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7岁那年,我开始进入小学学习古诗。
《静夜思》《登鹳雀楼》等至今难忘。
当然,还有《咏鹅》。
当时只以为诗很美,脑海中有两只鹅在水中悄悄地浮动。
这种印象居然延续了20多年,至今影象犹新。
如今我已经32岁,整整过了25年,再读《咏鹅》,对它的艺术魅力有了新的理解,终于知道它何以能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1.鹅鹅鹅利用了重复修辞,加强了印象;2.按照老例,五言诗中每句都是五言,而“鹅鹅鹅”只有三个字,在文学史上估计只有骆宾王如此有个性;3.鹅本不会唱歌,却拟人为”向天歌“,极其生动;4. 白毛之白,绿水之绿,红掌之红,清波之清,四种色彩给人视觉冲击力;5.浮之静、拨之动,相反相成,意见意义横生。
基于这些艺术特色,想要忘却它,都是一件难事了。

25年之后再次解读咏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