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住的小区对过是一所小学校,孩子们放了暑假,周围各种补习班、兴趣班乃至舞蹈队、球队、武术队、练琴房,开始热闹起来。

很多孩子要在这个暑假里,参加这个补习班那个特长班,要不便是夏令营、拓展演习,每天一早一晚,接送孩子的人流车流相继而来。

不由想起我们小时候,放了暑假,我们这些乡下孩子像出飞的小鸟,飞向了屯子广阔的天地,在田园在水岸在山坡在密林探求诗意的生活,多么清闲清闲、快乐无比啊!

捕蝉,笑意写在脸上

那些年我们暑假里的诗意生活

唐人白居易说:

荷喷鼻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

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暑假之后,正遇上新蝉蜕变羽化之际,小金蝉、黑蚱蝉、呀嘟噜,各种蝉儿隐匿在白杨、岸柳的枝枝叶叶间,“知了……知了”的鸣唱,诱引的孩子们扛着长竹竿,拎着提前备好的新面筋、牛尾扣,到沿河一带的柳林深处捕蝉来了。
而清代“性灵派”代表墨客袁枚的一首《所见》,形象地描述出孩子们捕捉鸣蝉的情景: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那时,我和小伙伴们分工明确,有踩在老牛喧软的脊背上的,有踏着伙伴软弱的肩膀上的,还有攀爬到高高的树杈上的,接过下面的人递来的长竹竿,竹竿末梢早已套上了牛尾扣或黏面筋,悄悄儿伸向正悠然淡定的蝉儿,猛地一拽,就把黑褐色的蝉儿扣住、黏住了。
捉了“吱儿、吱儿”大叫的鸣蝉,丢进布袋子里,那欢畅那惬意写在花脸蛋上,飘荡在风凉的河风里。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我们的家乡虽没有唐代诗佛王维笔下的若耶溪清柔美丽,可蝉鸣如织的柳林更为宁静,鸟语啁啾的坡岭更是清凉,我们乏了困了,枕着一浪浪顺河风,聆听一波波清蝉鸣,一帘幽梦在浓密的绿荫里浮了上来......

采荷,莲歌荡在风中

我的家乡是水乡, 小村落周边不乏河汊、池塘,沟渠、水塘里生满了田田莲藕、青青菱角,特殊是那亭亭净植的绿荷,从夏初“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到盛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荷渲染的景致甚而比南宋杨万里所描述的还要美。
我和小伙伴们咿咿呀呀唱着谣曲,唱汉乐府里的《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也唱南北朝时的《西洲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头。

踏歌而去村落西的白马河采莲来了。

走过田舍的篱园,盘盘绕绕的扁豆花、牵牛花上,飘飘摇摇的芦苇、红蓼丛中,那些飞飞停停的红蜻蜓、绿蜻蜓吸引了我们:

碧玉眼睛云母翅,轻于粉蝶瘦于蜂。

坐来迎拂波光久,岂是殷勤为蓼丛。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这些大眼睛、红翅膀、绿翅膀的小精灵啊,你是来欢迎我们的吗?我和小伙伴有的撵着它跑,有的悄悄凑近停落的蜻蜓,伸手去捕捉,轻轻呼唤:“来呀来呀,亲爱的小伙伴,和我们一起采莲去!

南朝墨客江洪云:

风生绿叶聚,颠簸紫茎开。

含花复含实,正待佳人来。

宋人欧阳修说:

池面风来波潋潋,波间露下叶田田。

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

我们小孩子不是红粉佳人,也不是红妆美女,一个个被这满眼的绿、扑鼻的喷鼻香迷住了,田田的荷叶高高低低、层层叠叠,早已铺满了偌大一片荷塘,近处的碧绿碧绿,远处的墨绿墨绿,间有数支浅浅的淡绿,微风拂过,层层翻涌,送来清澈悠远的喷鼻香气。
“客行触暑向湖涯,拗得青荷作伞持。
”我们采了岸边的荷叶,戴在头顶当作遮阳伞、擎雨盖,那清凉那清爽那暗香,醉了醉了,醉得让荷花丛里那只红蜻蜓呆呆地看笑话哩。

最妙的是“低头弄莲子”。
蜂窝状的绿莲蓬已然在水中心高高的擎起,在微风里摇荡,仿佛向我们招手存问。
经不住诱惑,我们脱得赤条条,像一只只水鸭子,扑通扑通跳进塘里,一个猛子扎到近旁,绝不懂得怜喷鼻香惜玉,噼啪噼啪,折上几只回来。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南宋辛弃疾那老头儿说得可真形象啊,我们剥着一个个清秀的莲蓬,取出一枚枚青绿的莲子,吃起来清清甜甜、脆脆爽爽,炎炎长夏在青莲子的韵味里,愈加让我们留恋。

听蛙,仙乐飘在野外

点点蛙鼓、声声天籁,是乡间夏日里最为平凡,也最为美妙的音乐。
“何处最添诗客兴?薄暮烟雨乱蛙声。
”有蛙鸣相伴,漫长的暑假多么美好啊!

雨后初晴,幼年的我沉静下来,喜好一个人溜达于夏夜的荷塘边、稻田旁,聆听这洞彻心灵的仙乐。
初起,是怯怯地独唱,音符有些单调,但清澈、悠扬,仿佛在轻轻呼唤什么;尔后,是几个声部的小合唱,曲调欢畅亮丽,仿佛在娓娓讲述着一段俏丽的传说;到后来,便是气势磅礴的大合唱了,音有高低、声有急缓,高音尖亮、亢奋,低音憨实、粗犷,急时如骤雨,催人奋进,缓时似溪流,轻扣心弦……

有月的夜晚,蛙鸣和着月光的旋律,浸润荷花、稻花的暗香,潺潺地流进内心,白天诸多燠热和烦恼消却了,心儿变得宁静而明澈。

到乡野听蛙声吧,让匆匆的脚步慢下来,让骚动的光阴静下来,让心儿在这大自然的清音里来一次洗礼。

从这一波波葱茏的蛙声里,你可以听得到“身在乱蛙声里睡,心从化蝶梦中归”、“萤火一星沿岸草,蛙声十里出山泉”禅意般的宁静;望得见“喜看稻菽千重浪,各处英雄下夕烟”的金色喜悦;品得出“鹅湖山下稻粱肥”、“村落家家有浊醪”的美妙风味......

-作者-

刘琪瑞,男,山东郯城人,一位资深文学爱好者,出版散文集《那年的歌声》《乡愁是弯蓝玉轮》和小小说集《河东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