸之山,其上有金玉。

通译译本:

3.52 再往东北三百里,是座教山,山上有丰富的玉石而没有石头。
教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流入黄河,这条河水到了冬季干枯而在夏季流水,确实可说是干河。
教水的河道中有两座小山,周遭各三百步,名称是发丸山,小山上蕴藏着金属矿物和玉石。

3.53 又南三百里,曰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北望少泽。
其上多草、藷藇,其草多秦椒,其阴多赭,其阳多玉。
有鸟焉,其状如蛇,而四翼、六目、六足,名曰酸与,其鸣自詨,见则其邑有恐。

通译译本:

3.53 再往南三百里,是座景山,在山上向南可以看见盐贩泽,向北可以看见少泽。
山上成长着茂密的丛草、薯蓣(yù),这里的草以秦椒最多,山北阴面多出产赭石,山南阳面多出产玉石。
山里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样平常的蛇,却长有四只翅膀、六只眼睛、三只脚,名称是酸与,它发出的叫声便是自身名称的读音,在哪个地方涌现那里就会发生使人惊骇的事情。

【酸与】即白颈长尾雉

3.54 又东南三百二十里,曰孟门之山,其上多苍玉,多金,其下多黄垩,多涅石。

通译译本:

3.54 再往东南三百二十里,是座孟门山,山上蕴藏有丰富的苍玉,还盛产金属矿物,山下到处是黄色垩土,还有许多涅石。

3.55 又东南三百二十里,曰平山。
平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是多美玉。

通译译本:

3.55 再往东南三百二十里,是座平山。
平水从这座山的顶上发源,然后潜流到山下,水中有很多优秀玉石。

3.56 又东二百里,曰京山,有美玉,多漆木,多竹,其阳有赤铜,其阴有玄䃤。
高水出焉,南流注于河。

通译译本:

3.56 再往东二百里,是座京山,盛产美玉,到处有漆树,遍山是竹林,在这座山的阳面出产黄铜,山北阴面出产玄色磨石。
高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南流入黄河。

3.57 又东二百里,曰虫尾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多青碧。
丹水出焉,南流注于河;薄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黄泽。

通译译本:

3.57 再往东二百里,是座虫尾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到处是竹丛,还有很多青石碧玉。
丹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南流入黄河。
薄水也从这座山发源,向东南流入黄泽。

3.58 又东三百里,曰彭 之山,其上无草木,多金玉,其下多水。
蚤林之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河。
肥水出焉,而南流注于床水,个中多肥遗之蛇。

通译译本:

3.58 再往东三百里,是座彭 山,山上不成长花草树木,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到处流水。
蚤林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南流入黄河。
肥水也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床水,水中有很多叫做肥遗的蛇。

3.59 又东百八十里,曰小侯之山。
明漳之水出焉,南流注于黄泽。
有鸟焉,其状如乌而白文,名曰鸪 ,食之不灂。

通译译本:

3.59 再往东一百八十里,是座小侯山。
明漳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南流入黄泽。
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样平常的乌鸦却有白色斑纹,名称是鸪 (xí),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的眼睛通亮而不昏花。

【鸪 】即鹧鸪

3.60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泰头之山。
共水出焉,南流注于池。
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

通译译本:

3.60 再往东三百七十里,是座泰头山。
共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南流入虖池水。
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到处是小竹丛。

3.61 又东北二百里,曰轩辕之山,其上多铜,其下多竹。
有鸟焉,其状如枭白首,其名曰黄鸟,其鸣自詨,食之不妒。

通译译本:

3.61 再往东北二百里,是座轩辕山。
山上多出产铜,山下到处是竹子。
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是一样平常的猫头鹰却长着白脑袋,名称是黄鸟,发出的叫声便是它自身名称的读音,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生妒嫉心。

【黄鸟】即 金雕

传说黄鸟是黄帝的灵宠。

黄鸟,是为轩辕黄帝保护帝药的神鸟,专门扼守荣山的黑水玄蛇,防止帝药被玄蛇取走。
郝懿行又注:“俗人皆言黄莺治妒,而梁武帝以仓庚作膳为郗氏疗忌(妒),又本此经。

《国风·秦风·黄鸟》

交交黄鸟,止于棘。
谁从穆公?子车奄息。
维此奄息,百夫之特。
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外子!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
谁从穆公?子车仲行。
维此仲行,百夫之防。
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外子!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
谁从穆公?子车针虎。
维此针虎,百夫之御。
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外子!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3.62 又北二百里,曰谒戾之山,其上多松柏,有金玉。
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
其东有林焉,名曰丹林。
丹林之水出焉,南流注于河。
婴侯之水出焉,北流注于汜水。

