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说玄幻小说,拿动漫-斗破苍穹的药老来说。
他开始出场就给人一种世外高人的觉得,虽然藏在戒指里,稍显落魄。
但我们都知道,有些人即便是第一次见,就知道他是强者。
再说说历史上的神秘老人们,他们的脾气常日都很怪。
例如,大半夜传给张良兵书的的老翁。
给自己算命,然后一贯钓鱼等待的姜子牙。
一百岁了还出征的佘太君等等。
本日我们也来说说一位词界的强者,他同样是一位老人,已经年过六旬。
但还是风采依旧,他写词的风格同样也很怪。
有一天,他途经一片风景,写下了传世的名篇。

《题西溪无相院》

宋-张先

积水涵虚高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这首词是六旬白叟所作虽然上了年纪但文笔却依旧如少年般锐利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棹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林碍月生。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这样的。
秋色渐浓,一场淅淅沥沥的柔柔小雨刚刚停滞。
湖的水面上涨了很多。
茫茫一片,烟雾环抱。
为这个湖面的美景进一步升华,恍若人间瑶池。
谁的颜色与天的颜色就像融在一起了一样,那么清澈,纯净。
附近小溪边的人家也显得悄悄静的,在烟雨过后。
村落落显得格外安详与宁静,安静的就像浮萍一样。
就那么悄悄的躺在水面上,与水持平。
而后,浮萍被一阵风吹开了,荡漾着道道波纹。
水中显现的却是重重山峦的倒影,只见一只小船,在远处若隐若现,直到逐渐清晰。
船身划开水草的声音都能够听见,那沙沙的声音却显得格外寂静。

出家的僧人走在城中的街道上,逐渐在一片禅音中逐步消逝。
准备回家的农夫,经由了小桥的时候,就像是在镜面上前行。
停了的雨使得这一带湖光秋色更为迷人。
那岸边的芦苇芳草就不要再长高了,省的妨碍我欣赏那玉轮缓缓从东边升起的美景。

这首诗是张先在六十多岁的时候写的。
虽然他时常感叹年华易老,光阴难追。
但躁动的心又让他想起当年写诗词的那种风采。
言归正传,虽然作者年迈,但这首诗是我读过的写的最美的湖光秋色诗。
整首诗中的每一句都是一副飘渺安宁的图画。
雨后秋色,水面迷蒙,水中小舟,岸边芳草,僧人进城,农夫归程,盼苇莫长,明月将升。

这首诗每个字都有其精彩之处,除却第一句。
此诗只应天上有,实在精彩。
一二句,积水涵虚高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文中没有提到下雨,但积水上涨,空气清新,水面迷茫,这分明就一副是雨后湖光图。
第一句交待了起因,暂且不提。
说说第二句,溪上肯定有桥,附近又有人家,溪水与人家,仅仅两个词,我们就可以想象出小桥流水人家这样宁静淡雅的秋色风光。
尤其还是在雨后,就更是显得干净,浩渺。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棹声。
一个破字解释了作者不雅观察的仔细之处,仿佛与天地万物相融,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浮萍被风轻轻吹走,便急速显现群山的倒影。
不得不说,作者在此处的笔锋稍显急匆匆。
但大概是那景致实在出人意料,有股底细毕露,柳暗花明之感。
同时也暗指水面的清澈。
后一句,作者彷佛很早就开始留神这只小船。
划水的声音,船触碰两岸芦苇的声音都点滴不落的被作者听到。
进一步表示作者与面远景致的彻底交融,无论视觉还是听觉都非常灵敏,完备不像是一个老人的洞察力。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雨后的街道上,万象初新。
只见一位僧人穿着素衣,双手合十,缓步前行。
一个寻字,有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无风无雨处的意境。
人们仿佛听到禅音一样平常,陶醉,顿悟。
而当人们回过神的时候,他早已消逝在远处的尽头。
这一句交待了出家人的神秘色彩,使得全诗的意境再次提升。
和尚进城,此为祥和。
这不仅仅只是写景,而是人景皆在作者勾勒的图画之中。
后一句,农夫回家,此为团圆。
鉴字,表示了湖面的清澈与浩淼广博。
农夫在水面的桥上行走,就像在镜面长进步一样。
这一动一静,更衬托了湖光的沉着美好。
这与之前的和尚进城相对应,一来一回,暗指秋色的景致迷人,也为这雨后风光涂上宁静祥和的色彩。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林碍月生。
这统统的万物都是由于下雨而变得更加安静,飘渺。
不得不说,为秋日的魅力增色不少。
一个添字,给人一种泼墨山水的唯美意境感,就像水中投放一颗石子,虽然搅了满湖秋色,但更显得水波荡漾。
末了一句,作者站在岸边,却嫌弃那芦苇太长。
阻挡了自己欣赏玉轮的心情,此处画面感也极强。
水波永恒,芦苇被风吹的匆匆。
岸边的人波澜不惊,等待月上西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