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提到宋代绘画,“宋画之三大佳构”是绕不开的,个中之一便是
虽然李唐《万壑松风图》的风格与《早春图》和《溪山行旅图》有些类似,但它们的创造背景却不同。李唐是南宋期间画家,比较与北宋社会少了一些艺术氛围,但多了一种爱国情怀,毕竟南宋期间社会多动荡,而李唐本人又有十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因此,李唐虽然没有弃笔投戎,但他将自己的情绪都融入了画中,以是看他的画总能感到一丝悲愤。
据史料记载,李唐年少时便小有名气,他集百家之长首创了简括画的先河,对后世山水画的创作影响深远。后来,李唐在徽宗期间进入宣和画院成为待诏,又在他 53岁时绘制了流传至今的《万壑松风图》。该画整体风格气势磅礴,远处的山峦高耸入云,一条瀑布气贯长虹般飞流直下,也正如他的爱国情怀一样平常气贯山河。再仔细不雅观察,深山中松林茂郁,溪流奔跃,远景近景层次分明,真不愧有“万壑松风”的境界。然而,令人感到十分迷惑的是,画面中却找不到作者的名字。
或许您看过不少的古画,它们大都有很多题跋,以及作者的署名和墨迹等,那为何《万壑松风图》没有呢?实在,这和宋代绘画的风格有关,很多画家为了画面的整洁有序,要么不留题跋或者署名墨迹,要么就将其奥妙地隐蔽在画中。比如《溪山行旅图》,作者范宽就自己的名字写在一棵树的树干上,后来专家们费了好大劲才找到;郭熙的《早春图》也是如此,他将其名号“壬子郭熙笔”写在了丛林的缝隙中。其余,还有北宋大家李成的《读碑窠石图》,他将其名号隐蔽在了石碑的侧面,一样平常人光凭借肉眼难以创造。既然大家都隐蔽了名号,那我们能找到李唐隐蔽的名号吗?
李唐的名号隐蔽得很深,当然也很妙,他不像前面几位还写出了名号,而李唐则将其名号画在画中。听说是当年在修复该画时才有时创造了李唐的名号。当时,有位姓陈的年轻学徒,他眼神极好,不雅观察能力又强,因此他用放大镜修复画面上的一座山峰时,觉得山峰的样子怪怪的。于是他一边看一边琢磨,并凭借着自己脑海中的知识储备,创造这竟然不是山峰,而是一行被写成山峰一样的字,即“皇宋宣和甲辰春河阳李唐笔”。
李唐的名号就这样被创造了,但即便如此很多人也还是依然找不到,不过不能由于找不到就否认它的存在,而且后来专家们也用高科技设备进行了检测,也百分之百的确定虚幻的山峰便是李唐的名号。实在,古人刻意隐蔽其名号也是淡泊名利的一种态度,他们对绘画和艺术有着无比强烈的热爱和追求,希望人们看到绘画时专注于绘画本身,而非是作者是谁,然后再评价绘画的好坏与否,这样无形中人们就会以为有名的画家画得好,无名的画家画得差,很显然这有失落公允。
到明清期间,绘画艺术又迎来一次发展的高峰,而那时的画家们都很喜好在画上留下题跋,名号或者是印章,有时画上的印章和题跋比画面都大,彷佛也有些喧宾夺主的觉得。比如,清朝乾隆天子收藏的古代绘画,每一件作品都被他扣满各种印章,写满了各种题跋诗词,真不知道是爱惜画,还是毁坏画。但不幸中的万幸,乾隆是天子爷,不然真就可惜了。
古画是一个时期真实的写照,我们既然收藏和保存了先辈们的古画,就必须尽职尽责将其保护好。正如一句广告词:“我们都无法拥有百达翡丽,我们不过是替下一代保存”。奢侈品如此,我们的古画更该当如此。
参考资料:
《两宋山水画笔墨解析:万壑松风图》 作者:李钢,出版社:上海公民美术出版社
文澜海润事情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