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古代蒙学,大家想到的常是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它们涌现的先后顺序是:《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不过,在唐和五代期间,却盛行过一本名为《兔园册》的蒙学教材。
比如下列诗词中都提到了《兔园册》:
1.高诵归去辞,永守兔园册。(宋·崔与之《送洪旸岩赴班》)
2.村落役夫挟兔园册,教得黄鹂解读书。(宋·方岳《独立》)
3.野父编龙具,樵儿习兔园。(宋·陆游《舍北野望四首·其三》)
4.三冬兔园册,牧竖叫语粗。(金.元好问《送高信卿》)
《兔园册》用于乡野村落学传授教化,是乡下的教书师长西席教授田舍子弟的教材。由于措辞比较浅近,每每为文人所轻视。
兔园是汉景帝时梁孝王刘武的园囿,占地巨大,建筑宏富,奇花异草,可以游猎。当时他部下聚拢很多有名的文人谋士,如:司马相如、邹阳、枚乘,这些人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多辞赋名篇,在历史上非常有名。
唐太宗时,蒋王李恽的幕僚杜嗣先编撰了一部用来科举考试的类书(百科辞典),借用梁王兔园的典故命名为《兔园册府》。该书为30卷,48门。又称《兔园策府》。仿照应试科目策问,逐条出题并解答,当于本日的仿照卷,这本书现在已经遗失落了,只有残卷传世。可能是随着科举的策问得没落而自然流落于民间了,为乡野儒士所用。
还有一种说法,这书是太宗时虞世南奉王名撰写,分古今事为48门,全采取骈文俪句。可能是由于虞世南编过《北堂书钞》这部类书,故此书伪托是他所作以延誉。
关于兔园册,有冯道的一个故事。冯道又称长乐老,是唐和五代时的一位有名人物。虽然出身田舍,容貌土气,但经历五朝,侍奉了十位天子,却始终处于权利的中枢位居宰辅要职务。《旧五代史·冯道传》记载:在后唐明宗李嗣源时,宰相冯道退朝时走在前面,工部侍郎刘瓒跟在后面,向同寅讥讽冯道说:“冯道走得急了,准会掉下《兔园册》来。”以此嘲笑冯道学识浅薄。后来,冯道特地召见任赞,说:许多人瞧不起《兔园册》,实在此书由名家编成,我能够背诵。这书绝非浅薄之作,现在的读书人只欣赏科举试场的华美词句,盗取功名高位,这才是真正的浅薄。”这下轮到刘赞羞愧了。
不过,《新五代史·冯道传》却《旧五代史·冯道传》的记载颇不一致。说是冯道退朝时,一边走一边多次转头看,兵部侍郎任赞就问工部侍郎刘岳“宰辅为何频频转头?”刘岳回答:“恐怕丢了《兔园册》吧!
”冯道闻知,非常生气,把刘岳贬为秘书监。
宋代孙光宪的《北梦琐言》对这件事的评论说:《兔园册》采取的是骈俪对偶之文,不是猥琐浅近的笔墨。只是当时好多人家都有这样的书,以是常常对这书采纳轻视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