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⑴·梅雪 北宋.周邦彦

银河宛转三千曲⑵,浴凫飞鹭澄波绿⑶。
何处是归舟,夕阳江上楼。

天憎梅浪发⑷,故下封枝雪。
深院卷帘看⑸,应怜江上寒。

注释

银河宛转三千曲浴凫飞鹭澄波绿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

⑴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别号“菩萨篁”“重叠金”“花间意”“梅花句”等。

⑵“银河”句:谓长河蜿蜒。
罗忼烈云:“指环抱溧水县城之秦淮西源及胭脂河,二水穿插河梁城壕间,受城西南山溪水。
以溪河宛转弯曲,故云。
”银河:天河。
借指人间的河。
宛转:辗转。
三千:形允许多。

⑶浴凫(fú)飞鹭:谓野鸭戏水,白鹭飞行。
凫:野鸭。
鹭:白鹭。

⑷“天憎”句:上天厌恶梅花随便地开放。
浪发:滥开。

⑸卷帘:卷起或掀起帘子。

译文

波光粼粼的江水蜿蜒弯曲,清澈的江面上野鸭嬉戏,白鹭盘翔。
在夕阳的余晖里,我独立江边的小楼上久长远望,可是哪儿有他乘坐的归舟?

上天都痛恨梅花开得太多太盛,用大雪封盖梅的枝头。
当他在深院里掀起帘子看时,一定会牵挂着我——在江边悲惨的小楼上等着他的情人吧。

赏析

此词描写了一位女子愿望情人归来的情景,并暗含流落数奇之慨。
头两句景象阔大,描述出一幅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景中含情、情中寓景的江南春意图。
首句大笔渲染,雪岸苍茫,随江蜿蜒,状如银河,“三千曲”极言其逶迤不绝。
第二句呈现一幅腊去春尽的景致,晴光淑气,凛冽中透露出生机。
由此引发出归思:“何处是归舟,夕阳江上楼。

下片由雪下梅引出闺思。
换头句,曰天憎,是天不遂人愿。
春天已来,希望已来,梅之纵情开放才把希望加大,但上天讨厌梅花浪发,降大雪将花封盖,又把希望息灭了。
此二句有象征意义。
末二句表达了相思之苦,足见两人之心有灵犀:你卷帘既见院里雪下之梅,当知江上寒中之我,你我心照可矣。
“江上寒”本是实情,却从对方设想,化实为虚,显得十分空灵。
“深院”的“深”字表现出院中佳人的无比寂寞、哀愁和伤心。
男子为了所谓功名利禄而经年飘荡在外,女子只能独守闺中,忍受孤寂。
这种情形在古代社会比比皆是,它是对那些女子生命活活的摧残。
比照之下,此词中的女子虽然也独处深闺,但毕竟还碰上了一个极富深情的郎君,当时不幸中的大幸。

此词构思奇特。
上片写景云:“银河宛转三千曲,浴凫飞鹭澄波绿。
”已是春意盎然的气氛;而下片又言“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则是春归未归之时,按韶光顺序而言,似不合逻辑。
实在,词中高下片写的是两个春天,这就更强调了女子望夫归来的急迫心情。

全词八句,可谓句句景,亦句句情,景中寓情,情以景见。
句式工致,构造风雅,寥寥数语却含丰富之内容,有景有情,有问有答,变革无痕,承转自若,款款深情,绵绵不绝。

作者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官历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
少年期间个性比较疏散,但相称喜好读书,宋神宗时,写《汴都赋》赞赏新法。
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
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
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
格律谨严,措辞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
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
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
有《清真居士集》,已佚。
今存《片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