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是文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中国戏曲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非常主要的地位。戏曲是文学的四大文体(即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之一,又是我国诗歌的三大形式(诗,词、曲)之一。它既是戏(戏剧的一种),又是曲(是诗歌的一种),“一身而二任焉”。戏曲的这个“双重身份”至关主要。
在我国文学的诸种文体中,以诗歌的历史最长。两千多年来,我国古典诗歌的形式有很大发展和变革。先民至夏商期间流传口头的原始民歌已失落传,以有笔墨记载的诗歌来不雅观察,自《诗经》的四言到汉魏乐府、《古诗十九首》的五言,到唐代七言始盛,句式渐长。自中、晚唐起又有了是非句,即为词,句式比较自由,音律则更趋严谨。至宋、元时,产生了曲—紧张是南戏和杂剧的剧曲(也包括散曲),到明清发展为传奇的更为成熟的南北曲。曲的句式更为自由,而音律和文辞则更臻严密、自然和精美。
杂剧
我国的诗歌史的发展程序是诗、词、曲一脉相承,于是曲,紧张是剧曲,便成了中国诗歌史上一个极主要的发展阶段,特殊是南宋末年往后诗词走了下坡路,金元虽尚有少数名家,清代虽号称复兴,其总体造诣远不逮唐宋以前的辉煌。而宋元往后,剧曲则应运而生,产生了一系列无愧于前代的精彩和伟大的作品,在元明清三代不断放出刺目耀眼的光芒。剧曲无疑代表着中国诗歌史后期的伟大造诣。
戏曲是叙事体文学的一种,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代表戏曲是叙事体文学的一种,它要表达一个有一定长度的、相对完全的故事。戏曲的故事用套曲、对白(说白中也常带有诗词或诗句)的形式来表现。以是剧曲便是一种叙事诗。剧曲用联曲体或板腔体的形式组织起来,连缀成情节、感情比较全面、完全的审美实体,与诗歌中的五、七言绝句、律诗、乐府、歌行比较,极大地增加了篇幅,为阐述繁芜,弯曲的故事和感情,供应了充裕的文学“容器”反过来,又由于剧曲能完全和完美地阐述故事,以是整部戏甚或一出(折)戏的剧曲,便是一篇弯曲动人的叙事诗。
戏曲
剧曲长于抒发剧中人物强烈、繁芜和深远的感情,又显示出与一样平常抒怀诗词的不同特色。黑格尔对中国抒怀诗有很高评价,他曾说:“在对东方抒怀诗方面有卓越造诣的个别民族中,首先该当提到中国人。”这段精确评价中国古典诗歌的宏论,也适用于剧曲,由于幽美的剧曲每每本身便是一首造诣“卓越”的抒怀诗。可是黑格尔没有谈及中国的叙事诗,我国不少文学史家也认为中国的叙事诗不发达,实际上他们囿于旧见,轻视戏曲,没有把稳到剧曲便是叙事诗。
戏曲人物
郭沫若曾指出:“诗、词、曲,皆诗也。至于曲本则为有组织之长篇叙事诗,西人谓之‘剧诗’。”与剧曲比较,我国的曲艺文学作品,譬如金代的诸宫调和明清至今的弹词,也用诗歌形式阐述故事,不过从整体看,它们与其说像叙事诗,毋宁说是诗体小说,由于其全书构造要比一样平常叙事诗疏松,措辞则更不及叙事诗精练,比较靠近于口语体。因此,作为叙事体诗歌唯一的一种的剧曲,填补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缺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诗歌的宝库,增益其光华。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看,戏曲都代表了我国古典诗歌史上的一个主要阶段。戏曲作为诗歌,有如此主要的地位,戏曲作为戏剧,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有极主要的地位,它代表了元明清文学的最高造诣之一。
戏剧
