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对付精良的古诗词,情绪是其核心和灵魂。“情绪”本便是很缥缈的,我们该当具备什么样的感想熏染力,才能更好地感想熏染古诗词中的“深情”,领略古诗词之美呢?“感想熏染力”一词,听起来也有点“玄”,究竟若何“感”呢?当然,“存心”感。但我认为,还有更为详细可操作的方法论。
【韵文作品都可统称为“诗歌”,下文多用“诗歌”指代“古诗词”,不好意思,这可能是我个人的习气。】
吟诵:在节奏中把握作品情绪
古诗的产生本就与吟诵有关。“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敷故太息之,太息之不敷故咏歌之……”(《毛诗序》)内心的情绪有表达的须要,因而产生了诗,但仅仅有诗有时候也不足,还要发生发火声音,喊出来、唱出来。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是很根本的事情了,接下来可以根据诗歌内容、形式及表达的思想感情选择诵读的节奏。一样平常来说,五言诗的基本节奏是“二、三”,细分为“二、二、一”的停顿;七言诗的基本节奏是“四、三”,细分为“二、二、二、一”的停顿。王之涣《登鹳雀楼》可以读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牧《山行》可以读成“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仲春/花。”大多数古诗词都是符合既定的节奏的,但也有例外的,少数诗歌须要根据内容的须要调度节奏,如王维的《玄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域/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实在,很多古诗词中都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明显的抑扬感,比如岳飞的《满江红》,在诵读过程中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觉得,感想熏染到词人磅礴的气势。此外,诵读的目的在于通过古诗词的音乐美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中深层的意义美,若是一味纠结诵读的气场、腔调,倒是本末倒置了。
对“意象”的熟知:把握作品情绪基调
“意象”大略来说便是物象被授予了特定的情绪内涵,“意象”的内涵一样平常来说已经成为固定用法。比如古典诗词中“水”常常表示绵绵无尽的愁,因此李后主词曰:“问君能有多少很多多少愁,宛如彷佛一江春水向东流”,同样的道理,秦学士有词“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刘长卿《谪仙怨》:“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就很妙,望云思友、见月怀人,“云”与“月”的意象意义明白之后,便能明白作者所传达的感情。
柳永《雨霖铃·寒蝉悲惨》这首词中有不少的意象,诸如“寒蝉、长亭、骤雨、兰舟、泪眼、暮霭、杨柳、晓风、残月”等,这些意象都给人伤感的感想熏染,而且都是恋人离去的诗歌中常用的意象。
等等,不再举例。我们看到古诗词中的这些“意象”,该当像是点击了一个开关,很快想到干系的情绪内涵。
想象力:开动脑筋补充诗歌中的“空缺”
文学中的形象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通过措辞符号调动想象,在头脑中天生干系的形象图景。这也是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一个主要缘故原由,诗歌亦是如此,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作品会产生不同的遐想。诗歌措辞简练,不会描写地面面俱到,每每有留有“空缺”,这种“空缺”有待于我们读者去添补。
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略的十个字构成一幅画,在辽阔的塞外,孤烟与大漠是一种线面结合,落日与长空无限拉大了画面中的隔阂感,这个画面实在很大略,闭上眼想象这个画面却感想熏染到墨客此时心中的孤独和寂寞。
即便是《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像民歌一样普通易懂的小诗,依然会有很多“空缺”待补充。一副草原图,天山、草原、牛羊各自具有不同的颜色,牛羊是图中紧张形象,却在绿草的掩映下时隐时现,充满动态效果,风吹草低,现出了牛羊,风吹草起,又隐没了牛羊。草深处大概还有更多的牛羊,牧羊人呢?可能是老人,大概是俏丽的姑娘,又或者是在草丛中睡
增加生活履历:用阅历丰富感想熏染力
生活履历比较丰富的人,无疑面对古诗词会更有代入感。比如高鼎的《村落居》:
草长莺飞仲春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现在的小朋友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很少有韶光和去放鹞子玩,因此很难体会诗中所展现的那种儿童放鹞子的自由与快乐,更难体会背后所展现的活气勃勃的春景。
当然,有些古诗词描写的东西离我们的当代生活太迢遥,我们不可能体会到那时的社会环境,那么就只管即便增强人生的阅历,然后去感知诗歌中的感情。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过,经典古诗词短小精悍,每每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经历,因此,不同的年纪读同一首古诗词感想熏染不会是完备同等的。
当然,有些精良的作家作品,即便我们没有类似遭遇,但是也能感想熏染到作品中那一种悲哀之美。如,李煜的词。王国维说:“客不雅观之墨客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革,《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不雅观之墨客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脾气愈真,李后主是也。”阅世越浅心灵越靠近婴儿(即“小儿百姓之心”),脾气愈真,李煜作词始终保持着纯洁的性情,并且在作词时较少理性的节制,任其真情实感自由倾泻、一派天真,因此,他的作品写得很精彩。即便我们没有亡国败家的经历,但是“人成长恨”“往事已成空”等的幻灭感却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能够经历的,虽不能完备“感同身受”,(事实上,做到“感同身受”很难。)但却能和他的那种深刻而又广泛的悲痛共鸣。
知人论世:理解作品背景,更好感同身受
有些古诗词单看文本是不足的,还要拓展理解作者的经历与时期背景。由于作者创造每一部作品时,总是与他的创作经历、当时的思想有联系的。即所谓“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出自《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因此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明代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点火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明净在人间。
