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李商隐
飒飒东风小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喷鼻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清代纪晓岚在《四库全书》中总结李商隐“无题”诗道:“《无题》之中,有确有寄托者,‘来是空言去绝踪’之类是也;有戏为艳体者,‘近有名阿侯’之类是也;有实属狎邪者,‘昨夜风尘昨夜风’之类是也;有失落去本题者,‘万里风波一叶舟’之类是也;有与《无题》相连,误合为一者,‘幽人不倦赏’之类是也;其摘首二字为题,如《碧城》《锦瑟》诸篇,亦同此例。一概以美人喷鼻香草解之,殊乘素心。”
按照纪晓岚的这个总结,李商隐的“无题”诗大致可以分为寄托出生境遇的、描写爱而不得的、纯粹描写爱情主题的,还有一些丢失了原来的题目然后冠以无题的,以及以诗中首句前两个字为题的,如此各类。纪晓岚的这个总结,颇为后世学术界认可,但是学术界又认为纪晓岚的这段总结过于宽泛,属于那种“彷佛很有道理,但细细品味又彷佛什么都没说”这样。末了,由于李商隐这类“无题”诗的确过于朦胧隐幽,主旨蕴藉,每篇之间似有联系又好似独立存在,于是学者们也就放弃给它划分类型,而以详细篇什详细剖析为主,而对每篇之剖析也是大相径庭、见仁见智、各自为政。以是,对本日读到的这篇商隐“无题”诗,笔者只作个人一家之言,有不同见地的诗友还望在评论区互换见地。
这首《无题·飒飒东风小雨来》要说是哪一类主题的诗呢,我以为挺像宋词里面描写“北宋庭院中独居女子神往爱情而寂寞哀愁”的那一类作品。诗中亦有庭院、池塘,屋内装饰亦是精细豪华,庭院中亦有可供恋人笑闹之场所。而第三联连用两个典故,一个引用美满爱情的典故,一个引用爱而不得的典故。于是在末了,迸发出奇绝千古的两句,“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心”,大致这首诗所有的精华,都浓缩在这后两句之中了。我们且来细读这首诗。
“飒飒东风小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初读首句,全是写景。暮春时节,乌云淡淡的傍晚,从庭院那一边轻轻传来几声闷雷,飒飒的东风携着柔润的小雨,一洒一洒地飘过来,倏忽间又飘过去。而庭院中的人儿,看着面前的景致,自春徂夏、冬去春来、日复一日,好似在等待着什么。
李商隐的诗,就属于你多读几遍,就多几个意思。这两句貌似只专注于写景,事实上又极其隐晦地暗示着主人公的情绪期待。“小雨来”,让人遐想到楚王巫山云雨之典故,是男子等待心爱女神的到来;“有轻雷”,又让人想到西汉司马相如《长门赋》中,陈阿娇在冷宫里愿望汉武帝到来时的心声,“雷殷殷而响起兮,声像君之车音”,商隐亦有诗曰“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以是啊,在古典诗词中,“雷声”一样平常就暗示着女子对所思男子将要到来的痴想。首联的环境描写,以及对庭院中主人公情绪的暗示,就在李商隐这样蕴藉幽微的诗笔下,为我们所感知。
“金蟾啮锁烧喷鼻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颔联连续描写庭院幽景,而对情绪的暗示更进一层,已经有直不雅观感情的带入了。前句室内,金蟾状的喷鼻香炉虽有铜兽衔锁,久未利用、早已冷却,但尚可开启,放入喷鼻香薰,故谓“烧喷鼻香入”;后句室外,井水虽深,但由玉石装饰的虎状辘轳(古代井上打水装置)牵引,仍可取水。
这两句仍旧是多读几遍就多几层意思。首先它描写室闺阁外之幽景,铜兽喷鼻香薰的冷寂,一样平常代表着无人怜爱、幽居独处的女子,如李清照词中即有“沉喷鼻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而庭院金井,在古诗词中又代表着恋人之间相互追逐玩闹的地方,如周邦彦词中即有“闲依露井,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而对方不在,这金井便更是感伤之地。而“烧喷鼻香入”“汲井回”又好似含有一种强烈的暗示,铜炉空锁,烧喷鼻香可入,井水虽深,牵丝可回,暗示着人不如物,空有一腔思念和幽怨,无人可依、无处可诉。但两句分明又有一种矢志不渝,暗示出一种“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一往情深,志不稍懈,此种“相思”定可为心上人所感知。是日井中的寂寞,幽居女子的失落落,还有这幽微朦胧的诗意,便如有形一样平常可感可知了。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颈联连用两个典故,既像是墨客以独白的办法陈说着爱情故事,又像是独居女子在凭阑凝望时对爱情的痴想,只是一个美满一个爱而不得罢了。西晋开国元勋贾充,有一个幕僚韩寿,年轻俊美,有一次在府中议事时被贾充的小女儿在帘后窥见,贾女顿生倾慕,一来二去韩寿便与贾女私下来往,贾女还将皇上御赐于贾充的他乡奇喷鼻香赠予韩寿,后为贾充创造,贾充看两个人情投意合,还挺般配,便将女儿嫁给韩寿了。三国期间曹魏东阿王曹植,很喜好甄宓,便求之于曹操,曹操却将其许给了曹丕。曹丕篡汉后,立甄宓为皇后,久而久之,又生嫌隙,遂将其赐去世,还将甄宓生前利用的玉枕赠予曹植。曹植离开京都前往自己的封地,途经洛水,梦见已故的甄宓。甄宓对他说道,“我本托心君王(指曹植),其心不遂。此枕乃我少时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指曹丕),今与君王。”曹植醒后,惆怅不已,遂作《洛神赋》以记之。
这两个典故用在此处,就像是墨客在见告这位独居女子爱情到底是什么样的。它既能令你快乐,又能令你痛楚,你是否还乐意这般痴痴傻傻地等它呢?像是质问,像是劝勉,于是在末了,迸发出不可思议的奇句。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世间痴情的人啊,千万不要让神往美好爱情的春心,同百花竞相盛放,由于那一寸寸萌动的思念,终极也只会如蜡炬成灰、喷鼻香销成烬那般,焚为灰烬,化为去世寂。墨客殷殷劝诫着众人,却正话反说似的传达了更强烈的深意,神往美好爱情的春心,正是像大自然中最普遍最自然的征象那般,当它要萌发时,是完备无法压制的,惟其兀自燃烧成灰烬,才可消耗。
这两句将爱情比喻成比百花还热烈还盛放的事物,又像哲理一样平常道出了爱情的真谛。用情越深,得到的痛楚就越刻骨,墨客正是在感想熏染到这种痛楚之后,才劝诫众人要压制住春心,以免痛楚到来时无法承受。但墨客又很明白,神往爱情的春心,是这世间最本真最热烈最无法掌握的事情,当它来临时,你就像烈火一样燃烧自己扑向对方,完备不会理会将要到来的痛楚。
而这两句诗,正是将这种既抵牾又不可避免,明知爱情是向去世而生却又勇往直前,明知结束时心如去世灰却还是会以最热烈的绽放来欢迎它的繁芜生理描述出来。既朦胧幽微,又好似有形可感,既明白它是悲剧,又勇往直前地奔赴它,这种扣民气弦、震荡民气的悲剧美,或许只有李商隐这类“无题”诗能表现出来吧!
末路不作绝望语,愈悲!
亦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