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每到重阳节,人们都会想起唐代墨客王维写下的这一千古名句。你是否好奇,古人在重阳节佩戴的茱萸长什么样子?
据记载,茱萸是一种喷鼻香味浓郁、颜色赤红的植物,味道类似花椒和橘子皮,可入药。古人认为茱萸可以驱虫、散寒、肃清疫病,重阳节佩茱萸还有消灾除祸、保康健的寓意。
汉代开始就有重阳佩茱萸的风尚。那时的人们会将茱萸佩在腰间或系于臂上。到了晋代,人们开始将茱萸戴在头上。重阳节一度也被称为“茱萸节”。
茱萸有山茱萸、吴茱萸、食茱萸、草茱萸等诸多种类。个中,吴茱萸喷鼻香气浓郁,有驱虫浸染,适宜佩戴,被认为最可能是王维诗中的茱萸。吴茱萸的果实呈扁球形或略五角状扁球形,成长于江浙、岭南、云贵地区。王维居住生活过的今山西、陕西一带还盛产山茱萸,这种茱萸在秋季会结出深赤色的椭圆形小果,十分都雅。
在以“茱萸”为名的植物中,有多种都是传统中药材。例如,《神农本草经》记载,吴茱萸是一味能够止痛、除湿、逐风邪的药材。山茱萸具有祛寒、明目、驱虫等功效,是六味地黄丸的质料之一。
如今,河南西峡、浙江淳安和陕西佛坪是山茱萸的三个紧张产地,这些地区拥有最适宜山茱萸成长的条件。个中,河南西峡县生产了全国一半的山茱萸,栽种面积达到22万亩。这里栽种、售卖山茱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
山茱萸着花时,茂密的黄色小花一簇簇绽放枝头,漫山遍野一片金黄。在陕西佛坪县,每逢山茱萸花季,人们通过开拓“春赏花,秋摘果”,在当地发展旅游业,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往。茱萸小小的赤色果实,如今正给数万农人带来富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