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复习李白的《将进酒》,原文如下:

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十四首经典诗歌赏析合集

君不见,

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役夫,丹丘生,

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敷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当年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作甚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首诗的大意是:

你难道没有瞥见吗?那黄河的水,就像从天上倾泻而来。
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来不会再往回流。

你难道没有瞥见吗?那些年迈的父母,面对明镜中那一头白发,不由得深奥深厚悲叹。
清晨还是青丝,到了傍晚却变得如雪一样平常。

人生得意之时,就要尽情地享受欢快。
不要等到金杯无酒往后,空对皎洁的明月。

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干,就一定是有用处的。
只要有本事,千两黄金花完了,也能够再次得到。

且把烹煮羔羊和宰牛,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
到时候,应该高兴畅饮,一气喝上三百杯。

岑勋,元丹丘,请快点饮酒,大家都举杯,不要停下来。

我给你们唱一首歌,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山珍海味歌舞升平的豪华生活,算不上什么富贵。
只希望能醉生梦去世,而不愿复苏。

自古以来,所有的圣贤都是孤独寂寞的。
只有会饮酒的人,才能够流传隽誉。

想当年,陈王曹植设宴平乐不雅观。
喝着名贵的酒,纵情地欢快。

作为主人,你怎么可以说钱不多了呢?你只管安排买酒去,我们大家要一起喝个高兴。

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皮衣,快叫侍儿拿去,统统来换美酒吧。
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一醉方休,共同肃清这无穷无尽的哀愁!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韶光和背景,说法不一。
一样平常认为这首诗是天宝年间,唐玄宗赐金放还后,李白离开京城,开始漫游梁、宋等地,他当时和朋侪岑勋在嵩山另一老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作客,又正值仕途遇挫之际,以是借酒兴诗,来了一次畅快淋漓的抒发。
在这首诗里,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消愁,感叹人生易老,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

李白的这首《将进酒》,气势豪迈,感情豪放,言语流畅,五音繁会,气候非凡,思想内容深奥深厚,艺术表现成熟,具有极强的传染力。
通不雅观全篇,真是大起大落,非如椽巨笔,根本无法达到如此高的艺术境界。

全诗情绪饱满,无论喜怒哀乐,其奔涌迸发均如江河流泻,不可遏止,且起伏跌宕,变革剧烈,但又收放自若;在手腕上多用夸年夜,且每每以巨额数量词进行润色,既表现出其豪迈洒脱的情怀,又使诗作本身显得笔墨畅快,抒怀有力;在构造上大开大阖,充分表示了李白七言歌行的特色。

读完《将进酒》,我们会深深感想熏染到李白的自傲孤傲和狂放不羁。
而且,诗里面名句频出,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等,句句震荡古今,无人能比。

有人称《将进酒》是李白诗歌艺术的颠峰之作,也有人称那不过是他醉酒后的胡言乱语。
实在,他所高唱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并非如某些人所责怪的悲观的享乐主义人生态度,相反,李白是在鼓吹人应该积极把握现实人生,努力创造自我代价。

在历史长河中,任何个人,都不过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
差异就在于,在这条人生路上,留下的足迹是深是浅。
人既然存在,就有存在的情由。
人既然活着,就要有活着的代价。
既然存在,既然活着,就应该做点什么,就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代价。
在伟大的浪漫主义墨客李白看来,这正是其自我存在的代价所在。
 

2021年4月10号 

《行路难·其一》

本日复习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原文如下: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的大意是:金杯中盛满了美酒,每斗代价十千。
玉盘里摆满了精美菜肴,相称宝贵,代价万钱。
心中十分忧郁,无法下咽,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
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内心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封冻了这条大河;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
我想像姜尚一样静坐溪边专心垂钓,闲待东山再起;忽然,又像伊尹那样做梦,梦到乘船经由日边。
人生道路啊!
多么困难,多么困难。
面前歧路这么多,我又身在何处?相信终会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勇往直前,渡过沧海,直达彼岸!

