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如何过好自己的日子,这里分三个层次。

首先是“惠心”,即,所做的统统,要符合自己的心愿。
不要违背良心去干事,不要逆着心去干事,不要毁坏信誉去干事。
终极还要符合自己的心愿。
一样平常人,在实质上,是自私的,谁也不可否认。
干事,定然先要知足自己的欲望与利益。
即便修身养性,也是一种利己的表现。
但是,也不能绝对的利己,由于绝对的利己,就可能损人,反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侵害。
以是,前面有了“有孚”二字,即在“有孚”的条件下利己。
什么是“有孚”?“孚”字在《易经》统共涌现42次(包括《中孚》卦卦名),涌现“有孚”,计26处。
可见“孚”与“有孚”,在《易经》中的主要性。
以是,理解它们对付解读《易经》也是非常主要的一环。

对付“孚”,一样平常有以下几种阐明

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1.“孚”为“俘”,俘获、俘虏之义

2.“孚”为“信”,诚信之义;

3.“孚”为“罚”,惩罚之义;

4.“孚”为“复”,返回、回来之义;

5.“孚”为“报”,报祭之义;

6.“孚”为“保”,辅佑、保佑之义;等等。

这里的“有孚惠心”,显然只有诚信之义讲得通。
“有孚”,便是有信。
也便是我们在利己的时候,也要在诚信的条件下。
对付诚信的主要性,孔子讲得最多,“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人无信不立。
”“言必信,行必果。
”“主忠信。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贤人也。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以是成物也。
”……以是,孔子口中的诚信,是利己的条件。
利己,不是结束,正好是完善事物的开始。
完善一个人的心灵不算什么,完善周围人事,才是很高的境界。

以是,才会提出第二步,“勿问”。
既然知道了“有孚惠心”,诚信养心的道理,那么就不要去管别的了,只要照着这个道理去做就可以了。
此时,要学会不假外求,反求诸己,不断进步,发展自己,壮大自己,结果一定是“元吉”,非常顺利。

由“有孚惠心”到“勿问”提高,再到“有孚惠我德”,终极来到了德的最高境界。

“惠心”“勿问”,还是为了“惠我德”。
由于一个人只有德行好了,德行达到了,他才能达到一定的位置。
把稳,这里用了两次“有孚”,反复强调诚信对付“惠心”“惠我德”的主要性。

用诚信之法来符合自己的心愿;不假外求,求诸己,不断进步,发展自己,壮大自己,就一定会顺利;再用诚信之法立德,使得自己德行高尚,从而符合社会发展的大需求和大趋势,成己成物。
“见善思迁,有过则改”,这才是《易经》益卦传达出来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