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上午,我为大家做了《人文核心素养与论语创新传授教化设计》讲座和《吟诵论语·童读中华》公开课。培训结束后的第二天上午,在将乐擂茶传承人蒋张生师长西席带领下稽核福建俏丽村落庄高唐镇常口村落。下午随高罗淳师父、庞玄丽师姐、谢贤小弟、李林哲小妹等一道畅游玉华仙洞,返深圳后为家人愉快述之,故有此记。
出将乐县城往南行约五公里,至天阶山脚玉华洞天盛世汉学康养基地,四周群山环抱,林壑尤美,出基地折右直行百米即入玉华洞天景区,沿路上行五六百米,即至玉华仙洞入口。洞口有徐霞客塑像,在右侧黑板上刻有徐霞客当年游玉华洞故事和北宋理学大家将乐名人杨时师长西席题诗,浏览过后,我们就快快的进洞了,一到洞口就感想熏染到一阵很大的风,尤如东风迎面而来,真如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啊!
行不过几十米,风头逐渐收起,耳畔传来潺潺流水声,这便是灵泉了。从右侧向下探望,有一条地下小溪穿流而过,清澈波光浅唱,陶陶然也。再往前走,面前境界忽然阔大,真是别有洞天,梦幻飘缈中洞见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钟乳石,众人目不暇接,只有惊叹。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玉华洞的第一个支洞-藏禾洞,也是全体玉华洞最低的一个洞厅,面积有七、八十平方米,属于廊道略加扩大的洞室。洞底有井泉,泉水汨汨上涌。走进洞厅,前面有“山”有“水”,有“亭台楼阁”,后面还有很深的“庭院”,到处都是“海石花”。
神仙田
在藏禾洞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该当是神仙田, 这是由七八丘翡翠色的石灰岩组成的“梯田”。相传黄帝的药师赤松子曾在此洞采药炼丹,当时开垦了这一垄梯田,他稍事稼穑,年年稻谷丰收。后来,他担心仙种传入人间,就施展法术将禾苗隐蔽了起来。此后,凡人再也见不到田里的禾苗了,故后来人们称此洞为“藏禾洞”。听说每逢春耕时节,这一丘丘梯田便水波盈盈,秋收一过,又变得干涸如故。自藏禾洞沿石阶而上,便到了雷公洞。洞内石笋和石钟乳十分发达,因岩石含有碳酸钙、铁质、方解石、石英等身分,在灯光映射下,全体洞厅色彩斑斓。洞底暗河水声隆隆,犹如雷鸣,故而得名。传说天上雷神每年都要劳驾巡洞一回,在这里安歇。
峨嵋泻雪
走着走着,听导游说:大家快看,这里是峨嵋泻雪,举头瞥见一道洁白的“瀑布”从天而降,又仿佛是“凝止的雪崩”,实在是由亿万年白色的钟乳石沉积而成。古诗云:吾闻峨嵋六月积雪寒,欲往从之蜀道难。侧身西望路漫漫,古洞苍茫拄笏看。溶溶清影摇素壁,皎皎寒光落玉栏。
景象如诗。连续前行,我们看到了“太上老君炼丹炉”,上面还有一道缝隙,透过缝隙还看到炼丹的“火焰”在闪烁。
炼丹炉
大家都是看过《西游记》的,记得孙悟空大闹天宫时把它踢翻了,砸了个洞,后来才补好的。听说此炼丹炉正是被赤松子借到玉华洞炼丹用的。
中国舆图
还有一幅“中国舆图”让人印象深刻,雷公洞洞顶有多簇钟乳石,终年滴水不断,水滴石穿,滴答的水珠竟然不才面的钟乳石上滴出一幅完全的“中国舆图”。传说雷公洞本无泉水湿润,因雷神每年清明来此敬拜一次,是它的思亲泪水化作滴泉,纵然天旱地裂也不会枯竭。是日然造化之伟力,历万劫而自成舆图。我亦暗自思忖:此生修行亦复如是,必得大成也。从雷公洞向西南拐过三道天然斜道,就到了果子洞。果子洞长三十多米,宽三至十二米,高七至十米。洞内由钟乳石幻化成的各种水果遍布个中,硕果累累,悬在半空。有黄瓜、丝瓜、冬瓜、西瓜、柚子、梨、苹果、橄榄、葡萄……真是琳琅满目,搜罗万象。出了果子洞,我们来到了黄泥洞。玉华洞全洞险些都是石头,唯有此处一堆黄泥。它是由石灰岩溶解后形成的次生粘土。黄泥洞长有六十多米,宽二三十米,高十五到二十米。其间有擎天玉柱凌空矗立,气势雄伟。柱面上有龙纹,顶上比翼双飞,维妙维肖,让人不由得想起了神话东海龙宫里的定海神针。
风动石