41岁那年,当时早已名满天下的李白奉召入京,犹如天王巨星驾到,连唐玄宗都对他礼遇有加,还得了个“谪神仙”的名头,一韶光风头无二。
本来,李白是怀着管仲、张良、诸葛亮的志向而来的,没想到唐玄宗只是把他当做司马相如,这让李白很受伤。
不到两年韶光,放肆不羁爱自由的李白,就把朝中王侯将相们得罪遍了,唐玄宗也对他失落去了新鲜感,被赐金放还,变相赶出了长安。
离开长安之后,李白郁愤难平,写下著名的三首《行路难》,这首诗是第一首。

李白的这首《行路难》,从艺术手腕上来说,确实是洒脱不群的。
一下子清酒、珍馐罗前,一下子又冰、雪塞川满山;一下子在碧溪上清闲得意地垂钓,一忽儿又在睡梦中乘船绕着太阳转。
宛如彷佛天马行空,纵横恣肆。
每每欣赏至此,便不禁随之入地仙游,超过时、空,享受到一种无可比拟的审美快感。

这首《行路难》,紧张抒写了李白政治道路上遭遇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愤激情绪。
或许这便是盛世大唐带来的悲哀。
在盛世的长安中,李白这样的人物,顶多只是一个谈资,却不会被重视。
比他更长于钻营者,比比皆是。
比他更长于逢迎者,更是如过江之鲫。
在这样一个时期,李白险些是无路可走。

这首《行路难》,大部分笔墨都用来渲染世道困难。
但终极还是落脚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向以“济苍生”为己任,他无时无刻不在积极地追求着。
他渴望超越高山大海,在彼岸寻得一片光明的地方,愿望有一天能施展自己的远大抱负。
表现了他对人生出息的乐不雅观豪迈气概,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情调。
虽然这纯出于他的空想,但这种空想仍旧鼓舞着世世代代的人们去高下求索。
大概,这便是李白浪漫主义诗篇之以是能给人永恒魅力的缘故。

2021年4月21号

《月下独酌》

本日复习李白的《月下独酌》,原文如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缭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首诗大意是:在一个春花烂漫的月夜,我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
我无亲无友,独自一人,开始自斟自饮起来。
站起身来,举杯招引明月共饮。
月光下,影出自己扭捏的身影,觉得到自己和明月及影子,仿佛已成三人了。
但是,玉轮不能与我共饮,且不懂我为什么喜好饮酒。
影子徒然跟随我的身体,晃来晃去。
不管怎么说,还有玉轮和我的影子暂且陪伴着我。
我应及时饮酒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此时,我饮酒吟诗,玉轮也跟在我身边徘徊。
我翩翩起舞,影子随着我一起乱舞,忽前忽后,飘左飘右。
我喝的高兴,且复苏时,玉轮、影子和我共同欢快。
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离我而去。
我多么希望在我孤寂之时,玉轮、影子和我永久相结伴,忘怀世情的交游。
如果真是知音,我们就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自由畅游,永不分离!

李白的《月下独酌》是其最富有浪漫色彩的诗歌之一,情致深婉,别具神韵。
这首诗紧张描写他在月下独自一人饮酒的情景。
月下独酌,本是寂寞的,但他却利用丰富的想像,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真切,更主要的是表达了他长于自我排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绪。

《月下独酌》是李白创作的一组诗。
共四首。
个中第一首最著名,也便是本日复习的这一首。
大约作于李白43岁那年,当时他身在长安。
他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
更加反衬出他在人间间的孤独寂寞情怀,从侧面表现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和厌恶,也表示了他遗世独立的高洁人格。

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化无生命的自然物为有生命、有情的人,和它们一同饮酒、唱歌、起舞。
构思新颖,想象奇妙,任性纯洁,毫无造作。
通过他与明月之间的亲密欢愉,表达了李白仙才旷达的胸襟,以及孤独而豪放的情怀。
以是,千百年来,人们只有对诗仙李白崇拜加膜拜的份,却无法效仿其一二。

2021年4月29号

《古朗月行》

本日复习李白的《古朗月行》,原文如下: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神仙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敷不雅观。

