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是一首非常励志又险些家喻户晓的一首诗。
大家该当都知道这是清朝郑板桥的诗,但如果说这是郑燮写的,估计许多人都不会读燮 [xiè]这个字。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师长西席,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
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
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因得罪豪门而罢官,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主要代表人物。
创“六分半书”,篆隶杂合行楷,参错纵横。
画专长兰竹松石,简洁遒劲。
工诗词,抒怀志感,高兴淋漓。
著有《板桥全集》。

咬定青山不放松郑板桥励志诗竹石赏析

竹石》是一首仄起首句押韵格式的七言绝句,首句押邻韵“二冬”韵,二、四句押“一东”韵。

咬定青山不放松【松:二冬】 邻韵

立根原在破岩中【中:一东(平),一送(仄)】 押韵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风:一东】 押韵

平仄为: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通过对岩竹坚韧顽强品质的赞颂,以表达自己刚毅刚烈不阿、铁骨铮铮的骨气。

本诗的写作背景是,郑燮在为官期间做了不少有益民众的好事,深得公民爱戴,但他在荒年为百姓要求赈济期间,却得罪了知府和地方豪绅。
他刚毅刚烈不阿和“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性情,耻于折腰,唾弃权贵,便毅然辞官而归,回扬州卖画为生。

古人云:“诗言志。
”郑板桥的生平也可算是潦倒穷困,他虽然做过几年县官,但生平以卖画为生。
这首诗里有他空想的寄托,也是他在任期间人生不雅观的写照。
首句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和顽强生命力,颔句接着解释竹子所处“破岩”这一严厉的环境。
颈句的“转”把岩竹坚韧不屈,年夜胆向上的品质推向高潮,由于它经由了无数次的磨难,才造诣了一身不惧来自任何方向狂风击打的品性。

郑板桥为官期间爱民如子,任潍县县令时,正逢荒年,他不顾别人劝阻,开仓贷粮,令老百姓写借字,救活一万多人。
他大兴土木,建筑池塘,招收饥民事情就食。
当年入秋又歉收,郑燮就把老百姓的借字一把火烧掉。
他曾赋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他对付民事处理公道,十二年没有一件冤案。
《竹石》这四句诗,险些就成他这一期间人生目标的写照。

乾隆十八年(1753年),郑燮六十一岁,由于民请赈忤大吏而辞官。
去潍之时,百姓遮道挽留,家家画像以祀,并自发于潍城海岛寺为他建立了生祠。
辞官往后的郑燮依旧性情坚毅,空手发迹,以卖画为生,往来于扬州、兴化之间,与同道字画往来,诗酒唱和。

《竹石》这首诗和他善于的竹石画一样,表达了“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的气节和气概,同时将竹子的高风亮节,刚毅正派,高雅豪迈的气韵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多少年来勉励了多少人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又有多少人将它作为了人生的座右铭。

晚年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使他广为人知,他的多才多艺和风骨傲气也备受赞誉。
在经历大半生清贫游历的闯荡生涯,耳顺之年又被贬官,在这种壮志未酬的情形下,他意识到“糊涂”的名贵,提出了“难得糊涂”的不雅观念。
这种转变又何尝不须要勇气?难得糊涂又是一种境界,也把他前期《竹石》的奋发坚韧的大无畏精神衬托的更加崇高完美了。

作者简介:南郭居士,本名郭军,男,汉族,籍贯甘肃徽县。
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金融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会员,「中国诗歌报」诗词创研中央副主编,陇南市诗词学会副秘书长,狗尾草墨客原创艺术团队主创职员。
有数百篇文学作品在各种报刊及网络平台揭橥。
著有「南郭词文」,并获第三届“中国金融文学奖”诗歌提名奖。
获“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当代诗入围奖。
作品入编第四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