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风莉
公元757年,浔阳监狱。
大唐的第一网红李白,前一阵子被几个官兵押解着扔到了这里,他从洒脱洒脱的诗仙,变成了一名灰头土脸的囚犯。
游山玩水半辈子,李白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已还会失落去自由,身陷囹圄。
监狱的滋味真不好受啊,呆了几天,李白就吵着要出去。
面对他的叫嚣,狱卒或置之不理,或厉声呵斥。
“谁能向我伸出援手,补救我于危难之中啊?”李白这两天,在绞尽脑汁地思考这个问题。
他一遍一各处翻看朋友圈,看了半天,也没有创造一个可靠的人。溘然,李白一拍大腿,他愉快地说:“有了!
我找高适!
”
他说的这个高适,便是大唐那个著名的边塞墨客。你可千万别鄙视这位高大人,人家不只会写诗,还是这次弹压永王叛乱的总司令,后来还成了墨客中唯一的侯爷。
少年贫苦,志存高远
公元704年,在大唐最光辉残酷的时期,高适出生了。
高适的爷爷高侃,是唐朝威力无边的名将。他曾生擒突厥车鼻可汗,在边陲屡立战功,且去世后得到殊荣,陪葬于李治乾陵阁下。
按理说,有这样的家庭出身,高适人生的出发点该当不低,但他的父亲早逝,导致家境衰落不堪。
高适小小年纪,便流落到梁宋两地,生活无着。《旧唐书》记载:“少濩落,不事生业。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取给。”
虽然高适在童年和少年期间,饱尝贫苦,但他天性乐不雅观,志向远大。
他坚信自己生来便是做大事的,以是在费尽心机填饱肚子往后,高适勤于练剑,刻苦读书,而且“喜言王霸大略,务功名,尚节义。”
熬过了从前的困顿,弱冠之年的高写意气风发,他希望能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信心满满地来到京城:
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
昂首望君门,屈指取公卿。
——《别韦参军》
高适以为自己满腹才华,必能得到天子的赏识,但这次长安之行,一番奔忙干谒,高适一无所获。
要想求仕,就必须留在长安,但长安“居大不易”,高适只好回到宋城。
余亦惬所从,渔樵十二年。
种瓜漆园里,凿井卢门边。
——《途中酬李少府赠别之作》
奔赴边塞,失落意而返
公元730年,大唐与契丹在边疆发生战事冲突。
闻此,高适其实有点激动。他以为自己苦苦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临了。他急速扔下农具,整顿行装,然后郑重地对自己说:“从现在开始,我要弃农从戎,做一名响当当的军人!
”
高适从宋城出发,一起游历,第二年的秋日,来到了东北边疆。在那里,他看到了落日下苍凉的孤城,也看到了士兵们不平不挠作战的情景:
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
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
古树满空寒,黄云愁杀人。
——《蓟门行五首》
高适对当时的朔方节度副大使——信安王李祎比较仰慕,他想加入李祎的幕府,为此还专门写了一首《信安王幕府诗》,恭敬地向李祎呈上。
但是不知何故,李祎没有接管高适,高适又去投奔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张守珪倒是没有谢绝他,但只是让他在幕府里跑跑腿,打打杂。
在之后的两年里,高适一贯在边陲游走,试图探求建功立业的机会,但终因无人赏识,高适不得不离开边塞,重返客居之地。
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
此路无知己,明珠莫暗投。
——《送魏八》
虽然这次入塞,高适没有碰着心腹,比较失落意,但是几年的军旅生活,为他打开了新的视野,也为他的诗歌创作,供应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素材。
落榜之后,名篇问世735年,三十二岁的高适,再次来到长安,参加当年的科举考试。他本想“学好文身手,货于帝王家”,然而他落榜了。
作为将军的后代,高适有一种天生的不羁与豪情,他相信自己是一块金子,迟早会发光,以是名落孙山,并没有使他过分沮丧。
738年,有一个跟从边将张守珪作战的人,从塞外回来,写了一首《燕歌行》的诗,让高适过目。
高适看完往后,甚为震荡。由于唐朝和契丹的战役,一开始大唐是胜利的,后来却节节走向惨败。
