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古舆图,个中五洲山标注为高资山。

五洲山东侧景不雅观,个中关于苏颂墓在东北阜的地方,便是图中茶园处。

文/图 黄胜国

五洲山位于宁镇山脉镇江段,这里自古便是风景旅游胜地,历史文化古迹甚多,现今有佛教寺院净因寺,古称因胜寺。
据光绪丹徒县志记载,因胜寺建于晋永熙年间,宋元祐中,尚书左丞苏颂请为功德院,遂名因胜报亲禅院。

苏颂长眠五洲山

北宋绍圣二年(1095年)76岁高龄的苏颂,经由多次上陈《乞致仕》表之后,以中太一宫使离开扬州回到润州,退官回籍养老,营建新居(位于今酒海街、何家巷附近)。
苏颂在此居住了约6年旁边韶光, 靖国元年(1101年)五月二旬日庚午(6月18日)逝于宅中,葬于镇江城西五洲山。

近年来,随着苏颂研究的深入,有关苏颂墓址的确切地点涌现了不同的说法,一时让苏颂后人及广大苏颂研究爱好者无所适从。
苏颂是名闻中外的名人,详细研究、科学考证他在镇江的历史文物古迹,对付提升镇江名城影响力、有名度,意义重大。

关于苏颂墓址的三种不雅观点

关于苏颂墓址的研究考证,近些年来在镇江文史界中有多种说法论点。
综合镇江史学界几种论证苏颂墓遗址不雅观点,简述如下:

1.五洲山东北阜说

持这种不雅观点的文史专家,是从宋代至今历代官方所编撰的方志史籍沿袭记载笔墨,进行论证。
最早威信的史料记载苏颂的墓址下葬地点,是与苏颂同时期任龙图阁学士的官员曾肇(文学家曾巩之弟)撰《赠司空苏义冢志铭》记载笔墨:“……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庚辰,不雅观文殿大学士太子太保致仕苏公薨于润州……崇宁元年(1102年)十一丙申苏颂葬丹徒县义理乡乐安亭五洲山之东北阜。
”清代何绍章撰修的光绪《丹徒县志》也载:“司空苏颂墓在五洲山东北阜。
”这是目前可考苏颂墓址较为可靠的记录笔墨。

2.五洲山净因寺东说

持这种不雅观点的学者认为,宋元祐年中(1086年),时任尚书左丞苏颂将因胜寺请为功德院,遂名因胜报亲禅院。
苏颂逝后,在五洲山安葬,又建苏公丞相祠纪念,明代《大明一统志》记录:“镇江府城西十里五洲山有宰相苏义冢”,没有指明苏颂墓的详细位置。
2018年1月镇江部分苏颂文化爱好者与五洲山常修方丈合议选址直立苏颂墓碑,在五洲山净因寺东侧数百米一处墓址边堆土设立“宋贤相苏颂大人之墓”墓碑一块,高约1米5、宽60厘米旁边,以供苏颂后人前来拜会先祖。
2018年开春以来至8月数月间,又将净因寺东侧古石桥及千尺井附近进行道路扩宽,方便前来五洲山的游人跪拜苏颂墓,并扩大堆土成丘,青砖围砌,筑高坟包。

3.苏颂墓高资说

近年来镇江有文史学者,提出苏颂墓新的地址史料,苏颂四世孙(玄孙)苏泂(约公元1200年前后在世)撰的《泠然斋集》中,有《过高资丞相墓》云:“先相称元祐,恳切相哲宗。
闹蓝初不入,遗表尚孤忠。
簪笏儿孙少,松楸盗贼空。
经从每瞻拜,何日免秋蓬?”又有《金陵杂兴二百首》云:“高资冢上五楼穹,先祖曾经相哲宗。
乱后伤心馀石马,小孙来补万株松。
”再有《书怀》云:“恭惟元祐全盛时,旁边明王非列辟。
尔时吾祖亦遭逢,曾与坡范同入直……石羊去作高资梦,金榜空馀岘山宅”。
据此苏颂之四世孙的诗句,有学者提出猜想,苏颂墓在五洲山以西数公里高资山中的论点。

另有史料载明代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9载:“苏颂墓,在县西北胡芦山下。
”实为衣冠冢,不再赘言。

