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枯石烂、柔情似水、青梅竹马、魂牵梦绕、比翼连枝…这些唯美浪漫的针言背后,是一首首动人的诗词。
【走马不雅观花】
源自:唐·孟郊《登科后》: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751-814):唐代墨客,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
孟郊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直到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46岁时才成功登科。
在得知自己登科及第的后,孟郊心情极度激动,喜不自胜。为了表达这种难以自抑的激动心情,孟郊写下了《登科后》。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表达了墨客在东风里洋洋得意地跨马奔跑,一天就看完了长安的似锦繁花,展现了极度欢畅的心情。
【回眸一笑】
源自:白居易《长恨歌》诗: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描述了杨贵妃(杨玉环)的绝世仙颜,是其他后宫佳丽无法与之比较的。
白居易与好友陈鸿、王质夫一同游览仙游寺。在游览过程中,他们谈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白居易深受冲动,决定将其写成一首长篇叙事诗。
王质夫鼓励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何如?”
在好友的鼓励下,白居易屡次修正,终于写出了《长恨歌》。
《长恨歌》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题材,融入了作者对人物深刻的同情和感慨,展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在安史之乱中的毁灭,以及唐玄宗在杨贵妃去世后无尽的思念和悲痛。
【万籁俱寂】
源自: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常建(708-765),唐代墨客,与王昌龄同榜进士,曾任盱眙尉。生平仕途不得意,因此常游览名山胜景以自娱。
在游览破山寺后禅院时,他被其清幽寂静的环境所吸引,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诗中着力描写后禅院景物的宁静,表现了作者淡泊的襟怀和对隐逸生活的神往。
【人面桃花】
源自:崔护《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相传,崔护在公元796年(贞元十二年)登第(进士及第)后,曾去长安城外的南庄远足。偶遇一位俏丽的姑娘,两人彼此之间产生了深深的好感。次年清明节,当崔护再次前往南庄探求那位姑娘时,却创造人去楼空,只留下了满园的桃花。“重寻不遇”的经历,让崔护失落落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题都城南庄》。
【青梅竹马】
源自:李白《长干行》: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长干行》是李白在金陵(今南京市)游历时所作,韶光大约在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秋末之后不久。
《长干行》以一位商妇的口吻,阐述了她的爱情生活,倾吐了对付远方丈夫的殷切思念。诗中描述了年幼时的青梅竹马、羞涩的初嫁、热恋的浓稠、离去的思念等生动细腻的生活细节,完全地塑造了一位长干里少女从年幼到成为贩子妇的生活进程。
【心有灵犀】
源自:李商隐《无题二首》: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据史籍记载,李商隐曾与一位女羽士有过一段深厚的感情,但由于各类缘故原由,终极未能在一起。这段经历可能引发了他创作《无题二首》等爱情诗的灵感。
《无题二首》紧张表达了对墨客爱情的神往、追求和无奈之情。诗中利用了大量的象征和隐喻手腕,将爱情与人生、命运等主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展现了墨客对爱情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海枯石烂】
源自:元好问《摸鱼儿》:
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
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辛弃疾已近四十岁。
辛弃疾由湖北转运副使改调湖南转运副使。转运副使是掌管一起财赋的官职,这个官职显然与辛弃疾要规复失落地的志愿大相径庭。上任途中,同寅王正之在山亭为他摆下酒席送别,他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词。
辛弃疾生平忧国忧民,积极主见抗击金军、规复中原。在南宋朝廷中,他的主见始终未得到采纳。这首词正是在他深感朝廷无心规复、个人壮志难酬的心情表示。
【悲欢离合】
源自:苏轼《水调歌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被派往密州,但调任至离胞弟苏辙较近的地方的欲望并未实现。
中秋之夜,面对皓月当空,苏轼想起了远方的弟弟,心中涌起无尽的感慨。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表达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和美好祝愿。
【不拘一格】
源自: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道光十九年(1839年),也便是己亥年。这一年,墨客龚自珍48岁。
在辞官返乡及北上欢迎妻儿的途中,龚自珍深感清朝朝廷的压抑和束缚,尤其是对人才的束缚。这种感想熏染引发了他强烈的变革社会的欲望,于是写下了《己亥杂诗》这组诗集。
诗中表达了墨客对清朝社会现状的深刻批驳,同时寄寓了他对改革和变革的强烈期望。
【名垂千古】
源自:杜甫《醉时歌》:
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知何用!
