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词作品时,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不雅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个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

把稳主客不雅观两方面领悟的程度。
只有捉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表示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传染浸染,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

2.古典诗词常见意象的意义:

杨柳—惜别 圆月—思念 落叶—失落意 东风—得意 征蓬、归雁—思念(思乡)

2017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诗词鉴赏常识点大年夜全

流水—光阴流逝 梅花—傲视 南冠—囚犯 松竹梅 — 高尚情操 大海—开阔

古迹—怀古伤今 小草—平凡、生命力顽强或弱不禁风 哀鸿—哀伤苦痛流落失落所的人

如:“鸿雁遍野”“哀鸿遍野”即指百姓流落失落所 白衣苍狗,

又白云苍狗—世事变幻无穷

吴钩—宝刀、利剑,指渴求建功立业者的利器

莼羹、鲈脍、莼鲈秋思—思乡之情

双鲤—书信

庄周梦蝶—迷惑的梦幻和变革无常的事物

采薇—隐居生活

碧血—为正义奇迹流的血

苌弘化碧—梦冤而去世或忠心不泯

折桂—科举及第

怀桔—孝顺双亲 红

叶—以诗传情

红豆-相思

昆山玉—精彩的人才

咏絮—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

三、辨析表现手腕:

1.直抒胸臆

2.借景(物、事、画面)抒怀

3.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4.托物言志

5.借古讽(喻)今《石头城》《乌衣巷》

6.通过典故言志《锦瑟》

7.渲染

8.移情化

9.对话表现人物皎然《寻陆鸿建不遇》

10.以小见大

11.侧面描写(《风》)

1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琵琶行》中对音乐的描写

13.虚实结合

14.点面结合

15.一语双关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

16.浪漫主义表现手腕 《梦游天姥吟留别》

17.夸年夜(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18.象征

19.通过想象(梦境)来表现主题《梦游天姥吟留别》《迢迢牵牛星》《鹊桥仙》

20.明贬(褒)暗褒(贬)

21.赋、比、兴

22.重章叠唱(《秦风.无衣》)

23.比拟

24.类比

25.反复

26.动静结合(《山居秋暝》)

27.衬托(正、反)

28.以动衬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29.以静写(衬)动

30.以乐景衬哀景

31.以哀景衬乐景

32.拟人

33.比喻(“问君能有多少很多多少愁,宛如彷佛一江春水向东流”)

方法点拨:一首诗可以综合利用几种表现手腕,要能细心辨析、详细剖析某种或几种表现手腕在诗歌中利用的妙处。

解答技巧:先表明不雅观点,即利用了何种表现手腕。
接着,根据此种表现手腕的特点,剖析它在表现诗歌内容和主旨方面的妙处。

四、把握情绪类型

1.忧国伤时

①戳穿统治者的昏庸腐烂。
如杜牧《过华清宫》

②反响离乱的痛楚。
如杜甫的《春望》

③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④ 对国家民族出息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

2.建功报国

①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曹操《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义士晚年,壮心不已。
) 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

②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 :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如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③报国无门的悲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④山河沦丧的痛楚。
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单独洋》杜甫《春望》⑤空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

⑥年华消散,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⑦ 戳穿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屈原《涉江》

3.思乡怀人

①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矿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温庭钧《商山早行》

②思念亲友 如:王维《玄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死活两茫茫》

③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神。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④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外子罢远征?)

4.长亭送别

①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

②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州》(海内存心腹,天涯若比邻)

③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5.生活杂感

①寄情山水、田园的清闲恬淡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昔盛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③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④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⑤仕途失落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⑥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杜甫《春夜喜雨》、辛弃疾《西江月》

6.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应把稳的问题

①理解作家的平生、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哨出生入去世,南归之后又遭到屈膝降服佩服派的派挤和打击,以是其词多为回顾过去风起云涌的战斗生活,

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感情,风格豪放悲慨。

②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特点,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文学,适当理解某个时期的风貌,同样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

比如,唐代国力壮大,弃文竞武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绪豪迈,在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报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感情激荡。
而宋代则大不相同,济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候,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凄凉之气多了,雄伟气概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③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全体作品奠定了情绪基调,序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主要的,因而不能忽略。

④ 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个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非常繁芜的情绪,这一点要特殊把稳,当然读者有时也可以在原作的根本上发挥想象,进行二度创作。
其余,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方向和风格一样平常是固定的,但也不用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
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风格之外的创作。

五、分清艺术风格

1.豪放类:

苍凉博大 志趣高远 情绪深奥深厚 雄劲粗犷 气势雄浑 气氛悲壮 意境高远 清新洒脱

情调豪迈 寄托遥深 气势雄伟 想象新奇 腾挪跌宕 撼民气魄 景象壮阔

2.婉约类:

风格清新 清新淡雅 蕴藉蕴藉 韵味悠长 “诗中有画” 格调凄清

意境深邃 清幽空寂 宁静空灵 抒怀蕴藉婉转

诗歌鉴赏写法哀求:

填空型:

看清题目哀求,把稳题目空格前后相互照料的措辞及能给我们启示、暗示的笔墨。
所需信息只管即便在诗句中提取。

问答型 :

负责审题、明了哀求。
读全、读准、读懂题目。
明确答案来源于何处(如全诗、上阕、首联等),答题时要有得分点意识。

做到“问什么,写什么;要什么,给什么”。

一样平常可采取“总—分 —总”式。

①概括特色(一个判断以标明不雅观点,回答题中所问)

②扣住哀求,结合诗句进行剖析阐述以证明不雅观点

③揭示这样写的好处。
即诗歌写了什么、如何写的、这样写的妙处。

其余做诗歌鉴赏诗时。
还要把稳以下几点:

① 要紧扣哀求,环绕题指展开论述。

②不能用读后感、诗句阐明代替诗歌鉴赏。

③对作品理解、评价,力求准确、合理、有根据,不能无中生有、任意发挥、随意拔高。

④术语表述要精确。
切忌不着边际,乱套名词术语,费时而不显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