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见山,

山就在那里。

人生是一次又一次的攀山越岭,

赏山,攀山,见山,

见山赏题西林壁

见天地,见自我,见人生。

雪岭之巅

《题西林壁》,这首小学时期就学习的古诗,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此诗令人颇有“初见不识诗中意,再读已是词中人”之感。
孩童时期的领悟或许只勾留在字词的表面,涉世未深,人生尚浅,未能品味个中的诗情、意境、哲理。

无论此时的你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少年,亦或是朝气发达的青年,或是成熟睿智的中年,或是豁然宁静的晚年,这首佳作都值得您细品,结合您人生的阅历和履历,结合您对这个天下的理解,如品茶般,再探其味,以我的觉得,再读实在是人生复苏。

南国苍山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算作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孔,

只缘身在此山中。

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东坡师长西席写下此诗,当时他接到朝廷诰命,由黄州移置汝州(今河南汝州),途中经庐山游历而作。
东坡生平多次遭到贬谪,历居多地,看似颠沛流离、流落不定的人生里,却自有乾坤,自有定力,自有哲意。

见山,思问,不雅观人生,处人间,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

“横算作岭侧成峰”

山之侧颜

见山,从不同的角度,横侧各有千秋。

“横和侧”,横算作岭,横显现的是平面的延伸,侧显现的是点状的耸立,“岭和峰”,虽同是山,但却有不同。

你横看,山岭相连,绵延不绝,是天边勾勒的线条;

你侧看,峰高耸立,气势磅礴,是直插云霄的利刃。

思问,从不同的角度,各维自有纵深。

伶仃看问题,多维看问题,辩证看问题,决策的结果,办理的方案自是不同。

对待问题的思考,对待事物的意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思考问题的角度,决定了睿智与否的深度。

角度也表示了态度,是关于“半杯水”的态度,乐不雅观者-“哇,太好了,还有半杯水”,悲观者-“唉,只剩半杯水了”。

请别为打翻的牛奶哭泣,祸福相依,塞翁失落马,焉知祸福?

山中人,如何看问题,影响着面对问题的心境。

“远近高低各不同”

云山

见山,从不同的间隔,远近各有山和湖海。
间隔产生的美,远近而不同。

远近高低,藏着眼界,看得深远,未雨绸缪,运筹帷幄之中自有方案和胜算。
困于面前,目光短浅,蝇头小利,长远不宜。

都说站在一楼看到的风景和十楼看到的风景大相径庭,站得高看得远,看问题的海拔及深度很主要,而这海拔和深度基于认知。
认知的纵深,认知的清晰混沌与否,影响着看问题的角度和深度。

远不雅观,是横向的广阔绵延,山海无垠。
把篇章谋入心中,用眼界布局。

近看,是纵向的巍峨耸立,星河浩瀚。
把节选写入当下,用行动演绎。

高仰,山外,远处看山,山高却不自扬;山内,山顶看山,山高人为峰。

低俯,山外,近处看山,山高气势磅礴;山内,山顶看山,虚怀如若谷。

远近高低,也有比拟,有参照。

你且看青山妩媚多娇,万山云集弹压群雄;

你且听清泉诗意潺潺,湖海波光粼粼;

你且看世间百态众生万象,听心中禅意宁静致远。

不同的比拟参照,呈现不同的意境画面。
你且坚守自我时差,遵照内心,为热爱而起航。

唯有横侧、俯仰、纵深全面地看待问题,才有可能做出相对明智的决策。

“不识庐山真面孔,

只缘身在此山中”

故乡的山

是岭是峰,是高是低,这庐山的真面孔,究竟是什么呢?横算作岭,侧算作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雄、奇、险、峻,每一壁都是它,每一壁却又不全是它。

像极了人生,世事纷纭扰扰,万般滋味如鱼饮水,每一种都是生活,每一种却又不全是生活。

世事真真假假,真亦是假,假亦是真,作甚真谛?明暗黑白,何处有光?可知日升月落,阴阳变换,世事并非非黑即白,明暗也非绝对。

身在山内,身在山外,庐山面孔,哪一壁是真?这一句倒读,也颇有深意,是因身在山内,不能见庐山之真(之全)呢?还是能见庐山之真(之全),且要身在山外?

东坡的很多诗词中有庄子思想的哲思,此诗是其一。
庄子认为“小知不如大知”,此诗也是一种“小大之辩”。
能入乎其内,也能出乎其外。
能入世可披荆斩棘,又能出世享世外桃源。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山不一样。
一天24时,朝暮晨昏,山不一样。

站在山脚,站在山顶,山不一样。
远在山外,居于山中,山不一样。

这“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庐山,毛泽东曾写:“天生一个神仙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不仅神仙洞,还有爱莲池,更有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喷鼻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等等。

何时的山,何处的山,何首词作描述的山,方是真面孔?

(待疫情结束,定要前往庐山一睹真面孔,心神往之)

山宇浩博

见山,静不雅观动察,境界不一样,过去的你,现在的你,未来的你,哪一个是真的你,每一个都是真的你,却也不是真的你。
发展的眼力,辩证的思维,内心真我,当下觉知。

见山,亦是见自我,关于认知,关于思维办法,关于人生态度,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深度,造就不一样的人生。

见山,亦是见人性,关于人性,关于人性的共性,关于共性中的利害,关于共性中的自我个性。

论及职场,向上管理、向下兼容,自须灵巧把握。

论及处世,换位思考、舍身处地,且当将心比心。

论及心扉,豁然开朗、交融贯通,必要转换刷新。

华首门

见山,去攀山,攀大自然的山,攀人生之山,不断攀登,勇越峡谷,顶峰相见。

见山,见天地,见自我。

见山,入乎其内,出乎其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