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说到反复考虑,还真有个关于“推”和“敲”的故事。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唐代•贾岛《题李凝幽居》

贾岛有一次去拜访朋友,即兴做了一首小诗,第二天他在驴背上想到这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以为用“敲”字也恰当,但迟迟决定不了,就在驴背上一直地吟咏,乃至伸脱手来做考虑的姿势,看到的人都以为很惊异。
由于思考太入迷,他走进了正在出巡的韩愈的仪仗,还被推到了韩愈面前。
于是他将自己的苦恼如实地见告了韩愈,韩愈停下马思考了好一下子后说:“用‘敲’字好。
”之后,两人一起骑驴回家,一起议论作诗的方法,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以一字或一词成名的诗句你还知道哪些

东风又绿江南岸。

——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相传,王安石在写这句诗时,用过“到”、“过”、“入”等很多字,后来才选定了“绿”字。
“绿”字原是表颜色的形容词,用在诗中则变成了一个有使动用法的动词,把东风给江南披上绿装这一变革写活了,给人色彩感和动态感。

前村落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唐代•齐己《早梅》

此诗句原为“昨夜数枝开”,郑谷读后,以为题为“早梅”,开了数枝,解释花已经开久了,不能算是“早梅”,没有用“一枝”好。
齐己以为很有道理,佩服不已,就把“数枝”改成了“一枝”,并拜郑谷为“一字师”。

横算作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代•苏轼《题西林壁》

据《东坡志林》记,此句原为“到处看山山不同”,但“到处看山”,意思与第一句有重复,且措辞平平,读来乏味,于是改为“远近高低各不同”,既再现了庐山的特点,也突出不同的角度,意蕴丰富,诗意也更为浓厚。

前峰月映半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

——唐代•任翻《宿巾子山禅寺》

据《唐才子传》记,此诗原为“一江水”,任翻跑了数十里,后改为“半江水”,由于“前峰月照”一定会涌现“峰掩月”的情形,月光不会照遍一江流水,故而改为“半江水”既符合实际,又诗味蕴藉。

从上可以看出古人用词的严谨与精密之处,除此外,有些诗词中的字词本身就利用得非常妙,比如:

南北朝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以“噪”衬“静”,以“鸣”衬“幽”,使“静”的特点更为突出和光鲜。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文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逊色。

唐代杜甫《水槛遣心》中的诗句“小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一“斜”字,化动为静,刻画出一种悠然的情态。

唐代祖咏《终南望余雪》中的诗句“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一“秀”字,显示出了终南山清雄、俊逸的神采。

宋代宋祁《玉楼春》中的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以动态写静态,生动地表现出了春天的勃勃活气。

宋代周邦彦《满庭芳》中的“风老莺雏,雨肥梅子”,一“老”字,写出了黄口雏鸟从嗷嗷待哺到展翅高飞的漫漫光阴,浓酽醉人;一“肥”字,写出了梅子成熟的过程,写出了动态和形态,叫人垂涎。

宋代张先《天仙子》中的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连续用“破、来、弄”三个动词,将“云、月、花、影”四景的动态化,且互有关联,构成了一幅云横皓月、风弄花影的柔美朦胧画面。