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金庸已经去世了,但是武侠迷依然对金庸武侠故事念念不忘。
实在金庸文化秘闻非常深厚,在武侠小说作者里面,梁羽生、金庸、司马翎这几个作者是公认的博学作者。
虽然金庸比较多采取西方小说、戏剧的写法,但同时也融入了多种传统文化知识,让武侠小说成为了一场文化盛宴。

我是真拍浮的猫,一个看书的15年的老书虫。
关注我,一起来聊聊金庸小说章节名蕴藏的那些玄机。

首先是《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这本小说是篇幅比较长的一部,最让人称叹的这些小说每一册的章节名连起来直接便是一首诗词,真是让人拍桌赞叹。

比如我们看末了一册的章节名,连起来便是《水龙吟·燕云十八飞骑》:“燕云十八飞骑,奔驰如虎风烟举。
老魔小丑,岂堪一击,胜之不武。
王霸雄图,血海深恨,尽归尘土。
念枉求美眷,良缘安在。
枯井底,污泥处。
酒罢问君三语。
为谁开,茶花满路。
王孙落魄,怎生消得,杨枝玉露。
敝履荣华,浮云死活,此身何惧。
教单于折箭,六军辟易,奋英雄怒。

金庸文化底蕴深挚天龙八部章节名直接是诗词让人拍桌赞叹

可以说,这首词的内容既照料了小说情节,又充满了诗词之美。
虽然个中的一些字词真正作为词来说,显得有些粗疏,但是考虑到这是小说的章节名,那么我们不应该过多苛责。
如果你看过天龙八部的小说,那么“教单于折箭,六军辟易,奋英雄怒”这个章节名一定让你印象深刻。

此外,天龙八部其他几册的章节名分别是少年游、苏幕遮、破阵子、洞仙歌这4首词,个中诸如“谁家子弟谁家院”、“ 塞上牛羊空许约”、“ 向来痴,从此醉”这些句子也都是随处颂扬。

然后我们来看《倚天屠龙记》的章节名。
金庸专门提及自己不善于写诗,而倚天的章节名乃是戏作,用柏梁体写成。
所谓柏梁体,乃是全篇不换韵的七言古诗,相传汉武帝在柏梁台与群臣联句赋诗,以此而得名。
《倚天屠龙记》四十回,每一回的章节名连起来便是一首柏梁体诗,个中颇多文采飞扬的名句。
比如“四女同舟何所望,东西永隔如参商”、“不识张郎是张郎”。

然后是《书剑恩仇录》的章节名。
这是金庸写的第一本小说,一脱手便是非凡。
而小说的章节名保持了古代口语小说的章回体,读来颇有古意。
比如第十二回的章节名是“盈盈彩烛三生约;霍霍青霜万里行。
”第二十回的章节名是“忍见红颜堕火窟;空余碧血葬喷鼻香魂。
”这些回目可以当作对联来看,对仗比较工致,笔墨也颇故意味。

其余同是早期作品的《碧血剑》,金庸也选择了章回体的章节名。
比如第十五回:“纤纤出铁手;矫矫舞金蛇。
”虽然对仗不错,但是意境上就有些逊色了。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鹿鼎记》。
这部《鹿鼎记》的章节名并不是金庸原创,而是金庸在清代墨客查慎行的诗集里选的。
查慎行是清代著名墨客,颇有文名,乃是海宁查家的骄傲,而金庸乃是他的亲戚族人。

虽然这些章节名并不是金庸原创,但正如集句联这种文学形式很磨练作者的才思,金庸把查慎行的诗句拿来作为章节名,也须要花一番功夫。
毕竟作为章节名,就必须和小说的内容有所联系。
比如第三十五回:“曾随东西南北路;独结冰霜雨雪缘”,乃是讲述韦小宝亡命到俄国的故事,章节名和内容息息相关,亏金庸找得到这两句诗,足见他花了不小的心血。

从这些小说的章节名可以看出,金庸确实是有深厚文化秘闻的。
他虽然比不上梁羽生那种才华,并不能很轻松地写诗和对对联,但是金庸博学之处也足以让他写出了《天龙八部》这样奥妙的章节名。

大家看过金庸小说吗?你们以为金庸小说的章节名好不好呢?欢迎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