表面上是在歌颂石灰石,但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知道作者的平生经历之后,才能更好地体会到作者借石灰石表达自己不愿与黑势力与世浮沉的心志。
李清照的这首《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蔼象,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喷鼻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侧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干瘪,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李清照从前生活条件优渥,在四十四岁时,金兵入侵,宋室南渡。她与赵明诚一起仓皇南逃,不久明诚因病逝世,两人半生积攒的金石字画也都散落。李清照独身只身流亡,既遭到国破家亡之痛,又身受颠沛流离之苦。这就使得她后期的作品渗透了深奥深厚的故国之思和出生之感。这首词便是如此。
通过南渡前后过元宵节两种情景的比拟,在表现物是人非、今不如昔的深切感想熏染,丈夫去世去,流落异域,无家可归,词民气坎的悲惨和迷茫是很深重的,同佳节良宵形成了光鲜的对照。虽然景象渐暖,有朋友来约请她去不雅观灯赏月,却被她婉言回绝了。表面上的托词是怕碰到风雨,实际是词人没有赏灯玩月的心情。而无论外界有若何的风云变幻,元宵节始终是元宵节,南宋小朝廷即便偏安一隅依然热衷于歌舞庆祝活动,于是词人的内心更加繁芜。
但是如果完备用作者的性情、人生经历、思想感情来欣赏、理解诗歌却又进入另一个误区。所谓“诗无达诂”,一样平常而言诗歌没有唯一性的阐明,在合理的范围内理解诗歌,都是可行的。《诗经·周南·关雎》曾经一度被阐明为“美后妃之德”,后来人们把它理解为情歌也未尝不可。
以是知人论世是理解诗歌的一种补充,但也不是每一首古诗都这样做,像骆宾王《咏鹅》之类的诗就大可不必太麻烦。
以诗解诗:举一反三,举一反三
首先,相同题材的作品相互“解”。比如,在漫长的历史期间,“牛郎织女”这一题材被人们寄予不同的理解和欲望,南朝《古诗十九首》中有:
迢迢牵牛星,皎皎天河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心裁。
终日不成章,泣涕泣如雨。
天河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在这首诗里,牛郎与织女隔着迢遥的银河,相望而难相会,织女整天用那纤纤素手摆弄织布机,却由于相思太甚,却什么都织不出来,只有如雨的泪水不断流下来。
唐代墨客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在杜牧的笔下,牛郎织女的一年一度七夕相会都是值得倾慕的,从中可见失落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和悲苦,以及满怀的幽怨难诉。
而宋代词人秦不雅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更妙。这首词不说分别之苦,却说情意深长不在朝朝暮暮的相守,对“牛郎织女”这一题材进行了大胆的翻新。正如明朝沈际飞这样评价:“(众人咏)七夕,每每以双星会少离多为恨,而此词多谓情长不在朝暮,化腐烂为神奇!
”在大量的题材、内容、主题相同的文本的比较阅读中,可以领会各位作者不同于古人的创造,同样丰富我们的审美体验。
其次,相同期间的诗相互“解”。同一个历史期间中有相同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现实,因此同一期间的墨客会环绕一个主题进行多角度的描述,从不同的方面反响当时社会,乃至涌现一些诗歌流派。
比如,南宋末期涌现了许多爱国诗篇。陆游的《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诗如其名,是一种壮志难酬的郁愤,戎马生平的陆游,究竟像诸葛亮一样平常意难平;
文天祥的《过单独洋》:
辛劳遭逢起一经,兵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出生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单独洋里叹单独。
人生自古谁无去世?留取赤心照汗青。
此时的文天祥已经在预想身后事,有一种志愿为国捐躯、保持人格肃静的悲壮;
林升的《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当老百姓无家可归时,南方的统治者们却苟且偷安,诗中更多的是讽刺。
不同角度的爱国诗篇,展现不同的墨客对彼时现状的不同见地,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宏不雅观的、丰富的历史背景。
再者,同一墨客的不同诗之间相互解。同一墨客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感想熏染与心境,因此诗歌风格不尽同等。如,陶渊明。
有“古今隐逸之宗”标签的陶渊明,不是天生便是这么平淡。且看“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十六),“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拟古》其八),年少期间的陶渊明,和所有立志读书为兼济天下的学子一样,不仅踏实地学习知识,亦具备非凡的胆识。
在官场中沉浮多年,他创造当时的官场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样,并不能实现他的空想,反而一个欠妥心就变成了自己所讨厌的那类人。于是在某个瞬间他觉醒了:官场是一种对人性的束缚,只有摆脱掉而皈依自然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正如《归园田居》其一中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官场恰如“尘网”,而做官的人便是“羁鸟”“池鱼”。这个困境的最好的办理方法是“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只有这样才得以“返自然”。
当然,我举的这些例子都是非常大略的,艺术无国界,倘若有一天阅读面得到扩大,拿外国文学中精良作品比拟理解也是可行的。
古诗词不仅展现了古代人们的生活,也展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恰如董卿所说,古诗词是“常读常新”的。精良的古诗词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心境之下给人的感想熏染是不一样的。我们该当调动统统感性的、非感性的储备,去更好地感想熏染、领略古诗词中的不同层次的美。本文仅为最近两天我个人的一些粗浅思考,但愿揭橥出来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浸染。
拓展阅读:
陶渊明的诗中蕴含着若何的“隐逸文化”?
“文如其人”与“不能以文章不雅观人”,哪个更符合实际?
从艺术真实角度看读诗歌不必“较真”
写诗没必要全用“雅”语——聊一聊那些口语化的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