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李世民简介 为政举措 人物评价 《过旧宅》《还陕述怀》《经破薛举战地》 赐房玄龄 饮马长城 窟行帝京篇 正日临朝

李世民简介

平生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是唐朝第二位天子,626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号贞不雅观。
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
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盘据政权,终极统一中国。
李世民是一位精彩的军事家,政治家,在位期间,其对唐朝的建立与国家的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并取得了决定性的浸染,他爱好文学与书法,并有墨宝传世。

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
他强调以民为本,常说:“民,水也;君,舟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太宗登基之初,敕令轻徭薄赋,让老百姓休养生息。
唐太宗爱惜民力,从不轻易征发徭役。
他患有气疾,不适宜居住在湿润的旧宫殿,但他在隋朝的旧宫殿里住了良久。
贞不雅观之初,在唐太宗的带领下,君臣和谐,全国高下齐心专心,经济很快得到了好转。
到了贞不雅观八九年,牛马遍野,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涌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苏师长教师读诗  唐太宗李世平易近全文阅读

公元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去世兄弟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后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让位,李世民继位,即为唐太宗。
李世民登基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见地,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明君。
唐太宗客气纳谏,在海内厉行节约,加之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涌现了国泰民安的局势,首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不雅观之治,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坚实的根本。

从前经历

据唐朝史记记载:太宗天子是开皇十八年12月戊午(公元599年1月23日)出生于陕西武功别馆(今陕西省武功县),是唐高祖李渊与窦皇后的二子。
隋朝末浊世,李渊和李世民父子趁势于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逐步统一全国。

公元617年(大业十三年)六月,与其兄李建成率兵攻西河(今汾阳),首战得胜,匆匆使李渊决意西向关中。
李世民任右领军大都督,统右三军,封敦煌郡公。
不久占领长安,立杨侑为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杨侑被封李渊为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进封唐王,李世民为京兆尹,改封秦公。

公元618年(义宁二年)三月,李世民为右元帅,封辅祭国公。

同年五月,隋恭帝杨侑禅位于唐朝,唐王李渊即天子位,改国号为唐朝,改元武德。
武德元年,以李世民为尚书令、右翊卫大将军,进封秦王。
武德四年被封为天策年夜将。

唐朝建立往后,为统一全国,先后进行了六次大的战役。
这六个战役李世民就指挥了四个(其他两个战役是由李孝恭、李靖指挥的平定江陵梁王萧铣之战与平定江淮辅公祏之战),全部取得了胜利,为唐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李世民自此威望日隆,尤其是在虎牢之战后进入长安时,受到部分军民以天子的礼仪招待。
武德四年冬10月,封为天策年夜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食邑增至二万户。
高祖又下诏特许天策府自置官属,俨然形成一个小政府机构。

李世民在战斗中看重战前侦察,虽屡次遇险,但每次战斗都能作到心腹知彼,长于制造战机,当敌强我弱时,他常常用“坚壁挫锐”的战法拖垮仇敌,战斗中身先士卒,亲自率领骑兵突击敌阵,胜利后勇追穷寇,不给仇敌喘息之机,因此得到了每次战役的胜利。
在统一边陲的战役中,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明于知将选拔良才,取得了战役的胜利。
李世民用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为大唐盛世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位韶光

玄武门之变发生于唐高祖武德九年6月4日(626年)。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并立世子李建成为太子。
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打算,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
但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渊却犹豫未定。
太子李建成随即联合四弟齐王李元吉,排挤李世民。
李渊的柔嫩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
李建成曾经下毒害李世民(存疑)。
武德九年,突厥犯边,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借此要把握住秦王的兵马,并准备在昆明池设伏兵杀李世民。
太子府率更丞王晊把这一密议见告了秦王。
李世民在危急时候决定背水一战,先发制人。
抢先一步杀去世大哥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
3天后(癸亥),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诏曰:“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
八月初九(9月4日),李世民登基。
[7]唐太宗登基后,居安思危,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施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终于匆匆成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升平景象,史称贞不雅观之治。
贞不雅观之治是中国封建时期最著名的“治世”。
贞不雅观四年(630),唐太宗遣李靖平定东突厥,俘虏颉利可汗,解除了北边的威胁;九年,平定吐谷浑,俘其王慕容伏允;十四年,又派侯君集平定高昌氏,于其地置西州,并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置安西都护府。
唐太宗对东突厥降众及寄托于突厥的各族实行比较开明的政策,受到他们的拥护,因而被尊为“天可汗”。
十五年以江夏王李道宗送文成公主和亲于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发展了汉、藏两族间的经济文化互换。
但唐太宗晚年还亲征高句丽。
唐太宗立宗子李承乾为太子,后来侧重第四子魏王李泰,李承乾由此产生了夺嗣之惧,企图发动政变刺杀李泰,没有成功,被废为庶人。
唐太宗为防止身后发生兄弟仇杀的悲剧,贬魏王李泰,改立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即往后的唐高宗。

武德九年(626年)8月,因唐朝发生玄武门之变,政局不稳,东突厥伺机入侵,攻至距都城长安仅40里的泾阳(今陕西咸阳泾阳县),京师震撼。
此时,长安兵力不过数万,刚刚登基的唐太宗李世民被迫设疑兵之计,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6骑在渭水隔河与颉利可汗对话,怒斥颉利、突利二可汗背约。
《唐语林》记载唐太宗“空府库”赠予颉利可汗金帛财物,以求突厥退军,并与之结“渭水之盟”,唐太宗于629年八月任命李靖、李勣、柴绍、李道宗等为行军总管,出兵征讨东突厥。
630年三月颉利兵败被俘,东突厥灭亡。

生卒

贞不雅观二十二年(648年)正月,唐太宗撰写《帝范》十二篇颁赏给太子李治。
贞不雅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得了痢疾(一说是服用丹药暴病),医治终极无效,命太子李治到金掖门代理国事。
贞不雅观二十三年五月廿六己巳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驾崩于终南山上的翠微宫含风殿,享年50岁,在位23年,初谥文天子,庙号太宗,747年加谥文武圣天子,749年加谥文武大圣天子,754年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天子,葬于昭陵(位于今中国陕西省礼泉县东北50多里山峰上)。

为政举措

政治

1.吸取隋亡教训

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
他强调以民为本,常说:“民,水也;君,舟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太宗登基之初,敕令轻徭薄赋,让老百姓休养生息。
唐太宗爱惜民力,从不轻易征发徭役。
他患有气疾,不适宜居住在湿润的旧宫殿,但他在隋朝的旧宫殿里住了良久。
贞不雅观之初,在唐太宗的带领下,君臣和谐,全国高下齐心专心,经济很快得到了好转。
到了贞不雅观八九年,牛马遍野,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涌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2.重视人才,从谏如流