关于苏颂墓址的考辨和寻访

汇总上述三种对付苏颂墓墓址的论点,笔者依据上述几部镇江文史史料的描述史料记载,以及结合近三十多年来,多次寻访穿越稽核五洲山,对五洲隐士文历史遗址实地寻访,认同曾肇撰《赠司空苏义冢志铭》之说:“崇宁元年(1102年)十一丙申苏颂葬丹徒县义理乡乐安亭五洲山之东北阜”。

依据上述几部镇江志书史料的描述,对付苏颂安葬五洲山的“东北阜”三个字句,再做笔墨语法细节考虑。
曾肇《墓志铭》中所言五洲山东北是指认地理方位。
东北阜的阜字在古代甲骨字形,像山崖边的石磴形。
用以表示阵势或升降等意义,本义:土山。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为:阜,大陆也。
山无石者,象形。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又有《广雅·释丘》说无石曰阜。
又有《荀子·赋》说“有物于此,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上面几句关于阜字的汉语讲授寓意,可以理解阜字为土山之中,山冈丘陵地带为阜。
再连贯完全的解读墓志铭中的笔墨,可知苏颂墓安葬在五洲山东北方位的土山中。
墓志铭所言乐安亭据考证为现今戴家门附近原312国道收费站一带。

笔者数年前与文旅网友寻访穿越五洲山,与当地村落民互换,理解到五洲山东侧山脚茶园处有大坟存在过,1958年大跃进期间当地公社组织村落民建筑水库,该处墓碑、柱石等石材被拆去建筑水库堤坝,砌涵洞,后来至“文革”破“四旧”期间,出露地面的墓碑、栏柱、石础作为建筑石材被搬运别处他用,或者被埋土中。
大坟被彻底毁坏,疑为苏颂墓泯没无存,至今已经有50多年韶光。
建国之后从大跃进到“文革”期间镇江境内多处历史名人墓遭此恶运,比如十里长山下凤凰山明代武英殿大学士靳贵墓,丹阳尤区村落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张玉书墓,均被破彻底毁坏。
4年前笔者曾经专门对五洲山这处茶园勘查寻访,在茶园内地表黄土中,陆续创造过疑为古墓青砖数十块,并拍照留存。

近年来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会员王礼刚、李德柱、马阿林老师以及刘朝宽、於欣老师多次拜访戴家门附近当地九旬戴世柏老人,指认五洲山东北茶园以前有过大型墓葬遗址的详细方位。
上述寻访资料与实地稽核,与曾肇撰《赠司空苏义冢志铭》苏颂葬“丹徒县义理乡乐安亭五洲山之东北阜”位置基本吻合,为考古专家往后进行实地考古勘探供应了信息资料。

对付第二种净因寺东侧苏颂墓的质疑解释,该处直立苏颂墓碑处,经8月10日与苏颂研究会几位老师实地稽核,在该处砖瓦石块废墟之地,陆续创造有石制柱础、条石、瓦片方形青黑地砖、石制排水道等等房屋遗迹。
对照古诗句:“门对悬岩千尺井,石桥分水绕松衫”描述情景,推测该处疑为翠岩禅室的遗址所在。
在该处废墟处东侧数米远,有数处坟包存在,外有环形封土围挡,创造有多处墓穴盗洞存在,据传为一家族坟场点。
从一块破损的方形石灰岩质地墓志铭铭文判读,可知为明代墓地。
目前该处建立的苏颂墓碑坟包只能算是纪念墓地,并非真实墓址。

对付第三种高资说的质疑解释,五洲山古代曾称为高资山,有一幅清代镇江古舆图,清晰标注了从高资双岭山、天王山、巢凰山、喷鼻香山,直到蒋乔附近的五洲山都简称为高资山。
自然五洲山又叫高资山也属正常,属于别称。
苏颂墓高资说,自然不准确。

笔者呼吁在充分论证和稽核完备的条件下,培植苏颂墓遗址公园,恢复苏颂祠和苏颂墓,建立苏颂文化纪念馆,包含苏颂科技馆、本草园等。

天下苏家古今事,尽在苏氏信息台。
欢迎投稿、阅读、写留言、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