忧来其如何?惨恻摧心肝。

这首诗的大意是:小时候,不认识玉轮, 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疑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中的青云之上。
月中的神仙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总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幸亏以前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才得以清明安宁。
此时的玉轮,已经沉沦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了,不如远远走开吧。
要问我怀有若何的忧虑?所有的悲愁伤感,让我肝肠寸断。

李白的这首《古朗月行》,是他借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
开头写孩提时期对玉轮稚气的认识,写出了玉轮初升时逐渐明朗和宛若瑶池般的景致,接着写玉轮逐渐地由圆而蚀,继而沦没而迷惑不清,末了表达出为玉轮的沦没而心中感到忧愤不平。

整首诗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寻思,充分表示了李白诗歌雄奇旷达、清新俊逸的风格。
在这首诗中,李白利用其特有的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奥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怀,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

这首诗传唱度极高,被收录到小学生语文教材里。
可以说是老幼皆知。
诗中最经典的莫过于“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一语道出了儿童的天真烂漫。
透过这首诗,在让儿童学习和欣赏诗歌美的同时,还可启示儿童的好奇心,理解很多的神话传说,传承我们精良的民族文化。

2021年5月3号

《赠汪伦》

本日复习李白的《赠汪伦》,原文如下: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的大意是:告别好友,李白坐上小船,将要出发远行。
忽然,耳边听到,岸上传来踏歌之声,一群村落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为他送行。
桃花潭水深不可测,深达千尺。
纵然再深,也不如汪伦临行送别,我们之间的那份交情深。

说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据记载,汪伦是唐朝绅士,与李白和王维交好,常有诗文往来赠答。
一日,汪伦听说李白将要前来嬉戏,于是,修书一封,托辞:师长西席喜好嬉戏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
师长西席喜好饮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
李白欣然前往。
此时,汪伦才见告他说:所谓桃花,不过是潭水名称,并无桃花。
所谓万家,不过是店主姓万,并无万家酒店。
李白听后,哈哈大笑。
汪伦殷勤地接待李白多日。
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
李白有感于汪伦的深情厚谊,便作了这首诗表示报答。

李白的这首《赠汪伦》,是一首留别诗。
突出采取衬托手腕,把无形的情意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好友汪伦对他那份朴拙深厚的交情。
全诗措辞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率真直露,言浅意深,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透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李白即将远行,汪伦带领一群村落人踏歌相送,潭水悠悠,情意浓浓,这里的人情景致,都透露出一种朴实的真情。
特殊是末了两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明两人之间那份无可比拟的深厚交情,言尽而意味无穷。
知音难觅,人生得一心腹足以!
得友如此,夫复何求!

2021年5月21号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本日复习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原文如下: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这首诗的大意是:熊熊燃烧的炉火,红红火火,照彻广袤的天地。
红星四溅,紫烟蒸腾。
明月之夜,红彤彤的炉火映红炼铜工人的面庞,映照出一群红脸男人。
冶炼工人一边劳动,一边歌唱,那洪亮的歌声使寒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

据资料记载,李白的这首《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是其组诗作品之一。
大约创作于李白五十三岁那年,第二次游秋浦之时。
那时的李白已年过半百,虽有匡时济世之大志,却又无法施展,便常常借诗歌抒发自己欲罢而又不能的抵牾情怀。
秋浦,唐代池州郡属县,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因境内有秋浦水而得名,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
李白生平三次游秋浦,留下七十余篇佳作。
个中就有《秋浦歌十七首》,我个人仅收录了《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这首诗是一首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诗歌,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较为罕见,因而极为名贵。
全诗依然采取了其惯常的夸年夜手腕,但描写不失落生动真切,色调通亮,气氛热烈,用词新颖,耐人寻味,为人们呈现了一幅卓然生辉的冶炼场景,凸显了雄伟健壮的冶炼工人形象,揭示了冶炼工人丰富的情绪和幽美的情操,字里行间饱含着的赞颂歌颂之情。

我个人之以是单独学习收录了这首《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紧张是震荡于其既夸年夜而又生动真切的描述。
整体来看,这是一幅瑰玮壮不雅观的秋夜冶炼图。
在诗仙李白那神奇的笔下,短短的四句,二十个字,光、热、声、色交织照映,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陪衬映衬,光鲜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景,畅快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的确是一首放射异彩的艺术珍品。