赏过擎天柱,连续往前走,在一处栏杆勾留,顺着导游手指的方向看见了一块巨大的石头,这块石头形状像一只电熨斗,只有中间一小块着地,下面仿佛被一个海狮顶着,觉得随时会有落下来的危险。导游说这叫“风动石”,听说每当有四级风吹过来的时候,这块巨石就会晃动,故名风动石。从黄泥洞出来连续走,就来到了溪源洞。溪源洞呈长方形,长八十多米,宽二三十米,高低不平,高者十多米,低者则须躬身而过。此洞与黄泥洞高下相连.洞底有一溪流,自西北流向东南,宽一至三米不等,水不深,但清澈见底,四季淙淙。来到溪边,视野空旷起来,头顶都是形状互异倒垂的钟乳石,彷佛随时都要掉下来似的,让民气生畏惧。四周红绿灯光掩映,波光鳞鳞,仿佛来到了海底龙宫。龙宫边有一竹筏,眼见高师父几步跃上筏头,盘腿打坐,银髯飘飘,活像南极仙翁一尊。下得竹筏,师父随口吟成七绝一首:“弥翁清闲玉华宫,真人独钓海天中。七子共修炼元神,九天齐辉济世穹。”大家顿觉诗蕴意趣,惊叹不已。小溪两旁景点星罗棋布。个中有一处景,听师父讲这是“钟吕传道”, 我一看确实像两个人坐在一起在,仿佛在交谈着什么。这便是传说中汉钟离度吕洞宾的故事。凝神望去,二仙对坐半山大石之上,钟离袒胸飘髯,笑颜可掬地注目着吕洞宾,正在点化着什么,吕洞宾仪态谦恭,凝神聆听,手指还在不知所为地摆弄着。
鲤鱼跃龙门
再往前走,仿佛来到了动物天下,有飞奔的犀牛、行走的大象、静卧的骆驼、孔雀开屏、还有鸳鸯戏水……印象最深的是“鲤鱼跃龙门”,举头向上望去,只见凌空有一条巨大的“鲤鱼”正冲着对面的龙门飞跃而去。这条鲤鱼活灵巧现,一贯悬在空中,看不到有任何支撑连接的地方,让人感到很是不可思议。
神笔图
在这些“动物”的中间有一支巨大的“笔”,仿佛是神笔马良用过的那支“神笔”,在其顶上还有一截,至今仍在不断地往下滴水,而且下面的“笔”每天都在往上长,据导游说一百六十年后两者将合二为一,因此人们称之为“百年之吻”。
百年好合
在“神笔”的右上方看到了一位手捧鲜花的俏丽“新娘”和帅气的“新郎”举行婚礼,可是换一个角度拉近间隔一看,却又变成了一对白发苍苍满面皱纹的老人,他们正在演绎“执子之手,白头到老”的爱情故事,因此人们喻之为“百年好合”。
童子拜不雅观音
转了一圈,上了对面一个高台,从高台往对面望去,只见左边石壁边上有一个“童子”正在虔诚膜拜,顺着“童子”膜拜的方向看去,对面的石壁上有一尊惟妙惟肖的“不雅观世音菩萨”正在点头微笑,这便是著名的“童子拜不雅观音”了。
孙悟空
再顺着童子的右上方看去,有一块石壁,只见一个孙悟空赫然涌如今石壁上,切实其实太像了!
和电视剧《西游记》里孙悟空千篇一律,头戴黄色的帽子,一手拿着金箍棒,一手放在额前,腰上缠了一条玄色的带子。容身留连于此,待我们回过神来,创造师父和导游已经不见了,我们以为就这些景了,全部都看完了,于是准备返回,可是走了半天,竟然创造回到了最初的地方,我们确定是迷路了。一番寻觅,末了我们又沿原路快速返回,竟走出了一身大汗,边走边喊师父,一贯快走到玉华洞最高处时才终于和师父会合了。此时,我们已经到了白云洞了。白云洞长近百米,宽四五十米,高二三十米,其规模当不亚于千人会堂。向下望去,只会晤前山峰林立,峰下深不见底,四周星云闪动,山间紫气腾腾,仙雾环抱,仿佛来到了紫微天宫一样平常。
九天揽月
往上走几十步,举头看到了石壁上一幅“嫦娥奔月”图,往左侧石梯旋转上行便会进入“月宫”,这里便是玉华洞最高处了。“月宫”实在并不大,有六七十方,中间有一块突起的大石头,大家逐一坐上去留影纪念,师父笑言:我们本日都上九天揽月了!
一众皆会心抚掌而笑。
弥勒菩萨婴儿像
出了“月宫”,大家便开始往回返了。在归途中的一处石壁上,师父创造了一尊“弥勒菩萨像”,我们顺着师父指的方向看去,果真得见一尊开口大笑的“弥勒菩萨像”,我赶紧拍照记录下这一难得的奇景。放妙手机,我定晴一看,“弥勒菩萨像”变成了一个“婴儿微笑像”,更以为不可思议,让我想起师尊每天凌晨教导我们修炼“回到婴儿状态,欢畅清闲”,真情实景交融,妙不可言!
鸿运当头
玉华洞确如徐霞客所记:“弘含奇瑰,炫巧争奇,遍布幽奥”。连续往下行,走到一处平坦的地方,我们看到了一块巨大的通体闪着红光的像王冠一样平常的“宝石像”,这正是“鸿运当头”了。“宝石”的前面空地上,置放着一把大龙椅,龙椅两侧扶手上盘着两条虬龙,龙椅上方正中是二龙戏珠。大家先后上去拍照留念,创造阁下还有一块大石头上刻着“寿字,寓意“鸿运当头,福寿无量”。出得玉华洞,忽闻阵阵芳草喷鼻香风来,令民气旷神怡。不由想起那“洞中虽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慨叹来。此时正是苍天渐黑时分,顿生恍如隔世之感。注:玉华洞,位于福建省将乐县梅花村落,海内四大名洞之一,是天下上最早被人类创造的溶洞。最早创造于西汉初年,此后有人游览,有游览笔墨记载始于西汉。北宋理学家杨时为玉华洞赋诗第一人。明万历年间,廖九峰为玉华洞修志七卷。崇祯元年,徐霞客游览玉华洞、天阶山、明台寺,写下贱记。
作者/马海军,笔名/玄君。深圳市大有书院院长。
责编:董建兴
来源:公民新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