天宝十四载(755年)春,此时已经是困守在长安的第十个年头了。他仕途坎坷,生活捉襟见肘,再加上社会阴郁,使得他的牢骚愤怨进步神速。
《醉时歌》是写给好友郑虔的。郑虔是当时有名的学者,他的诗、书、画被唐玄宗评为“三绝”。两人只管年事相差很大(杜甫初遇郑虔时,郑虔已近六十岁),但过从甚密,且郑虔的处境和杜甫一样很不得意。
诗中阐述了杜甫和郑虔的不幸遭遇,充满了对社会的嘲笑和自嘲。诗歌表达了他们抱负远大而又沉沦不遇的焦灼苦闷和感慨愤懑之情。
【雾里看花】
源自: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春天,此时间隔杜甫去世仅有半年多的韶光。
杜甫流落在潭州(今湖南长沙)附近的湘江上。他因严武去世而离开成都,失落去朝廷官职,生活困顿,四处流落。
小寒食节是清明节的前一天。在这一天,人们禁烟火,只能吃冷食。杜甫在小寒食节这一天写下了这首诗。
诗中表达了杜甫晚年落泊江湖而依然深切关怀唐王朝安危的思想感情。只管他身处困境,但仍旧心系国家安危,担忧时局。
【天涯比邻】
【来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存心腹,天涯若比邻。
王勃的朋侪杜少府(唐朝对县尉的通称)即将到四川去上任。在杜少府即将远赴他乡、离去之际,王勃在长安为他送行,并写下了这首送别诗。
表达了墨客与朋侪之间深厚的情意,以及对朋侪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诗中展现了墨客宽广的胸襟和积极乐不雅观的人生态度,也表示了朴拙的交情可以战胜空间的阻隔,肃清孤独和苦闷的道理。
【秉烛夜游】
源自:《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东汉末年,是统治阶级内部抵牾最尖锐、政治最混乱阴郁的期间。官僚和知识分子接连受到屠戮和禁锢,卖官鬻爵、贿赂公行,政治上的腐蚀和堕落已达到顶点。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一样平常文人基本没有任何出路,他们由于民气抱负的幻灭而跌入颓废感伤的深谷。为了排解苦闷,他们对人生的代价不雅观、人生的末了归宿等进行反思。
《生年不满百》正是这种失落意沉沦文人思想的反响。诗中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忧虑无穷的感慨,并劝人通达世事,及时行乐,不必为那些毫无益处的事而昼夜烦忧。
同时,这首诗也讽刺了那些梦想富贵者不睬解领悟人生的愚蠢无知,并表现出人生毫无出路的痛楚。
【如胶似漆】
源自:《客从远方来》: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这首诗被普遍认为是妻子思念丈夫的诗作,反响了当时社会中夫妻分离、思念之情普遍的社会征象。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政治阴郁,文人学者在这样的背景下心系国家命运,以诗歌表达了对时期的反思与感怀。
【冰心玉壶】
源自: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盛唐期间的著名边塞墨客,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但仕途并不顺畅,曾多次被贬谪。天宝元年(742年),他再次被贬为江宁县丞。
辛渐,王昌龄的好友,由润州(今江苏镇江)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
王昌龄在诗中表达了与朋侪离去的悲哀,“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达了自己对朋侪的朴拙交情和高洁品质的坚守。
【无穷无尽】
源自:晏殊《踏莎行》: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秦不雅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师长西席。
绍圣元年(1094年),秦不雅观因受到朝廷中党派之争的牵连,从京城贬为杭州通判。
在履新途中,他再次被贬为监处州酒税,次年(1096年)又削秩被贬至郴州。
《踏莎行》创作于绍圣四年(1097年)的暮春时节的郴州旅舍中。此时的秦不雅观连续三次遭受贬谪打击,身处异域、心情低落。词中充满了对人生痛楚和离愁别绪抒发。,
【石破天惊】
源自:李贺《李凭箜篌引》: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墨客,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他被誉为“诗鬼”,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墨客。
《李凭箜篌引》大约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至元和八年(813年)之间,此时李贺任职于长安,官奉礼郎(执掌敬拜的九品小官)。
诗歌以乐工李凭弹奏箜篌为主题,通过奇特的想象和丰富的比喻,展现了李凭的高超弹奏技艺。
【雪泥鸿爪】
源自: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有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嘉祐六年(1061年)冬,苏轼与苏辙结伴从四川眉山老家动身,前往东京汴梁应科举试。途中经由渑池,两人在县中寺庙寻僧舍过夜,并在庙中墙壁上题诗。
后来,两兄弟都得中进士,各奔东西。苏辙送苏轼至郑州后,分离回京,作诗《怀渑池寄子瞻兄》寄给苏轼。
苏轼收到苏辙的诗后,大为冲动,便写了这首《和子由渑池怀旧》作为和诗。
【不安于室】
源自:叶绍翁《游园不值》: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不安于室来。
《游园不值》描述的是叶绍翁去拜访一位朋侪,却未能与朋侪见面的经历。当他遗憾地站在园外时,有时瞥见一枝出墙的红杏,从而感想熏染到园中一定特殊俏丽,满园的俏丽景致是关不住的。
这一期间的南宋社会动荡不安,政治环境繁芜。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文人墨客感到报国无门,壮志难酬。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不安于室来”暗示了墨客对朋侪的园子中春色的欣赏和神往。表示了叶绍翁渴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又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器重交情,但又不得不面对人生的离去和变迁。
【倾国倾城】
源自:《李延年歌》: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国与倾城,佳人难再得。
《李延年歌》,别号《佳人曲》。
李延年是西汉期间的音乐家,善于音乐创作,常为著名文人如司马相如等的词配曲。
在一次宫廷宴会上,李延年献唱了这首歌,即《李延年歌》或《佳人曲》。
歌词中描述的佳人形象引起了汉武帝的极大兴趣,好奇世间是否真有如此佳人。
于是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推举了李延年的妹妹,汉武帝召奏效公然创造其妹妹妙丽善舞,于是纳她为宠姬,即后来的李夫人。
李延年因此也得到了汉武帝的恩宠。
后来,随着李夫人的病逝,李延年和家族自然就失落宠了,李延年的命运也发生了逆转。
【曲径通幽】
源自: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唐代的墨客,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曾任盱眙县尉。
常建生平仕途不得意,因此常游览名山胜景以自娱。他的诗多为五言,内容多以山林、寺不雅观为主。
墨客在清晨游览破山寺后禅院的情景,朝阳初升,光照山上树林,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创造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
诗中通过对后禅院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淡泊的襟怀和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白云苍狗】
源自:杜甫《可叹》:
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可叹》的主人公是和杜甫同时期的墨客王季友,杜甫通过描述王季友的平生遭遇,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慨和对王季友的同情。
王季友年轻时家贫,以卖草鞋为生,被巨室妻子柳氏嫌弃而离家出走。后来王季友发奋攻读,考上状元,成为一代名流,离弃他的柳氏后来又回到他身边。杜甫在诗中生动地描述了这一故事。
你还知道哪些针言是出自诗词的呢?留言区见告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