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甚至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是三国期间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质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聪慧理性、简练谨严的笔墨,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诸葛亮生平为国,鞠躬尽瘁,去世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奇迹昼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笔墨清新文雅,不事雕琢,说理民平易近,这些都是这篇文章的特出之处。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聪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聪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它也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生平的总结,后来更成为修身立志的名篇。《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
诸葛亮(181—234),三国期间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从前避乱于荆州,隐居陇亩,时称“卧龙”。刘备三顾茅庐,他提出联合孙权抗击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此后成为刘备的紧张谋士。刘备称帝后,任为丞相。刘禅继位,被封为武乡候,领益州牧,主持朝政。后期志在北伐,比年出征,与曹魏征战,末了因病卒于五丈原,有《诸葛亮集》传世。
编辑整理:清风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