2021年5月29号

《怨情》

本日复习李白的《怨情》,原文如下: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这首诗的大意是:亭亭玉立的美人,无精打采,百无聊赖,卷起珍珠窗帘。
她呆呆地坐在窗前,久久地凝望窗外的风光,一双弯弯的蛾眉牢牢地皱在一起。
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只见她白皙清秀的脸上,梨花带雨,泪痕斑斑。
美人苦处无人知,不知她心里究竟怨的是谁恨的是谁。

李白的这首《怨情》,是一首五言绝句形式的闺怨诗,堪称闺怨诗中名篇。
这首小诗抒写一位美人的幽怨,不直截了当地写怨,而只作美人神态的描述:含颦独坐,泪痕满面,却表现出了她心中深深的愁恨。
诗名中有一个“怨”字,诗中通篇没有涌现这个字,却在用整首诗来诠释它。
全诗措辞平浅大略单纯,情态缠绵悲惨,蕴藉蕴藉,言短意长。

纵不雅观全诗写的便是一个意境,便是表达一个深闺女子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本来,这是一个很平凡的情景,但是,诗仙李白捕捉到了几个点,由这几个点勾出一幅大略的画面,同时又留下无限的遐想。
个中的每一个点每一个小细节,都紧扣“怨”字这个主题,从而充分表示了诗仙李白超级敏锐的洞察力和天赋异禀的创作灵感。
全诗哀婉悲惨,缠绵悱恻。

诗的最高境界便是情绪互通,给人以互动性最强的体验感。
李白的这首《冤情》,一改以往的浪漫夸年夜风格 ,诗的前三句用赋,末端用问句归结“怨情”,短短二十个字,就把人们带入一个铺设好的情景中,自然而然地去体会他当时的心中所想。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由于思念太深了,用情太深了,以是不知不觉就流下相思泪。
明明是思念,是爱一个人,却偏偏用“恨”。
这种恨,实在便是一种爱。
由于深爱一个人,以是总是恨对方不能陪伴在自己身边。

2021年6月29号

《望庐山瀑布》

本日复习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原文如下:

日照喷鼻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的大意是: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照耀着喷鼻香炉峰,幻化出艳丽的紫色烟云。
远了望去,奇丽的瀑布,就像长河悬挂山前。
仿佛三千尺水流,笔直地飞奔直冲而下。
难道是九天之上的银河,垂落到这山崖间。

这首诗一样平常认为是正值青春年华的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
据资料记载,实际上,《望庐山瀑布》共两首,一首为五言古诗,另一首才是这首七言绝句。
比较而言,那首五言古诗鲜为人知,而这首七言绝句就太出名了,传唱度极高,堪称是儿童启蒙诗的首选。
现将李白《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一》转录如下:

西登喷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天河落,半洒云天里。

仰不雅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旁边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李白这首《望庐山瀑布》,是一首七言绝句,家喻户晓,小学生也能倒背如流。
诗中用极其夸年夜的比喻,描述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致。
全诗化动为静,惟妙惟肖,想象奇特,新奇亲切,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可以说,这首诗充分表示了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是一首彪炳史册的经典之作。

诗中最经典的是后两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两句回答了瀑布挂前川到底是怎么挂的,那是从天而降,直接从天上冲到地下。
读到这里,我们仿佛都能听到瀑布冲击到地面发出的巨大轰鸣。
前面说过,这首诗是李白24岁那年所作,当时他还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怀揣着青春的空想、远大的抱负,沿着长江一起漫游,了望庐山,看到确当然不仅仅是一条长长的瀑布,而是飞天而下的银河,由于在他眼里,庐山的风光不仅仅是风光,更像是他大好的青春光阴,时候迸发出青春的光芒。

2021年7月7号

《夜宿山寺》

本日复习李白的《夜宿山寺》,原文如下: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年夜声语,胆怯天上人。

