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过后,湖海春回,江水鳞鳞,垂柳摇荡,不由得想起了南宋文人陆游写的那首《春晴泛舟》,其诗曰: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袅袅柳丝摇麴尘。

陆游写的春晴泛舟虽是老年之作却充满了童真之趣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已是年暮之人,但却不减少年风情。
从这首诗中,也可以感想熏染到他不仅有铁骨铮铮的一壁,也有童心未泯的另一壁。

春天一到,万物更新,草木萌生,春潮上涨。
此时的陆游泛舟湖上,几个儿童天真地看着陆游,陆游也饶有兴趣地对儿童说道:“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你们也千万别笑话我是个迂腐之人。

忽然想到贺知章晚年返回故乡时的情景,他在《还乡偶书》中写道:“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只管年代不同,但两者的心态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惊蛰时节,春雷阵阵,小雨绵绵。
天地如宇宙初开时一样平常,万物澄明,别有一番气候。

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有云:“春江潮水连海平”,此时的江水波光粼粼,已经淹没了黛色的礁石。
而柳条,不是浓郁的绿色,而是嫩黄而优柔的淡黄色。
诗中的麴尘,也借指柳条。

陆游本想上岸到亭子中安歇一下,到亭子中吹吹风,聊谈天,但很快又打消了这样的动机,此时如果不好好享受这大好春色,岂不是太愧对这番美景了。

诗的结尾提到“清真”二字,最初指的是清纯洁朴的意思,李白在《古风·大雅久不作》中曾写道:“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此清真亦有寂静真朴之意。
随着韶光的推移,“清真”一词逐渐演化成伊斯兰教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