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李白正在宣城谢楼上饮酒赋诗,忽然接到一位素不相识的人写来的信。

信上约请他去距宣城不远的泾县去旅游,信上激情亲切洋溢地写道:

“师长西席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师长西席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写信者署名汪伦
李白虽不知道汪伦是何许人,却对信中描述的“世外桃源”十分神往,决定应邀前往。

李白被人蒙骗后写下最敷衍的一首七绝竟让后人跪拜了1200年

当李白如约而至时,汪伦早已带领着一群人在村落头迎候。

汪伦是泾川豪士,为人激情亲切好客,倜傥不羁,李白和他一见如故。

李白问:“桃园酒家在何处?”

汪伦道:“十里桃花是潭水名,并无桃花;万家酒店是店主人姓万,并无万家酒店。

李白这才恍然大悟,方知自己中了汪伦的计,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汪伦久仰李白大名,听说他来到宣城,特地酿制了美酒,并费尽心血写了一封绝妙的信,终于把李白骗了过来。

李白虽知被骗,却并未怪罪,反而被汪伦的盛情所冲动,在此逗留数日后才拜别,临行时还挥毫写下了那首《赠汪伦》。

《赠汪伦》

李白〔唐代〕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的大意是:

李白乘坐小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纵然桃花潭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意。

此诗虽然可能是李白被人蒙骗后写下的,但却丝毫不影响其成为千古绝唱。
诗中李白用大略朴实的措辞,表达了对汪伦深厚情意的感激。

首句是说我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
此句切实其实是不假思虑,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洒脱神态。

次句不像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
“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
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激情亲切豁达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

三句点明送别的地点是桃花潭。
李白用“水深千尺”描述了桃花潭深不可测的特点,而且语带双关,为结句写交情之深作了伏笔。

结句李白以水深比情深,水深千尺,尚不及情深,汪伦送我之情该是何等朴拙,何等纯洁,何等深厚,何等悠长!

清人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
妙境只在一转换间。

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取比物手腕,变无形的情意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古人写诗,一样平常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
而此诗自呼其名开始,又呼对方之名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声明】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