唐太宗长于用人和纳谏,这既是“贞不雅观之治”形成的缘故原由之一,也是“贞不雅观之治”的内容之一。
他重用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长孙无忌等能臣。
太宗在位20多年,进谏的官员不下30余人,个中大臣魏征一人所谏前后200余事,数十万言,皆切中时弊,对改进朝政很有帮助。

太宗十分看重人才的选拔,严格遵照德才兼备的原则。
太宗认为只有选用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达到天下大治,因此他爱才若命,曾先后5次颁布求贤诏令,并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的范围和人数,以便使更多的人才显露出来。
由于唐太宗重视人才,贞不雅观年间呈现出了大量的精良人才,可谓是“人才济济,文武兼备”。
正是这些栋梁之才,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为“贞不雅观之治”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民为本的思想,广开言路,虚怀纳谏的胸襟;重用人才,唯才是任的准则;铁面无私,依法办事的气度;构成了贞不雅观之治的基本特色,成为封建治世最好的榜样。
使唐朝在当时与西方国家比较,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3.政治清明

贞不雅观期间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基本廉明的期间,这大概是李世民最值得称道的政绩。
在李世民统治下的中国,天子率先垂范,官员齐心专心为公,吏佐各安本分,滥用权益和贪污渎职的征象降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
尤为名贵的是:李世民并没有用残酷的刑罚来警告贪污者,而因此身作则并制订了一套尽可能科学的管理系统编制来预防贪污。
在一个精明自律的统治者面前,官吏贪污的动机很小,贪官污吏也不随意马虎找到藏身之地。
戒备贪污紧张取决于一套科学修明的管理系统编制,光靠事后的打击只能取效于一时,不能从根本上革除贪污赖以滋长的社会土壤。

4.分权制度

政治上实施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三省六部制的实施,使宰相的人数比秦汉期间增多,便于天子掌握。

中国封建系统编制的紧张特色是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服从中心,中心又唯天子马首是瞻。
这种中心集权的政治系统编制极大地限定了国民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灵巧性,且极易酿成暴政。
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心政府组织实施“三省六部制”,但贞不雅观王朝的三省权益划分则初步表示了当代化政治特色――分权原则。
中书省发布命令,门下省审查命令,尚书省实行命令。
一个政令的形成,先由诸宰相在设于中书省的政事堂举行会议,形成决议后报天子批准,再由中书省以天子名义发布诏书。
诏书发布之前,必须送门下省审查,门下省认为不得当的,可以谢绝“副署”。
诏书短缺副署,依法即不能颁布。
只有门下省“副署”后的诏书才成为国家正式法令,交由尚书省实行。
这种政治运作办法很有点类似当代民主国家的“三权分立”制,西方在十七世纪兴起的分权学说,李世民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成功利用于中国的政治系统编制,进一步解释了贞不雅观王朝的文明程度是何等之高。
最难堪能名贵的是,李世民规定自己的诏书也必须由门下省“副署”后才能生效,从而有效地防止了他在心血来潮和心情不好时作出有损他清誉的不慎重决定。
中国历史上出了853个帝王,只有李世民一人拥有如此精彩聪慧和胸襟。

5.崇尚法治

唐太宗十分看重法治,他曾说:“国家法律不是帝王一家之法,是天下都要共同遵守的法律,因此统统都要以法为准。
”法律制订出来后,唐太宗以身作则,带头遵法,掩护法律的划一和稳定。
在贞不雅观期间,真正地做到了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司法时铁面无私,但量刑时太宗又反复思考,慎之又慎。
他说:“人去世了不能再活,司法务必宽大简约。
”由于太宗的苦心经营,贞不雅观年间法制情形很好,犯法的人少了,被判去世刑的更少。
据载贞不雅观四年,全国判去世刑的才29人。
险些达到了封建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刑措”即可以不用刑罚。

贞不雅观之治

①成因

第一、隋炀帝暴戾无道,再加上三征高句丽耗尽国力却无功而返,激化社会抵牾,导致军阀叛变和农人叛逆。
唐初统治者亲眼看到了农人战役瓦解隋朝的过程,广大农人对封建统治稳定的主要性,吸取隋亡教训,调度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抵牾,稳定社会秩序,规复经济。

第二、由于上述成分,唐太宗确定了“安百姓”、“重人才”、“强政治”的治国思想,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政策、方法和不懈的实践去实现。
首先,唐太宗认识到了统治者与公民是“舟与水”的关系,通过地皮赋税制度的调度以“安百姓”。
二是认识到了重用人才,虚怀纳谏的意义,得人善任,从谏如流,营造出政治清明的氛围,担保了较为开明精确的政治、经济、民族、外交、文化上的政策得以制订和履行。
三是加强政治,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以巩固中心集权,提高行政效率,扩大统治根本。

把稳:用人和纳谏,既是贞不雅观之治涌现的缘故原由,又是贞不雅观之治的主要表现。

他在位期间,实行府兵制、租庸调制和均田制,并积极实行科举制。
630年,击败东突厥,被四方诸部尊为“天可汗”。
641年嫁文成公主给吐蕃的松赞干布。

649年,命太子李治到金液门代理国事。
李世民于649年7月驾崩于长安含风殿,享年50岁,葬于今陕西礼泉东北50多里的山峰上的昭陵。
谥号为“文天子”。

唐太宗还精擅书法,以行书写碑,为后世鼻祖。
著名作品有《温泉铭》、《晋祠铭》等。
去世后更以东晋书法大家王羲之所作《兰亭集序》为陪葬品。

贞不雅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涌现的太平盛世。
由于唐太宗能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开言路,客气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纳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等政策,使得社会涌现了安宁的局势。
与后来李隆基的“开元盛世”并肩而立。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公民富余安康,涌现了空前的繁荣。
由于他在位时年号为贞不雅观,以是人们把他统治的这一段期间称为“贞不雅观之治”。
“贞不雅观之治”是我国历史上最为残酷夺目的期间。

②形成缘故原由:

隋唐更替,隋炀帝的暴政和其间的战役使人口减少约2000万以上,战役结束,人少地多,民气思安,这是贞不雅观之治产生的一个缘故原由。

唐太宗引隋之苛政为戒,调度统治政策,纠正前朝之弊端,认识到天子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明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
唐太宗是我国封建社会期间精彩的政治家,他长于用人,勇于纳谏,不断调度统治政策,他的个人浸染也是“贞不雅观之治”局势形成的主要成分。