通译译本:

3.62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谒戾山,山上到处是松树和柏树,还蕴藏着金属矿物和玉石。
沁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南流入黄河。
在这座山的东面有一片树林,叫做丹林。
丹林水便从这里发源,向南流入黄河。
婴侯水也从这里发源,向北流入氾水。

3.63 东三百里,曰沮洳之山,无草木,有金玉。
濝水出焉,南流注于河。

通译译本:

3.63 往东三百里,是座沮洳山,不成长花草树木,有金属矿物和玉石。
濝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南流入黄河。

3.64 东三百里,曰沮洳之山,无草木,有金玉。
濝水出焉,南流注于河。

通译译本:

3.64 往东三百里,是座沮洳山,不成长花草树木,有金属矿物和玉石。
濝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南流入黄河。

3.65 又北三百里,曰神囷之山,具上有文石,其下有白蛇,有飞虫。
黄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洹;滏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欧水。

通译译本:

3.65 再往北三百里,是座神囷山,山上是带有花纹的俊秀石头,山下有白蛇,还有飞虫。
黄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洹水。
滏水也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欧水。

3.66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
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通译译本:

3.66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发鸠山,山上成长着茂密的柘树。
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样平常的乌鸦,却长着花脑袋、白嘴巴、红足爪,名称是精卫,它发出的叫声便是自身名称的读音。
精卫鸟原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女娃到东海嬉戏。
淹去世在东海里没有返回,就变成了精卫鸟,常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用来填塞东海。
漳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黄河。

【精卫】

精卫

《镜花缘》中的精卫

唐敖正在眺望,只觉从空落一小石块,把头打了一下,不由吃惊道:“此石从何而来?”林之洋道:“妹夫你看,那边—群黑鸟,都在山坡啄取石块。
刚才落石打你的,便是这鸟。
”庸敖进前细看,只见其形似鸦,身黑如墨,嘴白如玉,两只红足,头上斑斑点点,有许多花文,都在那里啄石,来往飞腾。
林之洋道:“九公可知这鸟搬取石块有甚用途?”多九公道:“当日炎帝有个少女,偶游东海,落水而去世,其魂不散,变成此鸟。
因怀生前落水之恨,逐日衔石吐入海中,意欲把海填平,以消此恨。
那知此鸟年深日久,竞有匹偶,日渐滋长,如今竟成一类了。
”唐敖听了,不觉嗟叹不止。
话说唐敖闻多九公之言,不觉叹道:“小弟向来以为衔石填海,失落之过痴,必是后人附会。
今日目睹,才知当日妄议,可谓‘少所见多所怪’了。
据小弟看来,此鸟秉性虽痴,但如此难为之事,并不畏难,其志可嘉。
每见众人明明放著易为之事,他却畏难偷安,一味磋跎,及至老大,一无所能,追悔无及。
如果都象精卫这样立志,何思无成!
——叨教九公,小弟闻得此鸟生在发鸠山,为何此处也有呢?”多九公笑道:“此鸟虽有衔石填海之异,无非是个禽鸟,近海之地,何处不可生,何必定在发鸠一山。
况老夫只闻鸲鹆不逾济,至精卫不逾发鸠,这却未曾听过。

作者:站酷“刘明de画画本子”

陶渊明《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炎帝】

3.66 又东北百二十里,曰少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铜。
清漳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浊漳之水。

通译译本:

3.66 再往东北一百二十里,是座少山,山上出产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出产铜。
清漳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浊漳水。

3.67 又东北二百里,曰锡山,其上多玉,其下有砥。
牛首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滏水。

通译译本:

3.67 再往东北二百里,是座锡山,山上有丰富的玉石,山下出产磨石。
牛首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滏水。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景山,山上出产优秀玉石。
景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南流入海泽。

3.68 又北二百里,曰景山,有美玉。
景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海泽。

通译译本:

3.68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景山,山上出产优秀玉石。
景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南流入海泽。

3.69 又北百里,曰题首之山,有玉焉,多石,无水。

通译译本:

3.69 再往北一百里,是座题首山,这里出产玉石,也有许多石头,但没有水。

3.70 又北百里,曰绣山,其上有玉、青碧,其木多栒,其草多芍药、芎藭。
洧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个中有囗、黾。

通译译本:

3.70 再往北一百里,是座绣山,山上有玉石、青色碧玉,山中的树木大多是栒树,而草以芍药、芎 最多。
洧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水中有鳠鱼和黾蛙。

3.71 又北百二十里,曰松山。
阳水出焉,东北流注于河。

通译译本:

3.71 再往北一百二十里,是座松山。
阳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北流入黄河。

3.72 又北百二十里,曰敦与之山,其上无草木,有金玉。
溹水出于其阳,而东流注于泰陆之水;泜水出于其阴,而东流注于彭水;槐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泜泽。

通译译本:

3.72 再往北一百二十里,是座敦与山,山上不成长花草树木、蕴藏有金属矿物和玉石。
溹水从敦与山的南面山脚流出,然后向东流入泰陆水;泜水从敦与山的北面山脚流出,然后向东流入彭水;槐水也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泜泽。

3.73 又北百七十里,曰柘山,其阳有金玉,其阴有铁。
历聚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洧水。

通译译本:

3.73 再往北一百七十里,是座柘山,山南阳面出产金属矿物和玉石,山北阴面出产铁。
历聚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洧水。

3.74 又北百七十里,曰柘山,其阳有金玉,其阴有铁。
历聚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洧水。

通译译本:

3.74 再往北一百七十里,是座柘山,山南阳面出产金属矿物和玉石,山北阴面出产铁。
历聚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洧水。

3.75 又北二百里,曰维龙之山,其上有碧玉,其阳有金,其阴有铁。
肥水出焉,而东流注于皋泽,个中多礨石。
敞铁之水出焉,而北于大泽。

通译译本:

3.75 再往北三百里,是座维龙山,山上出产碧玉,山南阳面有金,山北阴面有铁。
肥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皋泽,水中有很多高耸的大石头。
敞铁水也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大泽。

3.76 又北百八十里,曰白马之山,其阳多石玉,其阴多铁,多赤铜。
木马之水了出焉,而东北流注于虖沱。

通译译本:

3.76 再往北一百八十里,是座白马山,山南阳面有很多石头和玉石,山北阴面有丰富的铁,还多出产黄铜。
木马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北流入虖沱水。

3.77 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山,无草木,冬夏有雪。
空桑空桑之水出焉,东流注于虖沱。

通译译本:

3.77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空桑山,没有花草树木,冬天夏天都有雪。
空桑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虖沱水。

3.78 又北三百里,曰泰戏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有兽焉,其状如羊,一角一目,目在耳后,其名曰䍶䍶,其鸣自訆。
虖沱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溇水。
液女之水出于其阳,南流注于沁水。

通译译本:

3.78 再往北三百里,是座泰戏山,不成长花草树木,到处有金属矿物和玉石。
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羊,却长着一只角一只眼睛,眼睛在耳朵的背后,名称是䍶䍶(dōng dōng),它发出的叫声便是自身名称的读音。
虖沱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溇水。
液女水发源于这座山的南面,向南流入沁水。

【䍶䍶】即 斑羚

䍶䍶

3.79 又北三百里,曰石山,多藏金玉。
濩濩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虖沱;鲜于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沱。

通译译本:

3.79  再往北三百里,是座石山,山中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
濩濩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虖沱水;鲜于水也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虖沱水。

3.80 又北二百里,曰童戎之山。
皋涂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溇液水。

通译译本:

3.80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童戎山。
皋涂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溇液水。

3.81 又北三百里,曰高是之山。
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沱。
其木多棕,其草多条。
滱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通译译本:

3.81 再往北三百里,是座高是山。
滋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虖沱水。
山中的树木大多是棕树,草大多是条草。
滱水也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

3.82 又北三百里,曰陆山,多美玉。
[姜阝]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通译译本:

3.82 再往北三百里,是座陆山,有很多优秀玉石。
[姜阝](jiāng)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

3.83 又北二百里,曰沂山。
般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通译译本:

3.83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沂山。
般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

3.84 北百二十里,曰燕山,多婴石。
燕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通译译本:

3.84 往北一百二十里,是座燕山,出产很多的婴石。
燕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黄河。

3.85 又北山行五百里,水行五百里,至于饶山。
是无草木,多瑶碧,其兽多橐駞,其鸟多鹠。
历虢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个中有师鱼,食之杀人。

通译译本:

3.85 再往北走五百里山路,又走五百里水路,便到了饶山。
这座山不成长花草树木,到处是瑶、碧一类的美玉,山中的野兽大多是骆驼,而禽鸟大多是鸺鹠鸟。
历虢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水中有师鱼,人吃了它的肉就会中毒而去世。

