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楚辞》里说: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唐诗》里说:美人如花隔云端。
而浩瀚诗海中有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佳人,她们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风采,各有各的优雅。
北方佳人,是“绝世而独立”的大家闺秀;
南方佳人,是“容华若桃李”的小家碧玉;
西方佳人,是“皎若白日光”的妖冶美人;
东方佳人,是“靓妆不逾国”的知性美人。
哪一位是你的最爱?本日,让我们一起透过古诗词,去窥伺一番这四位佳人的绝色容颜。
北方佳人李延年歌
李延年 〔两汉〕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这首诗中的“佳人”指的是李延年的妹妹。《汉书·外戚传上》记载:在一次宫廷宴会上,李延年位汉武帝献舞,唱了这首诗。汉武帝听后不禁感叹道:世间哪有这样的佳人呢?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就推举了李延年的妹妹。汉武帝召来一见,果真妙丽善舞。从此,李延年的妹妹就成了武帝的宠姬李夫人。
在李延年笔下,这位北国的美人,她边幅奇丽、举止闲雅、超俗出众、全球无双。美到了什么程度呢?她看守城的将士一眼,将士弃械,墙垣失落守;她对君临天下的天子瞧一眼,天子爱慕,国家败亡。
李夫人是中山(今定州)人,自古“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北方美女不仅生的秀美,而且仪态也十分的气质出众,针言“邯郸学步”便是出自于此。其余,北方女子也如诗中所言,是绝世独立,有着一种巾帼英雄、女中豪杰的气势。影视明星中,赵丽颖即为北方美女的代表,若是赵丽颖去饰演李夫人,也是极其相配的。
南方佳人杂诗七首·其四
曹植 〔两汉〕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光彩难久恃。
如果说苍莽的北国,佳人是多雪肤冰姿、妆淡情深,那南国水乡的佳人必定是多杏目柳腰、清艳妩媚。
她们脸庞如桃花般娇艳,又如李花般清丽。融一头青丝,傅一袭粉汗,着一身华衣,风吹过她的身边,衣决飘飘,喷鼻香气阵阵,妩媚的身子顿如弱柳扶风,楚楚可怜。
南方山净水秀,自古繁华,历来也是盛产美女之地。江南女子的特点是性情清新温婉、身材娇小可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个中有三大美女都来自南方,如西施来自浙江,王昭君来自湖北宜昌,杨玉环来自广西玉林的容县,明代苏州女子李喷鼻香君、董小宛、陈圆圆、柳如是等被称为“秦淮八艳”,都是江南美女的范例代表。
西方佳人咏怀八十二首·西方有佳人
阮籍 〔魏晋〕
西方有佳人,皎若白日光。
被服纤罗衣,旁边佩双璜。
修容耀姿美,顺风振微芳。
登高眺所思,举袂当朝阳。
寄颜云霄间,挥袖凌虚翔。
飘飖恍惚中,流眄顾我傍。
悦怿未交卸,晤言用感伤。
北方佳人是绝世独立,倾国倾城;南方佳人是面若桃花、清艳含羞;西方的佳人则切实其实像太阳一样光明残酷。她身上穿着精美纤细的丝绸罗衣,佩戴着叮当作响的双璜璧玉;微微润色过的仪容弥见神采抖擞,姿态十分幽美;随着清风,她身上散发出阵阵幽微的芳香。
她的身影寄托在云霄之间,摆荡着衣袖凌空飞行;她虽然恍惚迷离地飘飖在空中,但分明又像是在身旁流连徘徊,目光还频频地顾盼。
《诗经》说,“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西方的佳人是神圣高洁的仙子,她们从敦煌壁画中飞出,凌空飘舞,缥缈恍惚,如幻似真,充满着朦胧之美。
真可谓“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
东方佳人感怀诗 其九
桑悦 〔明代〕
东方有佳人,靓妆不逾国。
蹇修孰有名,矩步依内则。
行思飞蝶幸,坐受细虫惑。
岂如临江花,落水送春色。
和北方、南方、西方的佳人比起来,东方女子的美,则内敛、知性了许多。
试看——北方的佳人是“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东方佳人则是“靓妆不逾国”,对的,虽一样有倾世容颜,但便是恰到好处,略施粉黛,既增长了自己的俏丽,又不会妖艳惑众。
再看,南方的佳人是“容华若桃李”,东方佳人则“岂如临江花,落水送春色”。她们懂得如何奥妙地粉饰自己的容颜,不会让自己犹如花儿一样须臾即逝。
而比较较西方佳人的“被服纤罗衣,旁边佩双璜”的冠冕华美,东方佳人又知性了很多,她们“蹇修孰有名,矩步依内则”,清新隽永,儒雅风骚,尽显书卷之气,懂得用聪慧的头脑把自己打扮得精细而品位高尚。
若说美人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构成美人之面。
那东方美人则因此诗词为心,以优雅为情,以真实为本,以聪慧为才,以气质为雅,以教养为魂。若只有美人之面,美人不敷为美人。若心中藏有万千诗书,美人便是口吐生喷鼻香,气质如兰。
东方之美并非只可融会,东方女子便是它从意到形的最好呈现。
以上是今日和大家分享的东南西北四方佳人,当然,如今中华文来岁夜一统,东南西北,均为中原,美目流盼,翩若惊鸿,每个中原姐妹都是俏丽的,实在比较较外在的美,内在的美更为主要,两相结合,才能由里到外,令民气旷神怡,怦然心动,心甘情愿的为之发于肺腑的敬之,爱之,怜之,心神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