军事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斗志昂扬的时期,这个“大有胡气”的朝代中,边陲战役之频繁和降服次数之多,在中国古代史上非常罕见。
以是只有唐朝才能出身专门的边塞诗派,出身像“年年战骨埋荒外”这样的诗句。
而至于“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生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立时催。
醉卧疆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种豪言壮语,则由于后世朝代偃武修文的风气,乃至成为了古代史上中国人尚武精神的绝响。
尤其是贞不雅观年间,大唐帝国四面出击,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第一个期间,全面扩展,四面出击。

贞不雅观年间是唐朝拓边最剧烈的期间,也是得胜最大的期间。
贞不雅观年间,唐朝依次取得了对东突厥、吐蕃、吐谷浑、高昌、焉耆、西突厥、薛延陀、高句丽、龟兹乃至可能还包括印度用兵的胜利。
这些胜利奠定了唐朝300年的基业。
颉利可汗恐怕是有史以来第一个被中国军队活捉的草原帝国最高统治者。
由李靖挂帅,唐军出击定襄,痛歼突厥,活捉颉利可汗,也是唐朝历史上拓边战役中最辉煌的胜利。
颉利可汗被抓到长安。
突厥是唐朝最大的边患,作为同时存在的两个超级大国之一遭到毁灭,建立单极天下就变得随意马虎多了。
唐朝的另一个著名将领侯君集奉命带兵修理骄横的吐蕃人。
侯君集通过夜打击败了吐蕃军,斩首千余。
吐蕃军退兵后,松赞干布做了颉利可汗也做过的事:派青鸟使赔礼求和。
但是他没有放弃和亲的要求。
可能是被他的执着冲动,7年后他的哀求终于得到了知足。
贞不雅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入藏。
贞不雅观八年(634年),吐谷浑犯唐,唐军再次远征,途中缺水,就刺马饮血,终于袭破可汗伏允的牙帐,伏允丢下老婆孩子溜之大吉,不久在沙漠中被部下所杀。
吐谷浑从此被纳入唐朝的势力范围。
贞不雅观十三年,高昌国失落臣礼。
高昌王麴文泰看到唐兵来得那么快,吓得大病起来,感到乍寒乍热,几天后竟然一命呜呼,由此作为第一个被唐军活活吓去世的人而载入史册。

2.第二个期间,征战高句丽

到后来唐朝第二代天子唐太宗李世民的时候,为声援处于高句丽和百济围困中的新罗(《新唐书》:“(百济)与新罗联合伐高句丽,取四十余城。
发兵守之,又谋取棠项城,绝贡道”,新罗告急)并统一被高句丽据有的辽东地区(当时的“辽东”的观点略同于汉朝四郡的范围,即中国东北辽河以东地区以及朝鲜半岛的北部),唐太宗征讨高句丽,放话给薛延陀:我们父子都要去打高句丽,长安空虚,你假如不怕只管放马过来!
薛延陀当时就吓得气短了一截(《旧唐书》载后来高句丽用厚利诱惑薛延陀叛唐,但是“夷男气慑不敢动”)。

贞不雅观十九年(645年),唐军向辽东进军。
唐太宗在路上对手下人说,四方基本安定了,就剩下这一块地方了,趁着我还没去世,良将们还有精力,一定要办理掉。

夏季,徐世绩暗渡陈仓,溘然涌如今辽东城下,高句丽士兵大骇。
营州都督张俭和精良将领李道宗也率兵进入辽东,击败高句丽兵,斩首数千。
四月,唐军攻破高句丽盖牟城,俘虏两万多人,缴获粮食十多万石。
五月,另一起唐军从山东渡海攻破高句丽卑沙城,俘虏八千人。
上百年来中国军队第一次得以在鸭绿江边阅兵。

不久,李绩和李道宗所部进逼辽东城下。
高句丽军数万来援。
有人建议说高句丽军多唐军少,该当坚守。
可是李道宗说高句美人仗着人多以为我们不敢拿他们怎么样,我们便是要攻击他们,杀杀他们的锐气。
李绩说我们被派来便是卖力替皇上扫马路的。
马路不干净,我们怎么能躲呢。
于是唐军处于劣势却剧烈出击,高句丽兵始料不及,被冲乱阵型大败而归。
唐太宗大军兵到后,把辽东围得水泄不通,昼夜攻打。
乘着刮熏风的机会,唐太宗指挥士兵点燃城池西南楼,顺风纵火。
高句丽军抵挡不住了,辽东失守。
唐军杀高句丽兵一万多人,俘虏一万多人,此外还有百姓四万多人。

占领辽东后,唐军连续向白岩城进发。
乌骨城派兵一万增援,被唐军击退(此战唐军只用了800人)。
六月,白岩城不战而降。
唐军连续向安市进发。
高句丽将领高延寿等人率领靺鞨、高句丽兵十五万来接济,被击败。
高延寿向唐军求和,来到唐军军营,一进门就跪下,挪动膝盖向前,拜伏在地。
(《资治通鉴》上说“延寿、惠真帅其众三万六千八百人请降,入军门,蒲伏而前,拜伏请命。
”)唐太宗对他们说:“东夷少年,跳梁海曲……自今复敢与天子战乎?”高延寿等人“皆伏地不能对”。
唐太宗将降军中的高句丽军官、酋长三千余人虏往中原,别的高句美人悉数开释。

安市城小而坚,在城主杨万春的抵抗下,唐军围攻数月不克。
长孙无忌以为:‘天子亲征,异于诸将,不可乘危徼幸。
今建安、新城之虏,众犹十万,若向乌骨,皆蹑吾后,不如先破安市,取建安,然后长驱而进,此万全之策也。
’”)而这种办法过去一贯是唐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终极唐太宗决定暂时停滞这次出征。
9月,唐军班师。
这次征伐高句丽,占领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城,迁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入中国七万人。
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斩首四万余级。
在唐军,战士阵亡的约2000人,丢失最大是战马,丢失了七八成。

此战虽重创高句丽,却未能灭亡高句丽。
因此,唐太宗认为这战属于败北了,酸心肠说:如果魏征还活着,肯定不会让我进行这次远征。
但这战的意义还是比较重大的。
这是自三国期间毌丘俭攻破高句丽屠王城以来上百年中国军队第一次真正降服高句美人,收复了本日辽宁一带很多南北朝期间被高句丽攫取的地皮,为今后唐朝彻底征服高句丽打下了坚实的根本。

