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题材】

1.山水田园诗:归隐田园,钟情山水;描述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厌弃官场阴郁,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2.写景抒怀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致的抒怀诗歌。

3.咏物言志诗:墨客对所咏之物的形状、特点、神韵、品质进行描摹,以寄托墨客自己的感情,表达墨客的精神、品质或空想。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之羁旅思乡诗

4.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墨客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5.咏史怀古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意见,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革的感慨。

6.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不雅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绪,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7.羁旅思乡诗: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安定生活的神往。

8.送别怀人诗: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朋侪的思念。

9.讽喻诗:以嘲讽或劝喻手腕,戳穿社会阴郁、情面冷暖,表达公民或正派人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10.闺怨诗:描写闺中妇女的情思,表现离情思念、感时伤怀或有所寄托

11.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详细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

12.游仙诗:通过描写游仙访道来表现墨客的人生追求或人生境遇。

13.饮酒诗:通过描写饮酒歌吟来表现墨客的人生乐趣和感慨。

14.其他:题画诗、无题诗、悼亡诗等。

【必备知识】

七、羁旅思乡诗

内涵

作者因长期客居在外,或流落异地等,对所见所闻有所感,借此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和人生感叹

内容

借抒怀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叹,表达思亲怀乡之情。
主题有潦倒失落意、流落哀伤、思念亲人等

(1)借景抒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乐景衬哀情

(3)侧面落笔。
作者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陪衬作者的苦恨离情

(4)因梦寄情,虚实结合

标志

①标题中多含有“客舍”“登高”“望月”“忆”“寄”“行”“思”等词语,以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

②常见意象:玉轮、秋风、秋霜、杜鹃、猿啼、沙鸥、孤雁、浮云、梧桐叶落、危楼、危栏等

情绪

①天涯流落羁旅愁。
叙写客居他乡的困难,抒发流落无定的孤苦

②思亲怀人愁。
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③羁旅他乡的幽怨。
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怫郁慨之情

【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重九夜偶成

黄仲则①

悲秋随意马虎到重阳,节物②相催黯自伤。

有酒有花翻寂寞,不风不雨倍悲惨。

依依水郭人如雁③,恋恋寒衣月似霜。

差喜④衰亲⑤话真切,一灯滋味异他乡。

【注】①黄仲则:清代墨客。
生平流落求仕,作此诗时短驻家中。
②节物:随时节调换的事物,此指重阳节的菊花。
③人如雁:谓人似旅雁,终年南北翔游,居无定所。
④差喜:幸好。
⑤衰亲:老母。

你从诗中读出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答案】作者长期流落在外,常有寂寞悲惨之感,虽有短暂回家之喜,但可能很快又要踏上流落之旅,这“喜”因此“悲”为底色的,喜中有悲。

综合练习

月 夜①

杜 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喷鼻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②,双照泪痕干。

【注释】①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
六月,长安失守,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落。
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登基,杜甫获悉即从鄜州独身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
八月,作者被禁长安望月思家而作此诗。
②虚幌:透明的窗帷。
幌,帷幔。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剖析,禁绝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开头十分独特,墨客欲写思念妻子的心情,却不从长安这边提及,而是借助想象,写妻子在明月之下思念自己,一个“独”字,借妻子之孤单、寂寞和忧闷,实写自己。

B.颔联写年幼的儿女陪着母亲看玉轮,却不解母亲的思念之情。
这一联也表达出作者对儿女深深的思念之情。

C.颔联以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天真的儿女除了增加她的包袱,又能有什么帮助呢?

D.尾联“双照”与“独看”相呼应,想象妻子对月泪流满面的情景,流露出愿望早日与妻子团圆的心情。

2.诗歌的颈联描述出一幅若何的画面?请加以剖析。

3. “喷鼻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有人说这一联中有两个字用得格外形象生动,蕴藉凝练,你认为是哪两个字,并简要解释情由。

参考答案

1.D【解析】D项,“想象妻子对月泪流满面的情景,流露出愿望早日与妻子团圆的心情”缺点,“双照泪痕干”,月光照着你我尽把泪痕擦干,是写墨客与妻子双双对月泪流满面的情景。
与首联“闺中只独看”,妻子“独对”鄜州月而思念墨客的环境形成比拟,从侧面表达墨客愿望团圆与痛恨战乱的心情。

2.①妻子思念丈夫,夜不能寐。
②雾气沾湿了云鬟,月光浸凉了玉臂。
月夜凄冷,望月愈久,思夫愈切,月色愈好,烦闷愈多。
③这一联写墨客想象中的画面,深切表达了墨客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解析】颈联“喷鼻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染喷鼻香的雾气打湿你的鬓发,明月的清光使你玉臂生寒。
写出夜晚雾湿月光寒,妻子对月思念,夜不成寐的画面。
这是作者被禁于长安时望月思家,想象妻子正思念自己,这种对写法,写出了作者对妻子的思念之深和因战乱而不能相聚的悲哀。

3.用得格外生动形象的两个字是“湿”和“寒”。
“湿”“寒”可触可感,形象生动;表现了妻子对墨客的忆念之深而“独看”之久,“湿”而“寒”浑然不觉;“湿”和“寒”的表象是墨客的想象和遐想,反照墨客看月之久,忆念之深的痛楚现实;“湿”写云鬟,“寒”写玉臂,墨客心中妻子的美好形象正表现墨客对妻子的情深爱切,思念之苦、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确定用得格外形象生动,蕴藉凝练的两个字是“湿”和“寒”。

然后阐明两个字的意思,“湿”写云鬟,“寒”写玉臂,“湿”“寒”可触可感,形象生动。
“喷鼻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颈联是说,蒙蒙雾气,大概沾湿了妻子的鬓发;冷冷月光,该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
第三联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忆长安”。
雾湿云鬟,月寒玉臂。
望月愈久而忆念愈深,这完备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
当想到妻子心坎不安,夜深不寐的时候,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
两地看月而各有泪痕,这就激起了作者结束这种痛楚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