而导致惨败的紧张缘故原由,便是作战将领的骄傲轻敌和在前哨的醉生梦去世。尤其是这次战役的主帅张守珪,在败北之后,不但不主动反省,承担任务,而且向朝廷谎报大获全胜,无耻地邀功请赏。高适实在愤慨,于是挥毫写下《燕歌行》一诗,以和之。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冷落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去世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历经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费力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顾。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纭,去世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疆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高适的这首《燕歌行》,年夜方凄凉,激越雄壮,它以极其浓缩的笔墨,展现了一场战役从出师、败北到被围、去世斗的全部过程。
在这首诗中,高适没有极力美化盛唐的边陲武功,而是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参与战役的人身上,放在了那些被战役无情碾压的生命身上。
它更侧重于表现战役的惨烈,侧重在恢弘的战役场景中,再现个体悲壮的捐躯和苦难,并对这种苦难给予深奥深厚悲悯的人性关怀。
同时,它还对不恤士兵、沉醉歌舞的将领,进行了辛辣地戳穿和讽刺,因此《燕歌行》被誉为高适的“第一大篇”,也是唐代边塞诗歌里程碑式的“良心之作”。
重逢李杜,结下交情744年,寂辽的梁宋大地上,涌现了三个伟大的身影。
他们分别是:李白,杜甫和高适。
彼时,李白刚刚被唐玄宗下课,心情忧郁;杜甫遭遇了科考的失落败,正在探求人生的机遇。他俩在旅途中有时遇见,于是相约一起散心游历。
他们来到梁宋,在这里又重逢了一位新朋友——大唐的边塞墨客高适。三人一见如故,有说不完的话,喝不完的酒和论不完的诗。
作为东道主,高适激情亲切地为李白和杜甫当引导,不但带他们游览宋城一带的名胜古迹,还和他们一起骑马打猎,体验飞鹰走狗的狂放与乐趣。
短暂的相聚很快就要结束了,但是这三个人没有表现出特殊的伤感,由于他们坚信“海内存心腹,天涯若比邻”,他们更坚信,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们还会相逢。
分别往后,高适和杜甫都十分惦记李白,杜甫为李白写了十几首诗,高适也为李白写下了:
李侯怀英雄,肮脏乃资质。
方寸且无间,衣冠当在斯。
——《宋中别周、梁、李三子》
为了纪念这段游历生活和三人之间的友情,杜甫后来写了一首《谴怀诗》,有两句这样写的:
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
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
如果“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个天下上就不会有遗憾;如果所有的统统都不会改变,那么十三年后,李白和高适的交情之船,就不会说翻就翻。
可是,天下上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幸遇伯乐,参与平叛749年,46岁的高适,由于天下皆知的诗名,为睢阳太守张九皋(张九龄的弟弟)所赏识。在其推举之下,高适入京应试有道科中第,被付与封丘县尉一职。
奋斗了大半生,高适才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铁饭碗,但他的内心,并没有多少欣喜。
由于封丘县尉是一个非常低级的官吏,非但没有丝毫的晋升空间,每天还要压抑自己的脾气,去适应“拜迎官长心欲碎、反攻黎庶令人悲”的职业生活,以是三年后,高适绝不犹豫地裸辞。
他重返蓟北,连续去军中求职,却再次无功而返。
754年,50岁的高适终于迎来了自己人生的春天。他为边关将领哥舒翰所看中,进入其幕府,并被任命为掌布告。
遇见骁勇善战、为唐玄宗极为倚重的名将哥舒翰,是高适生平命运的迁移转变点。从此,高适进入了人生的快车道,他一起高歌年夜进,青云直上。
浅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
岂不思故乡,从来感心腹。
——《登垄》
755 年,震荡大唐的安史之乱爆发。
安禄山率军攻陷东都洛阳并直逼长安,唐玄宗看到形势危急,便下诏哥舒翰,哀求他奋力讨贼,同时任命高适为左拾遗、监察御史,帮忙哥舒翰镇守潼关。
哥舒翰本想与叛军打持久战,但专权奸邪的杨国忠一贯鞭策玄宗出战,因此全体战局被毁坏,哥舒翰也在战役中壮烈捐躯。