贞不雅观二十二年(648年),倒是有个印度的小插曲。
王玄策作为唐朝的青鸟使去印度。
中天竺大臣那伏帝阿罗那顺篡位,挟制唐使。
王玄策独身只身逃到吐蕃,借来吐蕃军和尼泊尔军向印度进发。
连战三天,印度军大败。
唐军斩首三千余级,水中淹去世印度兵约万人。
阿罗那顺弃城逃跑,副使蒋师仁追上并俘虏之。
此外虏男女一万二千人,牛马三万余匹。

3.计策思想

唐太宗地缘计策思想,是唐太宗关于地缘计策问题的理性认识,是唐太宗利用唐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地缘关系及其浸染法则谋取和掩护唐王朝利益的计策思想。
唐太宗地缘计策思想是中国古代地缘计策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既有不同于西方也不同于当代的独具特色的思想内容。

唐太宗在位期间国土广大,边界线绵延弯曲,地缘形势繁芜,并随韶光推移而发展变革。
历不雅观这一期间唐与周边所发生的诸多地缘关系,既有与唐军事利益攸关的,也有与唐政治、外交利益攸关的,还有与唐经济利益攸关的,更多的则是几种利益兼而有之,错综繁芜。
唐太宗比较成功地处理了与突厥、吐蕃、高昌及西域诸国、高句丽、新罗、百济等国之间的关系。
唐太宗的地缘计策思想正是在处理与周边地缘关系的实践过程中逐步产生、发展并走向成熟的。

唐太宗地缘计策思想的特色紧张有以下几点:

一是积极进取。
这是唐太宗地缘计策思想的最显著的特色,也是其思想中最成功、最可取的地方。
唐太宗的雄大豪迈是历代许多帝王所不可比拟的,这也是他取获胜利不可或缺的成分;

二是灵巧应对。
唐太宗在重大变故面前不错愕失落措,他能够依据客不雅观形势和工具的变革而变革,从而较大程度地担保了决策的精确性;

三是镇静务实。
唐太宗鉴于隋亡教训,努力战胜以往帝王急功近利、穷兵黩武的毛病,把稳结合现实须要,实事求是,在镇静剖析的根本上实行务实政策;

四是措置有序。
无论是北击突厥,还是西平高昌,尤其是经略西域,都是先急后缓、由近及远,有条理、有次序地进行,从中亦可见唐太宗地缘计策决策之成熟。

唐太宗地缘计策思想是其军事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在理论上取得了打破,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更主要的是在实践中得到巨大成功,古迹斐然。
史载:“(贞不雅观十四年)唐地东极于海,西至焉耆,南尽林邑,北抵大漠,皆为州县,凡东西九千五百一十里,南北一万九百一十八里。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不雅观十四年玄月。
)唐太宗的突出造诣正在于他以超越古人的英武雄迈之气概,重新开拓了中华民族的版图,为后来中国版图的确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而这一辉煌古迹的得到,是与唐太宗的地缘计策思想密切不可分的。
纵然本日看来,唐太宗的地缘计策思想里面也不乏可取之处。

唐太宗地缘计策思想包含丰富的内容,紧张有以下几点:

(一)着眼于争夺关中、巩固“中国”的固本思想。
个中居重驭轻的关中本位思想,乃是唐太宗造诣帝业的“根本”,也是其地缘计策思想的出发点。
太宗“深根固本,治安中国”之思想,既有传统政策沿袭之成分,又有出于当时初唐政治、经济背景考虑之成分,特殊是对地缘成分的考虑,为巩固政权、密切中外关系、发展经济进而增强国力而不得不为之。

(二)以夷制夷、保藩固圉的地缘藩屏思想。
紧张表示在以“怀辑”政策绥纳归附民族,并将其内徙安置在唐周边地区的一系列行为上,从而达到令其“世作藩屏”的目的。

唐太宗的地缘藩屏思想紧张有如下两个内容:

1、置内属少数民族政权于周边,以作藩屏。

2、在唐周边地区扶植亲唐政权,以作藩屏。

(三)纵横捭阖的地缘制衡思想

其紧张内容有:

①远交近攻,各个击破,如联薛延陀制突厥;

②扶弱抑强,保持地区势力均衡,如联新罗攻高句丽、百济以及联合铁勒诸部扼制薛延陀;

③联近抗远,服近慑远,稳定隔壁以攻击或威慑远方政权,如联合吐谷浑以对付吐蕃;

④其余,唐太宗还有针对某一特定政权内部制订的制衡思想,旨在分解瓦解其势力,造成内部争权夺利,削弱统治实力,这尤其表示在对薛延陀的问题上。

经济

1.经济政策

经济上实施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使农人有可能安定生产,垦植有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重视农业,减轻农人赋税劳役。
“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希望;拔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利于减轻公民的包袱。

2.商业发达

中国封建王朝历来的经济特色是“重农抑商”,商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相称低。
再有“士农工商”之传统,贩子的地位也因之比农夫要低好几个档次。
这是中国的封建经济一贯得不到本色性发展的紧张缘故原由。

贞不雅观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不歧视商业的封建王朝,不但不歧视,还给商业发展供应了许多便利条件,这进一步地表示了李世民将眼力放到很远。
在李世民政府的倡导下,贞不雅观王朝的商业经济有了迅速和长足地进展,新兴的商业城市象雨后春笋般地兴起。
当时天下出名的商业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国。
除了沿海的交州、广州、明州、福州外,还有要地本地的洪州(江西南昌)、扬州、益州(成都)和西北的沙州、凉州。
都城长安和陪都洛阳则是天下性的大都会。

自汉开辟的“丝绸之路” 一贯是联系东西方物质文明的纽带,唐朝边陲辽阔,在西域设立了安西四镇,西部边界直达中亚的石国(今属哈萨克斯坦),为东西方来往的商旅供应了安定的社会秩序和有效的安全保障,结果丝稠之路上的商旅不绝于途,品种繁多的大宗货色在东西方天下往来通报,使丝稠之路成了全体天下的黄金走廊。

文化

重视文化培植:在文化方面有空前的发展,自李渊起,就极为重视藏书奇迹。
武德三年(620),收洛阳“不雅观文殿”、“修文殿”等处书本、文物,有书8万余卷。
贞不雅观初,诏令在全国范围内网络图籍,在弘文殿聚四部群书20余万卷,在弘文殿旁建“弘文馆”以储图籍。
并任命虞世南、褚无量、姚思廉、欧阳询等充任学士,以魏徵、虞世南、颜师古等著名学者、硕学之士相继为秘书监,主管国家的图书馆和藏书奇迹,选五品以上工书者为书手,又在弘文馆设立检校馆藏的官员,将抄录、整理、订正图书,藏于内库,以宫人掌管。
官府藏书机构除“弘文馆”外,另有“史馆”、“司经局”、“秘书省”和“崇文馆”等,其藏书质量和数量远远超过前代,史称“群书大备”。
晚年因频年用兵,营造宫殿,杂税日益苛重。