【师鱼】即 河豚

3.86 又北四百里,曰乾山,无草木,其阳有金玉,其阴有铁而无水。
有兽焉,其状如牛而三足,其名曰獂,其鸣自詨。

通译译本:

3.86 再往北四百里,是座乾山,没有花草树木,山南阳面蕴藏着金属矿物和玉石,山北阴面蕴藏着铁,但没有水流。
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牛却长着三只脚,名称是豲,它发出的叫声便是自身名称的读音。

【獂】即 原牛

3.87 又北五百里,曰伦山。
伦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有兽焉,其状如麋,其川在尾上,其名曰罴。

通译译本:

3.87 再往北五百里,是座伦山。
伦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
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麋鹿,肛门却长在尾巴上面,名称是罴九。

【罴】即 罴九

《儒林外史》描写过一个情节:故事的主人公郭孝子赶了几天的路,借宿在山上的小庵里。
正同庵里的和尚用饭时,窗外忽然亮起一片红光,郭孝子以为动怒了,和尚却让他莫慌,说那是和尚的雪道兄。
吃完饭,和尚推开窗户,郭孝子瞥见前面山上蹲着一头异兽,头顶上长有一只角,只有一只眼睛,这只眼睛还生在耳后。
异兽的名字叫做[罴九],罴九随便吼叫一声,便可震碎几尺厚的坚冰。

《山海经》里的罴九,形状像麋鹿,但肛门长在尾巴上。
而《儒林外史》里面描述的罴九,更像是[羊东][羊东]。

3.88 又北五百里,曰碣石之山。
绳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个中多蒲夷之鱼。
基上有玉,其下多青碧。

通译译本:

3.88 再往北五百里,是座碣石山。
绳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水中有很多蒲夷鱼。
这座山上出产玉石,山下还有很多青石碧玉。

【蒲夷之鱼】即 鮧鱼

3.89 又北水行五百里,至于雁门之山,无草木。

通译译本:

3.89 再往北行五百里水路,便到了雁门山,这里没有花草树木。

3.90 又北水行四百里,至于泰泽。
个中有山焉,曰帝都之山,广员百里,无草木,有金玉。

通译译本:

3.90 再往北行四百里水路,便到了泰泽。
在泰泽中耸立着一座山,叫做帝都山,周遭一百里,不成长花草树木,有金属矿物和玉石。

3.91 又北五百里,曰錞于毋逢之山,北望鸡号之山,其风如䬅。
西望幽都之山,浴水出焉。
是有朋蛇,赤首白身,其音如牛,见则其邑大旱。

通译译本:

3.91 再往北五百里,是座錞于毋逢山,从山上向北可以看见鸡号山,从那里吹出的风非常刚劲。
从錞于毋逢山向西可以看见幽都山,浴水从那里流出。
这座幽都山中有一种大蛇,赤色的脑袋白色的身子,发出的声音犹如牛叫,在哪个地方涌现那里就会有大旱灾。

3.92 凡北次三经之首,自太行之山以至于无逢之山,凡四十六山,万二千三百五十里。
其神状皆马身而人面者廿神。
其祠之,皆用一藻茝瘗之。
其十四神状皆彘身而载玉。
其祠之,皆玉,不瘗。
其十神状皆彘身而八足蛇尾。
其祠之,皆用一壁瘗之。
大凡四十四神,皆用稌糈米祠之。
此皆不火食。

通译译本:

3.92 总计北方第三列山系之首尾,自太行山起到无逢山止,一共四十六座山,途经一万二千三百五十里。
个中有二十座山山神的形状都是马一样的身子而人一样的面孔。
敬拜这些山神:都是把用作祭品的藻和茝之类的喷鼻香草埋入地下。
其余十四座山山神的形状是猪一样的身子却佩戴着玉制饰品。
敬拜这些山神:都用祀神的玉器,不埋入地下。
还有十座山山神的形状都是猪一样的身子却长着八只脚和蛇一样的尾巴,敬拜这些山神:用一块玉壁敬拜后埋入地下。
统共四十四个山神,都要用精米来敬拜。
参加这项敬拜活动的人都生吃未经火烤的食品。

3.93 右北经之山志,凡八十七山,二万三千二百三十里。

通译译本:

3.93 以上是北方经历之山的记录,统共八十七座山,二万三千二百三十里。

文学影视"大众年夜众号:芳绯文学(fangfeiwen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