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也能让我们瞥见历史
让我们“触摸”精神和灵魂
那么本日就让我们随着几首古诗
理解诗词中的天津卫吧
天津身在北方燕赵之地,旧时天津人尚武,给人一种彪悍的印象,彷佛与古诗词这样风雅的文学不太搭边。但明清以来,随着天津经济社会的发展,天津地区也呈现了不少文人墨客,他们也为自己的家乡留下了不少幽美的诗词作品,得以让本日的人们,从古诗中看到另一番风景。
(资料图)
好一处北方“小扬州”
《直沽口》
二水赴沧海,客行殊未休。
渔舟维病鹤,归棹起轻鸥。
雨重云光湿,天低树色浮。
京尘今已洗,从此问菟裘。
交汇于此的南北运河,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是南北来往的劳碌船只,海鸥环绕着船棹飞行,低垂的天光下,雨色中一片湿润的树影婆娑。
(资料图)
天津自古便是北方水乡,早在元代时,便已经留下了这样幽美的诗句。至明清时,天津地位逐步提升,自然风光更是幽美,在浩瀚描写天津风光的诗词中,一句“十里鱼盐新泽国,二分烟月小扬州”,直将天津比作扬州,也是对付天津风光描写中,影响力最大的一句诗。
(资料图)
如今的天津,依然是海河汤汤,湿地环抱的幽美之地。在南开区的水上公园,这座“北方小西子”尽显北方水乡的自然魅力。
繁忙的漕运之地
《直沽海口》
纵目沧溟浸碧天,蓬莱楼阁远相连。
东吴转海输粳稻,一夕潮来集万船。
水天相接之处,重重叠叠的楼阁彷佛蓬莱的仙楼。一夜之间,就有成千上万的运送稻米的船只聚拢在了这里。
(资料图)
天津自古是漕运之地,汇聚了南来北往的大量船只。明朝期间,自天津转运北京的江南稻米,就多至四百余万石,船舶数千只,史籍称“舳舻蔽水”,可见当时漕运的兴盛。
(资料图)
兴盛的漕运让天后宫更是备受重视,在清代,便有一首诗总结了天津人长久以来对妈祖的崇奉——
飞翻海上著朱衣,天后加封古所稀。
六百年来垂庙飨,海津元代祀天妃。
(资料图)
如今这座三津福主的天后宫依然坐落在古文化街上,以奇妙的北方妈祖文化,吸引着中外游人的目光。
繁华的北方重镇
《初到津门》
潞卫互换入海平,丁沽景致久有名。
京南花月无双地,蓟北繁华第一城。
柳外楼台明雨后,水边鱼蟹逐潮轻。
分明小幅吴江画,我欲移家过此生。
这首诗的作者,本是受水西庄主人查为仁约请至津嬉戏,却不想被津门的风景和繁华所吸引,乃至直呼这里为“蓟北繁华第一城”!
墨客对天津可谓“一见钟情”,终极也在天津定居了下来,后来他为天津描述了大量的字画作品,成为研究古代天津的主要依据。
(资料图)
繁忙的漕运,自然让天津成为北方主要的经济重镇,这里商贾云集,楼台林立,街上买卖吆喝声不断。虽然天津只有短短六百年的历史,但繁华的景象依然让人惊叹和乐不思蜀。
(图片来源 津云)
如今的鼓楼商业街,古文化街等地,你依然能看到这样繁华的场景。改变的是时期,但不变的,是城市的繁华。
读过了这些古诗
你是不是想要更多的理解
有关天津的诗词作品呢?
本日是天下读书日
不如就到天津图书馆、南开区图书馆
去找一本这方面的好书吧~
不过疫情期间
出入图书馆请做好防疫方法
屈服图书馆防疫安排哦~
在阅读进步的同时
也一定要把稳身体的康健安全!
编|赵双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