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别的,就我们常常用的一些针言,实在都是源自古诗词。
例如形容男女自幼一起玩耍,相伴终年夜的“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便是出自李白的《长干行》。
还有像“走马不雅观花”、“万籁俱寂”、“雪泥鸿爪”等等,都是从诗词中提炼出来的。
本日要讲的这首诗是杜甫25岁时游洛阳所写,可能很多人都没有读过,但是诗中却有一个针言,至今仍被广泛利用。(大家可以先找找是哪个,答案很明显。)
《游龙门奉先寺》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杜甫常日给人的印象是潦倒穷困,悲惨悲苦。
他曾为了仕途困守长安整整十年,受尽白眼,尝遍酸楚;安史之乱时,也曾被乱军俘虏,囚于牢中,不得自由;晚年更是悲惨,深交零落,疾病缠身,天涯流落。
然而,在经历这些苦难之前,他也曾是个高枕而卧,心怀梦想的少年,也有过“裘马浮滑”的快意生活。
他曾登上泰山,高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气势磅礴,豪情万丈。
也曾参加左氏庄的夜宴,清吟“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浪漫奇幻,清丽脱俗。
彼时的他,不过20出头,年轻气盛,纵然进士落第,依然豪情壮志,漫游齐、赵,何等洒脱快意。
而这首《游龙门奉先寺》同样是他从前的作品,虽不如《望岳》那般气势雄浑,也比不上《夜宴左氏庄》的清新文雅,但是整首诗融情于景,暗含佛理,读来也别有一番意见意义。
诗题中的“龙门”位于洛阳,本便是山水形胜之地,自北魏起,历朝统治者便陆续在此开凿石窟,雕刻佛像,以是历来又被视为空门圣地。
而“奉先寺”坐落于龙门西山阙口南侧,建于唐高宗年间,可惜的是不过四十多年,便毁于一场大水。
后来又将不远处的龙华寺更名为“奉先寺”,根据韶光来看,杜甫所游的奉先寺实在该当便是原来的龙华寺。
当然奉先寺也好,龙华寺也罢,都不过是个名称,无伤大雅。
先来看看诗歌首联,开门见山,描写了作者先游后宿的旅游行程。
“招提”原是梵语,多用来指代与空门干系之物,根据语境来看,前一句指的是寺庙中的僧人,而后一句则是指住宿的僧房。
“已”和“更”都是虚词,无实义,但是却起着“化虚为实”的浸染,墨客对付奉先寺的喜好之情正是通过这两个字传达出来。
还有两个动词,“游”和“宿”,看似随意,却也不容忽略,前者与标题相呼应,后者则引领下文。
后文中无论是环境描写还是感悟抒发都是由这个“宿”字而来。
开头这两句都是极平常的字,却在内容和情绪上统领全篇,正见墨客笔力非凡。
再来看颔联两句,是环境描写。
夜深了,幽暗的山谷里传来阵阵风声,林中的草木随风摇荡,清冷的月光透过火散的枝叶,洒下斑斑清影。
这里的“虚籁”指的是风声。
《庄子齐物论》中曾将自然界中的风声喻为“天籁”,后世也多以此代指风,例如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未解庄生天籁”,辛弃疾《汉宫春》中的“回顾听月来日诰日籁”,都是在描写风。
而“虚籁”虽也是指风,但又多了一层空寂之意,最早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声林虚籁,沦池灭波”,渲染了一种很沉寂的氛围。
杜甫这里也是如此,虽写风声,但并不喧华,反而更显幽寂,与林中的月色清影共同构成了一幅清冷安谧的山寺夜色图。
身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墨客又是何感想熏染呢?
接着来看颈联,“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这两句依然是写景,但更侧重于抒发个人的感想熏染。
龙门山高耸入云,抬眼望去,繁星点点,残酷的光芒劈面而来;宿在山中寺庙里,仿佛躺在云端上,丝丝寒气,透过软弱的衣裳,蚀骨侵肌,当真是清冷极了。
这里的“天阙”二字历来颇有争议。
王安石读后,曾将其改为“天阅”,从词义上来讲,与“云卧”倒是对上了,但是意境却相去甚远。
还有《杜诗正异》的作者蔡兴宗则认为古本中此处应为“天窥”,又引用了《庄子·秋水》中“用管窥天”的典故加以佐证。
而南宋的陈岩肖却以为无论是“阅”还是“窥”都是忖度,在他看来“语自混成,何必屑屑较噜苏失落大体哉?”
我是比较赞许陈岩肖的不雅观点,虽说律诗的二三联一样平常要对仗,但有时候也不必那么严苛,意境到了便可,正所谓“不以词害意”。
这两句与颔联两句相辅相成,共同营造了一种虚、清、高、冷的氛围。
设想一下,一个人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世间的骚动、尘俗的杂念,想必都会一扫而空,心灵也会得到净化。
以是末了一联“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自然而然,迎刃而解。
之前我们说过这首诗有个针言,便是末了一句的“发人深省”了。
而最为人所称道的还是“觉”字,有两层含义,一是“jiao”,意为睡醒;二便是“jue”,即佛家所谓的“觉悟”。
墨客夜宿山寺,拂晓时分,从睡梦中醒来,又听到钟声,因此顿悟。
传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在菩提树下,起誓“不成正觉,不起此座”,七天之后的凌晨,终于觉悟成佛。
当然,杜甫又不是要成佛,以是他的“觉悟”只用了一夜。
至于他到底顿悟了什么,诗中并没有明言,留给读者自己去预测了。
我们评价杜甫的诗,一样平常是雄浑悲壮,沉郁抑扬。
但是这首《游龙门奉先寺》却不一样,写景,自然而清幽,抒怀,蕴藉而隽永。
整首诗融情于景,末了又以“发人深省”这个针言结束全文,言已尽而意无穷。
《杜诗镜铨》评价这首诗“气体高妙,澹然自足”,我深以为然。
不知你认为杜甫这首诗写得如何?欢迎一起来谈论。
-END-
作者:解忧诗词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