中国早即有“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之说。文学史家亦习称“唐诗、宋词、元曲”。王国维精辟地指出;“余谓律诗与词,固莫盛于唐、宋,然此二者果为二代文学中最佳之作否,尚属疑问。若元之文学,则固未有尚于其曲者也。”(《宋元戏曲考·元剧之文章》)诚如王国维所说,唐宋两代虽以律诗和词著称,但唐代除诗外,古文和词的造诣也很高,诗并不能单独代表全体唐代文学的水平;同样,宋代的诗、古文也有很高的造诣,词并不能独占宋代文学的鳌头。
而元代的诗歌(仅有少数名家)古文和小说诸体衰微,唯有元曲(紧张指剧曲,也包括散曲),则毫无疑问地代表了元代文学的最高造诣。至于明清二代,传统的诗文虽也有不少名家名作,但无人可与唐宋大家媲美,此时的戏曲和小说,做出了无愧于前代的伟大成绩,成为文学高峰,为中国文学史写下了辉煌的篇章。戏曲代表着明清两代文学的最高造诣之一,与同处高峰的小说平分秋色,而经典和名作的数量则要超过好多。
元曲
戏曲对中国文学史的重大影响从文学史上各种文体在发展过程中的横向联系看,戏曲受唐宋传奇小说尤其是唐传奇和宋话本的影响很大,这紧张表现在题材继续上。元明两代戏曲给明清小说的影响则更巨大,这不仅反响在题材继续上,而且深刻地表现在进步的创作思想和高度的写作技巧,哺育了明清小说。最显著的例子是明代四大奇书,即明代最精彩、伟大的四部长篇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金瓶梅》如元代的水浒戏、三国戏为《水浒》《三国》两书供应了丰富的创作履历和雄厚的艺术根本,在创作思想上也给它们以重大影响。
《三国演义》之桃园结义
清代的《红楼梦》受《西厢记》和《牡丹亭》的影响至深,不仅作者曹雪芹获益良多,而且两剧的进步思想和解放意识还渗透到作者笔下的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的骨髓之中。戏曲对明清说唱文学的影响也至为巨大。尤其是弹词文学,直至今日随处颂扬的苏州弹词,都受到明清传奇的熏陶和哺育。现在的苏州评弹演员仍自觉地、故意识地连续从昆剧和其他地方戏中吸取养料。明清戏曲直到当代地方戏,也改编了大量明清小说题材。由于戏曲兼具幽美和普通的双重特点,它便成为遍及文学名著的精良中介。
胼手胝足、没有文化的广大劳动人民被剥夺了读书权利,看不懂小说,也每每迫于生存而无暇领略长篇评话和弹词。他们通过不雅观摩戏曲,认识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以及一定历史知识。红娘、赵五娘、秦喷鼻香莲和先秦的孟姜女、东汉叙事诗中的刘兰芝,能做到家喻户晓乃至妇孺皆知,皆为戏曲之功。以前城乡居民都熟习梁山伯和祝英台、许仙和白娘子,但不知道贾宝玉和林黛玉。由于《红楼梦》原著高雅,纵然粗具文化者也难以领略个中滋味,永劫代中又无盛行的普通戏曲为之遍及推广。自从20世纪50—60年代越剧《红楼梦》及其舞台艺术片的涌现,男女老幼几已无不知晓宝哥哥、林妹妹。这对戏曲遍及和传播文学名作,功不可没。
《红楼梦》
总而言之,雅俗共赏的戏曲给下层公民以活生生的文学、历史和审美教诲,对中国公民文化生理构造的形成(包括爱国主义思想和助人为乐美德)也有重大影响。而且,在电影、电视产生之前的漫长岁月中,许多少年儿童不仅通过戏曲受到文学艺术的启蒙教诲,不少人乃至因从前的戏曲爱好而影响终生,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不仅古代戏曲作家如吴炳、李玉等是如此,即如当代革命文学泰斗鲁迅,也在著名小说《社戏》中记录下幼时看戏的甜蜜回顾。戏曲,包括目连戏,给大文豪鲁迅的创作生涯的影响明显是巨大而深远的。从这个角度,也可看出戏曲对中国文学史的重大影响和戏曲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巨大意义。
作者简介:歆旋文化,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以及传统文化的人,希望能够跟大家分享更多的传统文化,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