民族

唐太宗期间加强了海内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联系,加强对西北等地区的统领,其余还加强了与亚洲各国的友好往来。

外交

由于东罗马帝国(395年—1453年)的衰落,西方变得支离破碎。
而唐帝国尤其是贞不雅观期间的唐朝更是当时天下唯一的文明最为壮大的大一统帝国,都城长安是天下性的大都会。
那时的唐帝国是天下各国仁人志士心目中的“阳光地带”,各国的杰才俊士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往唐帝国跑。
来自天下各国的外交使节纷纭惊叹唐朝的盛世,唐朝高度发展的文化,使来到唐朝的各国人,大多数以成为大唐人为荣。
不仅都城长安,全国各地都有来自国外的“侨民”在当地定居。
尤其是新兴的商业城市,仅广州一城的泰西侨民就有20万人以上。
贞不雅观期间的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完备开放的时期,比汉朝的仅限于贸易和传教还要开放,以至于各国各地的普通老百姓都可以来到唐朝一睹唐帝国的的风格,颇为开放边疆和关口。
极尽接管外来文化和物质文明。

唐帝国除了接管大批的外国移民外,还吸收一批又一批的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前辈文化,仅日本的官派的公费留学生就有七批,每批都有几百人。
民间自费留学生则远远超过此数。
这些日本留学生学成归国后,在日本进行了第一次当代化运动――“大化改新”,也便是中国化运动,上至典章制度,下至衣饰风尚,全部仿效当时的贞不雅观王朝,使处于原始部落状态的日本民族平空跃进了1000年。

社会

史籍记载:贞不雅观年间“官吏多自清谨。
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
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
又频致丰稔,米一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粮,取给于路。
入山东村落,行客经由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
此皆古昔未有也”。

人物评价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伟大政治家、书法家,卓越的领袖、影响中华乃至天下进程的精彩人物,他任用贤良,选贤任能,从善如流,闻过即改。
视民如子,不分华夷,为古代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受到人们的崇敬;筑东阳师长西席所说“他是继孔子之后中国数一数二的伟人。
在李世民统治其间,唐朝国力壮大,被称为贞不雅观之治。
晚年著《帝范》一书以教戒太子,个中总结了他生平的政治履历,也对自己的功过进行了评述。

不拘一格用人才,对人材的利用及领导达到了极高的境遇;

独具慧眼,看到了个人力量的不敷,充分认识到君王如石、良臣如匠,方有美玉问世,对大臣的各项进步之言豁达地予以采纳;

不独断专行、初步确立了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个政府机构之间权力分立、相互监督的政治管理制度,规定法令乃至包括自己(影响国家政策的那一部分)旨意需门下省审查副署后方可生效发布,担保了政策的可行性、及时创造并纠正。
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不良政策对国家及公民的危害与影响;

认识到人命至重、不可妄杀的法政政策,规定去世刑需三复奏(外地五复奏)复审批准后方可行刑,这就不难让人们想起贞不雅观四年(630年)全国判去世刑才29人、贞不雅观六年(632年)全国去世刑犯390人,李世民审查季候全部390人回家团年、待来年秋收后回来复刑,结果390人均定时到来、无一人亡命。

太宗朝武功之盛,除对高句丽战役上没有取得计策胜利外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东突厥、吐谷浑、高昌、安西四镇、漠北薛延陀等),这与当时的国力、军队战斗力、整体计策、用人选将与合营默契、过程折衷同等等主要成分是分不开的,因此在中华历史上的名将名相中,贞不雅观朝霸占相称的比例,在中华军事史上,贞不雅观朝的战例也多被引用;

气吞天下的“天可汗”气质,李世民多次以少胜多,经典之役便是在渭水单骑吓退突厥10万精骑,就比拟宋真宗在寇准几次再三坚持和要求下才勉强在大军护卫下到达澶州南城,而又要当心翼翼的立时要回去是何等的寰宇之别啊!

肚量胸襟大局、四海一统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太宗朝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四海之内只要知道中国的均努力内附,以唐为荣,乐不思蜀,他们不但同唐人一样可以自由清闲的生存,还可以做官,著名的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思摩、执思失落力、契芯何力、黑齿常之、乃至后世的高仙芝、李光弼等都为唐朝做出了精彩贡献,在他们身上恰好反响出李世民民族政策的光辉,唐人、唐人街也正时那时繁荣富强、威甲四海、文礼之邦的生动写照;

完善科举制度、大力兴办学校、重视教诲活动、遍及官吏选聘、当时的国子学、太学之盛、地方也有不少学校,如此才不难想起当时的教养呢,同时当时的科举也规范化、考选公正,以进士科最为精彩,如此才有太宗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喜言“天下英雄、入朕彀夷”,唐朝的教诲及科举为政治上供应精良人才同文化精髓——唐诗及经济发展做出精彩贡献;

工书法、富文词,唐太宗天子个人教化及天赋极高,在书法同文词上也颇有名气,在他大力宏扬和鼓励支持下,才有唐代书法、文学、艺术之盛;

倡导廉政、节俭、朴素、重视农田水利,太宗朝在廉政培植方面是相称成功的,他并没有像朱元璋一样重办贪官污吏,而是建立一个廉明奉公、遵纪遵法的中心领导班子、重视地方主座选举,当时朝廷中不少卿相家境穷苦,温彦博、戴胄、于志宁、魏征、张玄素等等,再加上良好风气的宣扬和行政监督,及时预防了官员犯错,因此当时的官员相称奉公遵法、廉明自律;太宗天子也比较把稳节俭,不滥用民力、把稳与民安歇,当时社会形成了一种朴素求实的作风;太宗天子也相称重视农业,京官外巡回京太宗先问及此事,因太子冠礼与农时违背而变动;

由于社会安定,商业经济得到发展,全国新兴了许多商业城市,城市业有相称的发展,广州、杭州、扬州、成都、江陵、凉州等城市经济发展相称迅猛,长安同洛阳作为天下经济大都会就不言而喻了,这为古代封建经济登顶奠定了根本;

对玄奘佛学的支持同西游切实其实定,打通并掩护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及东联新罗、日本,促进了中西文化互换与经济发展,文成公主下嫁吐蕃,使吐蕃从奴隶制社会迈入封建社会,开拓并促进了西藏的发展;