这首诗的大意是:今晚,我入住在山上的寺院里,寺庙地处山巅,显得非常高,彷佛有一百尺的样子。
站在楼上,仿佛便是身在空中,彷佛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置身于浩瀚星空之下,我不敢大声说话,唯胆怯动天上的神仙。

李白的这首《夜宿山寺》是一首五言绝句,当时,李白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创造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于是便登了上去。
凭栏远眺,星光闪烁,李白诗性大发,写下了这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
这首诗,只有短短二十个字,寥寥数笔,利用夸年夜想象力与卓越的描写技巧,把古代建筑的“高”度,与登高当时产生的繁芜感情,描写到了极致,畅快淋漓地表现出了人在高处的愉悦、豪放、可爱、率直。
可以说,这首诗是李白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诗歌的范例代表作,与《独坐静亭山》一样,是我们小时候都能背过的千古名篇。

总体来看,这首诗措辞自然朴素,却形象逼真。
全诗无生平僻字,却字字惊人,堪称“平字见奇”的绝世佳作。
李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想象,大肆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耸如云,描写得很逼真,让人犹如身临其境的觉得,增强了读者的代入感,仿佛自己也置身个中似的,足见诗仙李白的创作功力之高之深。
更为令人拍桌赞叹的是,诗中涌现了“摘星辰”、“惊天人”等字句,乍看上去,这些仿佛是童稚的想法,被诗仙李白信手拈来,用入诗中,让人顿感情趣盎然,浪漫满怀,更增长了一份返璞归真之妙。

2021年7月24号

《登金陵凤凰台》

本日复习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原文如下: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上苍外,

二程度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首诗的大意是:曾几何时,金陵凤凰山的凤凰台上,常常有凤凰飞来飞去。
嫡黄花,物是人非,如今凤去台空,再也看不到凤凰的影子,只有长江江水依旧东流。
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如今吴宫当年的鲜花芳草,已经被埋在荒凉小径。
东晋南渡后也曾建都于金陵,当年晋代豪门世族豪华的衣冠冢,如今也已变成荒冢古丘。
三山有三峰,故号三山,三峰并列,南北相连,一眼望不到头,云雾中若隐若现,有一半仿佛落在上苍之外。
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被横截其间的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
总是由于,谗臣当道,障蔽贤良,犹如浮云遮日。
望不见长安的天子和朝廷,心中忧郁,长怀忧闷。

《登金陵凤凰台》是李白集中为数不多的七言律诗之一。
此诗一说是天宝年间,李白奉命“赐金还山”,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一说是李白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也有人称是李白游览黄鹤楼,并留下“面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后写的,是想与崔颢的《黄鹤楼》争胜。

李白这首《登金陵凤凰台》,是他登金陵凤凰台而创作的怀古抒怀之作。
全诗八句五十六字,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而起兴唱叹,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言情舒志,用以表达深奥深厚的历史感喟与复苏的现实思虑。
这首诗气韵高古,格调悠远,表示了李白诗歌以气夺人的艺术特色,是唐代的律诗中随处颂扬的精品。

纵不雅观全诗,其突出特点在于个中所回荡着的那种充足、憨实之气。
这种憨实博大之气,使李白的思想更加深渊,见地更加高妙,心胸更加阔大。
诗中“三山半落上苍外,二程度分白鹭洲”,这两句诗不仅气候壮丽,对仗工致,是难得的佳句。
而且,透过巨大的立体时空,可以感想熏染到历史的脉搏跳动。
通过李白的举重若轻,从容清闲,以浩然雄大之气充斥整首诗歌,充分表示了他整首诗歌以气夺人的艺术特点。

据传说,李白登临黄鹤楼时,本想题诗一首,结果创造崔颢早就题诗在上,而且,即便自恃天才的李白也不得不折服,悻悻地写下“面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毕竟李白是天才墨客,心中始终没有放下一较高下的心思。
终于在游历金陵凤凰台后,写下了这首《登金陵凤凰台》。
后世诗评家大多认为这两首诗功力在伯仲之间,均达到了相称高的高度,意到其间,天然成韵,自然流畅,不事雕饰,洒脱清丽,同被称为登临怀古的双璧。

