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001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唐诗天天背 蝉野望

居年夜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释】

(1)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彷佛下垂的冠缨。
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清露:清纯的露水。
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实在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2)流:发出。
流响:指蝉长鸣不已,声音传的很远。
疏桐:高大的梧桐。

(3)居高:指栖息在高处,语意双关。

(4)藉(jiè):凭借、依赖。

唐诗三百首·002

《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释】

⑴东皋(gāo):山西省河津县的东皋村落,墨客隐居的地方。
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薄,切近亲近。
《楚辞·天问》:“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

⑵徙倚(xǐyǐ):徘徊,彷徨。
《楚辞·远游》:“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恍而乖怀。
”依:归依。

⑶秋色:一作“春色”。

⑷落晖:落日的余光。
晋陆机《拟东城一何高》诗:“三闾结飞辔,大耋嗟落晖。

⑸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

⑹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⑺相顾:相视;互看。
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知音》:“乃称史迁著书,咨东方朔,于是桓谭之徒,相顾嗤笑。

⑻采薇:薇,是一栽种物。
相传周武王灭商后 ,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末了饿去世。
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诗经·召南·草虫》有:“徙彼南山,言菜其薇。
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又《诗经·小雅·采薇》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市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此处暗用二诗的句意,借以抒发自己的苦闷。

编辑:小孤鹜。

如有缺点欢迎示正!

感谢你每天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