客气纳谏,重用人才,由于魏征直言相劝,李世民曾把魏征比喻成“知得失落的一壁镜子”。

《过旧宅》

过旧宅

李世民

新丰停翠辇,

谯邑驻鸣笳。

园荒一径新,

苔古半阶斜。

前池消旧水,

昔树发今花。

一朝辞此地,

四海遂为家。

【赏析】

《过旧宅》作于李世民登基后,贞不雅观六年(632)

巡幸其出生地“武功之别馆”时,共二首,这里所选为第一首。
李世民于隋开皇十八年(698)冬出生于“武功别馆”,十八岁随父李渊起兵太原,出生入死,结束了群雄盘据,统一全国,建立唐王朝。
李世民登基后,于贞不雅观六年(632)三十五岁时重临武功旧宅,回顾往事,历历在目,抚今追昔,感慨颇深,创作了这组诗。

首联“新丰停翠辇,谯邑驻鸣笳”。
不仅扣住题目—— “过旧宅”,同时暗示帝王身份。
“翠辇”和“鸣笳”,都是天子外出巡幸时的车马仪仗。
新丰是汉时县名,刘邦称帝后,太公思归故里,刘邦仿老家丰地街巷另筑一城于关中,并迁故旧居之,以娱太公,后更名为新丰,在今陕西临潼东北。
谯邑,秦置县,为魏皇室本贯所在地;李渊从前仕隋时曾任谯州刺史,其地在今安徽亳县。
这里既以“新丰”、“谯邑”借指武功旧宅,而且蕴含君王荣归故里之意。

中间两联描写旧宅面远景。
三、四句“园荒一径新,苔古半阶斜”,上句的“园荒”,表明旧宅被闲置无人居住;“径新”透露出帝王旧宅平时有人守护整葺。
下句则由“园荒”带出“苔古”,由“径新”带出“阶斜”。
路边阶下铺满绿茸茸的苍苔,遮住了半截斜阶。
“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园池里的流水不断流淌更新着,老树也不断发出新芽开出新花,宅园里始终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末联“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
尾联气概伟大,刚健有力,充满豪迈的情怀,既总结了全诗,又点出了题旨,历来被认为与汉高祖刘邦“风起云扬之歌同其雄盼,自是帝王气候方侔”(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五评汇一》)气势相称。

《过旧宅》是李世民代表作之一,基调昂扬奋发,风格雄浑豪迈。
全诗四联八句,通篇对仗,中间两联,偶对工致;尾联一气流走,引出无限豪情。
虽还不是一首严格的五律,但却已呈现出初唐律诗的某些特色。
上一篇:没有了[下一篇 :《还陕述怀》原文及赏析]

《还陕述怀》

还陕述怀

李世民

慨然抚长剑,

济世岂邀名!

星旌纷电举,

日羽肃天行。

遍野屯万骑,

临原驻五营。

登山麾武节,

背水纵神兵。

在昔戎戈动,

今来宇宙平。

【赏析】

这首五言短排是唐王朝创建初期,李世民率师平定关东盘据势力,回师关中时创作的。

首联:“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墨客刚刚经历了出生入死,结束了群雄盘据、国家四分五裂的局势,如今凯旋班师,面对着刚刚得到统一的大好河山,想起此前战役的艰辛,将士们的浴血奋战,不禁手抚腰间的长剑慨然长叹。
由于前哨将士的流血捐躯,赢得统一局势,使公民过上安定生活!
这统统都是为了“济世救民”,而不是为了争名夺利。

中间三联分别描述行军、驻营、出击三个场面,是全诗核心部分。
“星旌纷电举,日羽肃天行”一联写行军场面,“星旌”、“日羽”,渲染军队浩荡、旌旗簇拥,军情遑急、战报不绝;“纷电举”、“肃天行”,表现行动迅猛,纪律严明。
短短两句十字,把一支军风严明、行动迅速、声势威严的正义之师的雄姿展现在读者面前。
“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一联写驻扎场面,千军万马,漫山遍野。
“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一联则写战斗场面,“登山”、“背水”写地形繁芜;“麾武节”、“纵神兵”谓指挥灵巧。
短短三联六句,再现一次规模巨大的军事行动,从列队行军到扎营驻兵、再到临阵战斗,都写得凝炼而又详细形象。

末联以抒发豪情壮志作结:“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与首联遥相呼应,语义刚毅果绝。
战役是残酷无情的,一定会有流血捐躯,但从前的捐躯是为了换来本日的统一。
墨客心中不无感慨。

这首诗是李世民诗歌中最精良的篇章之一,全诗充满浩然正气。
本诗在艺术表现上,议论、叙事、写景、抒怀熔为一炉;全诗五联十句,一气呵成,构思精缜、措辞凝炼;中间三联六句,对仗工致,音韵铿锵,是一首精良的五言短排。
其遒健的风格与浮靡的六朝遗风大异其趣。
[上一篇:《过旧宅》原文及赏析] [下一篇 :《经破薛举战地》原文及赏析]

《经破薛举战地》

经破薛举战地

李世民

昔年怀壮气,

提戈初仗节。

心随朗日高,

志与秋霜洁。

移锋惊电起,

转战长河决。

营碎落星沉,

阵卷横云裂。

一挥氛沴静,

再举鲸鲵灭。

于兹俯旧原,

属目驻华轩。

沉沙无端迹,

减灶有残痕。

浪霞穿水净,

峰雾抱莲昏。

世途亟流易,

人事殊今昔。

长想眺前踪,

抚躬聊自适。

【赏析】

这首诗题下原有小注:“义宁元年(617),击举于扶风,败之。
”可知此诗当作于陕西扶风。

隋朝末年,群雄并起。
公元六一七年夏天,李渊与十八岁的儿子李世民从太原起兵,迅速掌握了渭水流域。
不久与敌对盘据势力薛举大战于长安西路要塞扶风。
扶风一役为日后扫平各方盘据势力,统一中原,奠定了坚实的根本。