2021年8月3号

《玉阶怨》

本日复习李白的《玉阶怨》,原文如下: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这首诗的大意是:白露时节,夜幕降临,无言独立阶前,玉石铺就的台阶,已滋长了晶莹的露水。
夜深久久伫立,露水便浸湿了丝织的袜子。
只好回到室内,再放下用水晶石穿制成的帘子。
望月而待,不能成眠,就这样呆呆地隔着透明的帘子凝望秋月。

从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来看,西汉班婕妤失落宠退却撤退居长信宫,曾作《自悼赋》,有“华殿尘兮玉阶苔”之句,南朝时期的谢朓借用这个句子创作了一首《玉阶怨》诗。
李白这首诗即为拟谢朓诗而作,其详细创作年份不详。

李白的这首《玉阶怨》是借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宫怨诗。
此诗写一位宫女寂寞和惆怅的心情。
先写女主人公无言独立玉阶,露水浓重,浸透了罗袜,她却还在痴痴等待,显示了女主人公的痴情;后写寒气袭人,女主人公回房放下窗帘,却还在凝望秋月,以玉轮的玲珑,衬托了女主人公的幽怨。
全诗无一语正面描写怨情,只是捉住宫女生活中的一个细节,以及一时的生理动态,一个玉阶望月,遗世独立的孤单寂寞的宫女形象,便跃然纸上,令人动容,绝对是古诗中的珍品。

纵不雅观全诗,李白这首诗充分表示了诗家“不著一字,尽得风骚”的真谛。
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色在于“怨而不怒,哀而不伤”。
一样平常而言,以叙人叙事的笔调来抒怀,这很常见,也很随意马虎;以抒怀的笔调来写人,这很少见,也很难。
诗中丝毫不见主人公的姿容与生理状态,而李白彷佛也无动于衷,只以人物行动来表情达意,引读者步入诗情的最幽微之处,为读者保留较大的想象空间,使诗情幽邃深远,心细如发,用情深幽,含思婉转,余韵如缕,堪称佳作。

2021年10月5号

《清平调·其一》

本日复习李白的《清平调·其一》,原文如下:

云想衣裳花想容,

东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首诗的大意是:见到云就遐想到贵妃华艳的衣裳,见到花就遐想到贵妃艳丽的边幅,云朵想与贵妃的衣裳媲美,花儿想与贵妃的边幅比妍,云彩想有贵妃所着一样的华美衣裳,花儿想有贵妃所有一样平常的娇美容颜。
贵妃的边幅和衣饰是如此的美艳动人,以至白云和牡丹也要来为贵妃妆扮。
东风吹拂花圃的围栏,露珠润泽花朵,花色更加娇艳。
如此仙颜的容颜,貌比天仙,天姿国色,如果不是在瑶池群玉山头见到了飘飘仙子,那么也只能是在月光照耀下的瑶池才能看到欣赏到的神女。

李白著名的《清平调》,是在兴庆宫沉喷鼻香亭上所作。
沉喷鼻香亭又称“凉殿”,是唐明皇与杨贵妃消夏纳凉尤其是不雅观赏牡丹之地。
相传,唐明皇携爱妃杨玉环在沉喷鼻香亭赏牡丹品美酒,逸兴勃发的唐明皇即宣李白为其撰新歌词助兴。
借着酒力,李白呼来宦官高力士为他脱去皂靴,又唤贵妃为他磨墨。
酒尽诗出,李白挥笔而成新诗。
乐师李龟年歌咏,戏班弟子伴奏。
连杨贵妃也命人拿来七宝杯,斟满西域葡萄酒,敬于李白。
玄宗也忍不住吹起笛子来。
沉喷鼻香亭内外,牡丹齐放,花喷鼻香阵阵,笙歌袅袅,一派祥和。

