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很有才华,但是仕途当中可谓生平受挫。
尤其是后来陷入到牛李党争之中,处在夹缝当中的日子更是苦不堪言。
公元842年,30岁的李商隐经历丧母之痛,回家守孝。
百无聊赖之际,一首唐诗更写出内心的悲惨。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这首唐诗便是李商隐《花下醉》,看上去表达的彷佛是及时行乐的主题。
确实在诗词的一开始,墨客流露出一种知足。
在这样一个俏丽美好的春天,他一起追寻着花朵的踪影,在不知不觉已经喝得酩酊大醉。
夕阳西下,乃至依赖着花树沉沉睡去。

李商隐为母守孝写下一首诗喝酒赏花看似消遣却有说不出的凄凉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在家闲居的李商隐百无聊赖,对俏丽的花朵陶醉个中,乐不思蜀。
从“流霞”这个词语中,可以想象出花的残酷、美艳,想象出花的芳香和形态,加强了“醉”字的详细可感性。

在俏丽的花朵当中,在酒精的刺激之下,他醉在个中,不知不觉已经觉得到太阳西下。
我们无法分辨它是由于花朵的俏丽而沉醉,还是由于酒精的刺激,还是由于两者的共同浸染,但至少李商隐此时的精神状态是知足的。

​比较而言,后面的诗句就带有了一种伤感。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客人都已经离开了,夜已经很深了,李商隐的酒也醒了。
前两句的热闹的场景完备不在了,墨客感想熏染到的只有孤独。
但是他对花朵的喜好彷佛并没有受到影响,想要趁着夜深人静无人打扰之时独自欣赏残花。

很难想象一个非常敏感的墨客对付凋落的花瓣会有如此的兴趣。
在我们看来,李商隐饮酒赏花花下醉,看似知足实际上满腹悲惨。
毕竟为母守孝,毕竟这几年光阴白白摧残浪费蹂躏。

​而这一段韶光也成为了他人生的迁移转变点。
本来此时他还有机会在仕途上更进一步。
但很可惜,在家为母亲守孝的这几年,让他失落去了机会。
以至于此后墨客的人生更是生平流落,生平落寞,再也没有这样诗情画意的心情鉴赏这俏丽的花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