这首诗便是在统一中原之后,墨客重经殊死决斗之地,抚今追昔发出的感慨。

前十句是描写墨客当年的英姿英气和与薛军激战的环境。
前四句:“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
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
” 墨客回顾起自己少年期间,英气逼人,提戈持节,大胆杀敌,心胸高如空中的朗朗晴日,志节犹如秋霜一样纯洁。
后六句:“移锋惊电起,转战长河决。
营碎落星沉,阵卷横云裂。
一挥氛沴静,再举鲸鲵灭。
”墨客以一系列新颖的意象来作比喻:唐军在征战之时,其锋芒所向,有如惊电骤起,其势如长河的奔涌,一泻而出。
薛军的碉堡犹如天外星陨,顷刻粉碎沉落,而兵阵亦如风卷横云,顿时四分五裂,这样,一次大战,使得敌军气焰大为收敛,再次战斗,就将凶暴的仇敌(鲸鲵,古人认为是凶猛的大鱼,雄者为鲸,雌者为鲵)彻底消灭。
在这六句中,墨客略去了战役中的细节,而是用高度概括的形象,一气直下,势如破竹,力如千钧。

第二大段写重过战地的所见所感。
前两句:“于兹俯旧原,属目驻华轩。
”墨客来到扶风沙场,停下有华盖的帝王之车,俯视着旧日激战的川原。
“沉沙无端迹,减灶有残痕。
浪霞穿水净,峰雾抱莲昏。

这四句正是他所看到的场景。
当年双方激战的痕迹,彷佛被沉沙掩埋,看不出什么迹象了,只有军灶还依稀地残留着一点痕迹。
“减灶”,语出《史记·孙子传》,齐将孙膑用增兵减灶的计谋,以示兵力虚弱,诱魏将庞涓进入包围圈,将其歼灭。
这里的“减灶”,实指军灶,同时也补足了上一段对战役的描写:不仅有沙场上的力的明争,而且有帷幄中的智的暗斗。
然而这统统,彷佛都成为历史的陈迹了。
那中原上的水波在晚霞的照射下,多么明净;远处的峰峦有如莲花,在薄雾的笼罩中,显得朦朦胧胧。
“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
长想眺前踪,抚躬聊自适。
”斗转星移,天下转眼之间千变万化,人间万物,今昔非比。
想想多年来的疆场浴血奋战,看着面前的太平天下,才深感自慰。

这首诗全篇采取今昔比拟,既有英姿勃发的少年豪杰的形象,又有气概浩瀚的英年帝王的形象,既有激烈的疆场征战描写,又有和平时期的图景,既有世事沧桑,万物无常的感慨,更有气吞长河刚健旷达的帝王气概,既丰富了人物性情,又增加了诗歌的张力。

这首诗除开始二句和结尾二句为散句外,中间全是一对一对的联句,排叠而下,它在措辞的工致和词性的对偶上,继续了齐梁诗的特点,为唐诗逐步向排律发展,首开风气,是一种创造中的探索。
[上一篇:《还陕述怀》原文及赏析]

赐房玄龄

【原文】

赐房玄龄

太液仙舟迥,

西园引上才。

未晓征车度,

鸡鸣关早开。

【作品鉴赏】

此诗的主旨,是颂扬、勉励房玄龄为国求贤。
首句从反面落墨,用一“迥”字,表明房玄龄与“大液仙舟”间隔甚远,其无暇游乐、无意求仙之意已见于言外。
次句从正面着笔,点明他止忙于“引上才”,而“仙舟”之以是“迥”,也由此得到阐明。
三、四两句,以形象而有象征意味的笔墨写“引上才”的方法及厥后果。
唐王朝的京城长安四面都有“关”。
如果闭关拒才,谁能进来?可是如今呢,天未清晨,不远千里而来的英雄豪杰已经驱车入关,向长安进发。
这由于:雄鸡初唱,关门就早已为他们打开;而贤明的宰相,正在“西园”忙于援引他们呢!
四句诗,写得兴会淋漓,其求贤望治之意,溢于言表。
第四句,可能用了《史记·孟尝君传》函谷关鸡鸣始开的典故,但个中的“关”并不限于函谷关。
从泛指的、象征的意义上理解,会从更深的层次上把握全诗的意境美。

饮马长城窟行

《饮马长城窟行》 李世民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兵戈戢,车徒振原隰。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
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注释】

切:悲惨。

交河:北方河名。

瀚海:沙漠。

波:沙丘起伏状。

迥戌:远方的边戍。

高节:旗帜。

朔吹:北风。

玉塞:玉门关。

金钲:锣声。

绝漠:大漠。

兵戈:指武器。

戢:收藏。

原隰:原野。

纪石:刻石纪功。

荒裔:边荒。

戎衣:战士。

灵台:周代台名。

【作品鉴赏】

古诗的一种文体。
王灼《碧鸡漫志》:“故乐府中有歌有谣,有吟有引,有行有曲。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是封建帝王中最为人称道者。
《旧唐书·太宗本纪》里赞日:“贞不雅观之风,至今歌咏。
”其文治武功可想而知。
又据《旧唐书·太宗本纪》所载:“于时海内渐平,太宗乃克意经籍,开文学馆以待四方之士。
行台司勋郎中杜如晦等十有八人为学士,每更直阁下,降以温颜,与之谈论经义,或夜分而罢。
”唐太宗勤于创作,逐渐形成了奇丽勃发、沉渊明丽、高亢豁达的文风,直至开启有唐三百年风雅之盛。
在这首诗中,墨客描写了边陲的凄迷、旷远之景。
为保卫版图,墨客率兵出征,直捣黄龙,消弭边患,诗中充满了对自己国家、民族的自傲和自满。
诗中所表现的塞外悲壮之景,出征奋然之情,立功年夜方之意,在此后的陈子昂、高适、王昌龄、李白等人所创作的边塞诗中屡有表现,多方阐发。
因而,此诗堪称唐代边塞诗的来源之作,有启迪一代文风的重大意义。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切,悲惨。
交河,北方河名。
句意为:塞外,寒风悲鸣,十分悲惨,交河上,严冰封冻了河道。
据《旧唐书·太宗本纪》所载,太宗平定宋金刚之乱时,于“(武德)二年十一月,太宗率众趣龙门关,履冰而渡之”,可见诗中所描写的悲壮之景当是墨客亲眼所见,想必此诗亦是濡笔立时而作。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瀚海,沙漠。
波,沙丘起伏状。
句意为:广袤的沙漠上,沙丘连绵不断,阴山上千里雪覆。
此联进一步写塞外之景,壮阔迷茫,渲染了一种壮烈豪迈之情。
其眼力,其气度,真有指示江山,统辖天地之势,这一点是此后的许多墨客都难以企及的。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迥戌,远方的边戍。
高节,旗帜。
句意为:烽火中传来了远方的紧急军情,我于是挥兵远赴边陲,一起上层叠的山峦勾引着我的旗帜。
此二句点明为救边而出征,军队沿着山路前行,仿佛是山引领着军队,意即此战很得天时,必将得胜。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句意为:风儿轻轻地吹起旗帜,我们挥师出长城而饮水放马。
马是古代战役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到某处饮马,意即对某处用兵,盘踞某地。
自秦以来,长城一贯是主要的守御工事,墨客敢为古人所不敢为,兵出长城,争雄天下,其傲视天地的肚量胸襟确实令后人追慕不已。
这两句点明了题中驰骋宇内,以天下为牧场之意。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朔吹,北风。
句意为:寒冷的沙漠上,骑兵过处,迹印连绵;凛冽的北风阻隔了边塞的噪杂之声。
这是写进军途中所碰着的困难险阻。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玉塞,玉门关。
金钲,锣声。
句意为:玉门关一带,胡人入侵的嚣尘已经消散,羌人们正吹着笛子,敲着金锣,载歌载舞。
大军所指,蛮夷慑服,边疆一带很快呈现出一片祥和、安宁的和平气候。
并非倚仗武力,更多的因此德感召,以是使羌人载歌载舞心悦诚服。
《旧唐书·太宗本纪》载:“自是西北诸蕃成请上尊号为‘天可汗’。
”可见在处理与边陲少数民族的关系上,太宗是做得很成功的,从这两句诗中就可以看到这一点。