李白的这首《清平调》是专门为杨贵妃写的三首新诗中的第一首诗。
这首诗想像奥妙,信手拈来,不露造作之痕。
诗中语语冶艳,字字流葩,读这首诗,如觉东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无须刻画,自然使人以为这是牡丹,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
其突出特点便是反复利用了比喻的修辞手腕,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边幅;写花受东风露华润泽,犹如妃子受君王宠幸;以仙女和嫦娥比贵妃。
这样反复作比,塑造了艳丽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
就这样,诗仙李白采取云、花、露、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赞颂了贵妃的丰满姿容,却不露痕迹。
足见诗仙李白出神入化的艺术成绩和深厚功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想像丰富,用笔灵动,层层递进,互文见义,拟人贴切,夸年夜到位,借用云朵和花儿来衬托杨贵妃的美,又用瑶池和群山来表现美人生活环境的不同,而那样的相见,又显得无比的有情调。
将花与人浑融交融,言在此而意在彼。
“云想衣裳花想容”:既绘花光,又摹人面。
读来,自然使人以为这是牡丹、也是美人、更是温玉、还伴着流喷鼻香,天国也不过如此!
无怪乎文学素养极高的唐玄宗当时就击节讴歌。
也正是由于如此,杨贵妃和唐玄宗都对这首诗非常满意。
而到了今日,这首诗也流传了下来,个中的“云想衣裳花想容,东风拂槛露华浓”,更是成为了经典名句。

2021年10月14号

《独坐敬亭山》

本日复习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原文如下: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首诗的大意是:天上有许许多多的鸟儿,一只一只的,全都高飞远走,消逝的无影无踪。
天空中,仅有一片孤单的云彩,它也不肯稍停少焉,悠哉悠哉,独自清闲地飘向天边。
这里,除了敬亭山,彷佛统统都离我远去,山中显得格外寂静。
我久久地凝望着宁静奇丽的敬亭山,以为敬亭山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彼此都不知足于现状,仿佛永久也看不足,这世上大概只有敬亭山愿和我作伴吧!

那年,李白已年近花甲,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流落流落,经历了蒙冤被囚禁的监牢之灾,经历了带罪被流放夜郎的屈辱之后,李白第七次,也是末了一次来到宣城。
长期的流落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识破了情面冷暖,加之,怀才不遇,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长了孤独寂寞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情仍一如既往。
身心的怠倦,须要得到抚慰。
这次,他独自一人,步履蹒跚地爬上敬亭山,独坐许久,触景生情,十分伤感,孤独悲惨袭上心头,情不自禁的吟下了《独坐敬亭山》这首千古绝唱。

李白的这首《独坐敬亭山》,构思奥妙,想象奇特,以拟人化的手腕,抒发了自身精神天下的旷世孤独。
以前也曾提到,我常常折服于古诗词的简之美,身为诗仙的李白,其炼字功夫更是了得,寥寥数语,前前后后,统共二十个字,所表达的意境和效果,绝对无人企及。
整首诗看似全是景语,无一情语,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虽句句是景,却字字是情。
这首诗通篇读来,让人感到十分宁静。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李白的孤独不是悲惨的孤独,而是浩瀚的孤独,是一种自我精神非常强大的孤独,以是,也只有李白的孤独才能称得上是旷世孤独。
相对付浩瀚宇宙,人是如此微小。
大概,人生来就注定要经历孤独,我们不敢奢谈向诗仙李白学习,毕竟我们没有那么强大的精神支撑,但最少也要学会年夜胆面对孤独,走向大自然,拥抱大自然,在大自然中探求一份自我抚慰。

2021年3月12号

《三五七言》

诗仙李白,无疑是个多产墨客,其佳作浩瀚,皆为经典。
人们普遍认为,李白的诗词,有一个光鲜的特点,便是浪漫夸年夜。
当然,也有个别例外。
譬如说,最近,笔者又重温了李白的《三五七言》:

秋风清,

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

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示知何日?

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

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

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民气,

何如当初莫相识。

这首诗该当是李白为数不多的诉说相思之苦的诗篇。
离愁别绪,深深的相思之情,跃然纸上,凄婉动听。
正如诗中所写: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即便是盛名之下的李白,一旦中了相思之苦,也就再也洒脱浪漫不起来喽。
不得不自怨自艾:早知如此绊民气,何如当初莫相识!

2020年9月18号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