潼关失落守后,叛军长驱直入,长安沦陷,唐玄宗在仓皇之中,被迫逃往四川。
“时穷节乃现,危难出英雄”,此时的高适,没有像有些官员那样,变节投敌,弃君而去,而是快马奔跑、星夜兼程地追上唐玄宗,向玄宗申报请示战事的经由。
面对从去世亡线上逃离出来,死活追随、心系大唐安危的高适,唐玄宗大为冲动,他当即封高适为侍御史,并很快将其提拔为谏议大夫。
听闻高适这几年在边陲发展的不错,杜甫写来贺信,为老朋友今日的造诣而高兴:
主将收才子,崆峒足凯歌。
闻君已朱绂((fú),且得慰蹉跎。
——《寄高三十五布告(適)》
读着杜甫的诗,高适的心里暖暖的。
清剿永王,故人求救在入蜀途中,面对叛军凌厉的攻势,唐玄宗不知如何是好,他采纳了宰相房琯的建议,命诸王分镇,统霸一方。
高适得知玄宗的这一决定,极力反对,他认为分镇只会导致拥兵自主,使盘据局势再次涌现。可惜,唐玄宗没有屈服高适的建议。
很快,高适的担心变成了现实。当年七月,唐肃宗在灵武登基,将他的老子唐玄宗,一夜之间变成了太上皇。
十一月,镇守江陵的永王李璘,也想造诣一番奇迹,他擅自引兵南下,图谋盘据东南。
刚刚登基的唐肃宗,还没有应对繁芜场合排场的履历,他赶忙召来高适,向他请问策略。高适为肃宗剖析了江东的形势,认为李璘部下,聚拢的不过是一帮乌合之众,朝廷出师围剿,永王必败无疑。
肃宗深以为是,他立即封高适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令其平定永王之乱。
立马眺洪河,惊风吹白蒿。
云屯寒色苦,雪合群山高。
远戍际天末,边烽连贼壕。
——《自武威赴临洮谒大夫不及因书即事寄河西陇右幕下诸公》
在率军攻打永王之前,高适动员叛军,要么归顺要么等着被弹压。看到唐军的将领如此气概,不容陵犯,永王的部队很快土崩瓦解,险些不占而败。
万里不惜去世,一朝获胜利。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塞下曲》
永王是轻松地拿下了,但高适这两天,碰着了一件让他颇感意外的事。
十三年前,他在宋城结识的朋友李白,这次由于寄托永王,被投进了浔阳的监狱。
起初高适并不知道李白下狱的事情,直到有人交给他一封信,他才知道大唐的诗仙晦气了。
这封信便是李白在狱中含泪写的《送张秀才谒高中丞并序》:
……
胡月入紫薇,三光乱天文。
高公镇淮海,谈笑却妖氛。
采尔幕中画,戡难光殊勋。
我无燕霜感,玉石俱烧焚。
但洒一行泪,临歧竟何云。
李白以为高适看了他的诗,大概会念旧情,但高适稍加思考,理智就降服了情绪。他做出的决定是:不救!
高适想,虽然李白是大唐的名人,是我的朋友,但现在他成了叛党逆贼,怎能说放就放?如果放了李白,这不是公然毁坏法纪,与中心为难刁难,并且自毁出路吗?
以是高适不徇私情,看似过分,实则不过是做了他该当做的事情。作为朝廷官员,他是非常合格的,他具有过硬的政治本色,他经受住了人情和私心的磨练。
或许,我们都欠高适一个赞。
半生蹉跎,终居高位平定永王叛乱之后,高适又马一直蹄地奔赴睢(suī)阳,和其他节度使一起补救睢阳之围。
睢阳之战是安史之乱期间一场著名的战役,虽然末了唐军大败,但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兵,都在这次战役中表示出了恐怖的忠勇,他们虽败犹荣。
759年,高适任彭州刺史,此时,杜甫恰好在四川逃难,对付这位在政治上没有污点的老朋友,高适向他伸出友情之手,给予了无私的帮助。
正月初七这天,高适还写诗表达他对杜甫的顾虑之情: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人日寄杜二拾遗》
原来,高适一点儿都不薄情,他只是不喜好乱站队的人。
763年,高适出任剑南节度使,此时,“安史之乱”刚刚平息,吐蕃趁着唐王朝立足未稳,乘机起兵犯境,年已花甲的高适再度出征,但因实力不济而兵败。
第二年,高适被召回京城,任命为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加封银光禄大夫,又因战功被封为渤海县侯。一时之间,高适攀上了仕途的顶峰,《旧唐书》上说:“有唐以来,墨客之达者,唯适而已。”
765年,文武兼备,光彩至极的高适去世。
蹉跎半生,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空想。虽然为了末了的辉煌,他等待的韶光是那么漫长,但最困难的日子里,高适一贯在咬牙坚持,从未放弃。
终极,他成了唐朝边塞诗的大当家,成了驰骋疆场、平定一方的勇猛战将,成了随时听命朝廷召唤、服从国家利益、出生入去世的股肱之臣。
他用生平的经历见告我们: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只要坚持,成功可能迟到,但不会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