“绝漠兵戈戢,车徒振原隰。
”绝漠,大漠。
兵戈,指武器。
戢,收藏。
原隰,原野。
句意为:大漠之上,武器收藏,车仗过处,原野为之震撼。
平夷战祸后,军队凯旋,所到之处,议论振奋。
所谓“吊民伐罪”,正义的战役,公民从来都是支持的。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龙堆,即白龙堆,今新疆库木塔格沙漠。
句意为:都尉从龙堆返回,将军们从马邑凯旋而归。
这两句是互文见义,称述得胜还朝,所用地名都是边塞一带,给人以真实感,此后的边塞诗也常用这种手腕,罗列多个边关地名,虽然这些地区每每与诗中的事宜并无关联,而且地名之间常常不具有确定的逻辑关系。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
”纪石,刻石纪功。
句意为:旗帜飘扬,云雾弥漫的氛围因之消歇,将士们功绩卓著,该当把他们的功绩刻在石头上,永久流传后世。
这里利用了象征手腕,“扬麾”指唐军旗帜光鲜地出战,“氛雾”形容外敌入侵,一片骚动之状。
这是对将士们的称述,也是勉励将士们努力作战以名垂千古,同时也是自勉。

“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荒裔,边荒。
戎衣,战士。
灵台,周代台名。
《后汉书·桓谭传》:“其后有诏会议灵台所处。
”《三国志·魏书·王朗传》注:“明堂以是祀上帝,灵台以是不雅观天文。
”这里指代朝廷。
句意为:边远、荒凉之地只需一介之士防守,朝廷中已有凯歌高奏。
大唐王朝,威镇四夷,只需很少的守兵,就可以担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李唐全盛时,的确如这两句所描述的那样,边疆安宁,四境宾服。

帝京篇

《帝京篇十首》唐·李世民

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
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馀。

连甍遥接汉,飞不雅观迥凌虚。
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

岩廊罢机务,崇文聊驻辇。
玉匣启龙图,金绳披凤篆。

韦编断仍续,缥帙舒还卷。
对此乃淹留,欹案不雅观坟典。

移步出词林,停舆欣武宴。
雕弓写明月,骏马疑流电。

惊雁落虚弦,啼猿悲急箭。
阅赏诚多美,于兹乃忘倦。

鸣笳临乐馆,眺听欢芳节。
急管韵朱弦,清歌凝白雪。

彩凤肃来仪,玄鹤纷成列。
去兹郑卫声,雅音方可悦。

芳辰追逸趣,禁苑信多奇。
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

烟霞交隐映,花鸟自参差。
何如肆辙迹,万里赏瑶池。

飞盖去芳园,兰桡游翠渚。
萍间日彩乱,荷处喷鼻香风举。

桂楫满中川,弦歌振长屿。
岂必汾河曲,方为欢宴所。

落日双阙昏,回舆九重暮。
长烟散初碧,皎月澄轻素。

搴幌玩琴书,开轩引云雾。
斜汉耿层阁,清风摇玉树。

欢快难再逢,芳辰良可惜。
玉酒泛云罍,兰肴陈绮席。

千钟合尧禹,百兽谐金石。
得志重寸阴,忘怀轻尺璧。

建章欢赏夕,二八尽妖妍。
罗绮昭阳殿,芬芳玳瑁筵。

佩移星正动,扇掩月初圆。
无劳上悬圃,即此对神仙。

以兹游不雅观极,悠然独长想。
披卷览前踪,抚躬寻既往。

望古茅茨约,瞻今兰殿广。
人性恶高危,客气戒盈荡。

奉天竭诚敬,临民思惠养。
纳善察忠谏,明科慎刑赏。

六五诚难继,四三非易仰。
广待淳化敷,方嗣云亭响。

【诗词赏析】

李世民在位期间,以“亡隋为戒”,励精图治,首创了“贞不雅观之治”的盛世。
太宗为人聪明英武,文治武功皆极显赫。
日理万机之余,兼好文艺,延揽俊彦,编纂类书,饮用唱和,写下不少诗文。
《帝京篇》十首即为其诗作名篇。
这些诗的基本内容是描写唐帝国京都的雄伟壮丽和处理政务之余的揽读经籍、武宴畋猎、临馆听乐、逸游苑林、泛舟川屿、赏景玩琴、宴饮抒怀、夜宴不雅观舞以及借鉴前踪、抚躬自勉等。
作者通过通过对帝京壮丽景象的描述、自己帝王生活的描述来铺张功烈、粉饰太平,同时也向众人炫示自己虽归为帝王之尊,生活嗜好却“皆之节于中和,不系之于淫放”的“雅志”以及“奉天竭忠敬,临民思惠养”(《帝京篇》其十)的“君道”。
这些诗篇辞藻丰丽,属对工致,音韵谐美;同时胸襟伟大,境界开阔,笔力雄浑。
明胡应麟《诗薮》评曰:“唐初惟文皇《帝京篇》藻瞻精华,最是精品。

正日临朝

正日临朝

条风开献节,灰律动初阳。
百蛮奉遐赆,万国朝未央。

虽无舜禹迹,幸欣天地康。
车轨同八表,书文混四方。

赫奕俨冠盖,纷纶盛服章。
羽旄飞驰道,钟鼓震岩廊。

组练辉霞色,霜戟耀朝光。
晨宵怀至理,终愧抚遐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